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4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扶贫进入“3.0时代” 电商扶贫如何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 发布时间:2015-11-10 06:35:25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当“扶贫攻坚”、“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三大热词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答案无疑是备受关注的电商扶贫。

  传统扶贫模式边际效益正日益递减,而一根网线能让深山贫困群众直接对话世界,踏上进入市场的捷径。省扶贫移民局局长张谷认为,正是信息化这趟快车,为贫困地区和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弯道超车甚至逆袭的可能。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东进一步提出,授人以鱼的救济式扶贫、授人以渔的开发式扶贫是扶贫“1.0版”、“2.0版”,电商扶贫则是与各方跨界营造渔场,使得有鱼可渔,好鱼卖好价,是扶贫“3.0版”。

  扶贫进入“3.0时代”,各方力量争相“下乡”,火爆异常的电商扶贫,如何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现状

  布局电商扶贫政商公益组织争相落子

  “有了网线,哪怕行情垮点价也冲击不到我们!”近日,63岁的雅安名建猕猴桃专合社理事长李世忠与川陕15家合作社代表一起,在成都与中国扶贫基金会签下“互联网+扶贫”合作协议。

  当日,雅安名山、汉源、石棉三地还携手中国扶贫基金,共同打造“互联网+扶贫”示范县。

  更高级别的政府层面谋动始于年初。今年,电商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试点市陇南市今年农产品网上销售逾10亿元。同时,国务院连续出台多个文件支持“互联网+”,农村电商站上时代风口。

  社会公益组织已先行一步。2014年秋,中国扶贫基金会在震区雅安试水电商扶贫,联合阿里巴巴在淘宝开展雅安猕猴桃主题推广。“太火!48小时卖了7万元,原计划半月卖完,结果两天就得紧急‘叫停’。”首次“触电”的李世忠至今仍觉得网络彻底颠覆了想象。

  与以往政府主导的产业扶贫最大不同的是,企业有着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去年10月,阿里发布“千县万村”农村战略,至今年9月30日已在包括四川在内的22个省147个县落地,含73个贫困县;今年4月,苏宁帮助汉源果农3天时间销售车厘子1.8万斤,9月25日,苏宁更是与国务院扶贫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的“电商扶贫双百示范行动”,将惠及761万贫困人口;京东则将首个农村电商试点县放在四川仁寿,今年5月,仁寿21万亩枇杷借由京东销往全国……“农村不仅是扶贫对象,更是市场蓝海。”省扶贫移民局副巡视员张海鹏说,农村电商因兼具发展经济和扶贫济困的双重功能,因此各方积极性空前高涨。

  >>问题

  还得迈过物流人才资金

  等多道坎

  眼下,谈电商必谈电商扶贫,已是一种“时髦”。然而,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几个村、几个合作社在巨头们强大资源推动下取得成功,并不意味着贫困农户就因此真正搭上互联网快车。因此,电商扶贫真正落地开花,还需冷静对待。

  苍溪县白驿镇岫云村村支书李君在探索电商扶贫中发现,真正发展起来的,都是致富能人和有知识的返乡人群,目前大多还处于小农经济模式的贫困户,很难搭上这趟“快车”并精准受益。

  国务院扶贫办相关负责人也指出,电商扶贫要解决的3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解决精确扶贫问题,必须瞄准贫困县、村和贫困人口。记者发现,尽管不少电商进驻乡村,但很多依然偏重工业品下乡,在解决本地农产品如何进城方面依然乏力,甚至有些服务网点沦为摆设。

  此外,贫困地区长期存在的交通、物流、人才、资金、网络覆盖及质量标准不够完善等难题还亟待解决,电商扶贫可谓任重道远。

  电商扶贫从上到下很火,巨头纷纷下水布局,但汪向东也直言不讳,政府主导的电商扶贫刚刚开始,整体部署设计还未及时出台,而且目前全国试点也仅有一个陇南。记者也了解到,甘肃提出2017年全省70%以上的贫困乡实现利用电商销售特色产品,贵州则投入1亿元专项扶贫资金启动10县电商扶贫试点。西部多省已抢先“下水”。

  多位受访者表示,贫困地区政府作用非常关键,希望把电商扶贫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发展规划、出台相应措施,引导各类电商企业有序高效下乡与农户直接对接,尽快打造适宜四川的电商扶贫格局。

  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刘文奎也提醒,电商扶贫有着很大发展机遇,但看好了再去做,不能一哄而上,否则容易损害地区品牌。

  >>破局

  建立各方共享价值链

  实现精准受益

  今年10月17日“扶贫日”,李君首次举行特困户网络爱心竞拍,300多名爱心人士参与进来,特困户李远志两头年猪拍得了7600元的高价。

  这是“80后”的李君首倡的“远山结亲·以购代捐”扶贫模式电商化尝试。2014年,他组织一家一户搞生态养殖,不以重量而以养殖时间为交易标准,与城市家庭结对认亲,变传统捐助为有尊严地合作。同时,对特困户、贫困户产品拍卖和优先预售,确保优先受益。目前,该模式已推广到50余个村,李君因此入选首届四川“十大扶贫好人”,“即将与苏宁云商合作,推广这一电商扶贫模式。”

  省扶贫移民局社扶处负责人表示,李君的这一探索解决了电商扶贫中的精准、质量、标准、信任多个难题,也破解了占主流的小农经济发展问题,值得借鉴。

  北师大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认为,扶贫本质是提升贫困群众进入市场能力。“贫困户生产不难,难点是在于如何更好地卖出去。要通过消费导向,好东西卖好价,激发倒逼农民回归生产端。”李君认为,电商扶贫实现精准,首先是着力精准,其次是受益对象精准,让贫困户得到实在好处。

  具体如何破解?

  9月成都召开的“互联网+扶贫”共享价值模式研讨会上,刘文奎说,电商扶贫,村民合作是基础,融入市场是方向,产品品质是关键。汪向东对政策体系也给出“15字诀”:拓通道、建支点、育网军、强体系、优环境。各方建立共享的价值链成为共识。

  政策层面不断突破。省农业厅将推进产业扶贫“一村一品一店”,店即网店;省商务厅正在制定《四川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项目工作方案》,拟对88个贫困县全面实施“千人万村”电商培训;省扶贫移民局也呼吁各地对接意愿强烈的互联网巨头,积极试点。

  张谷表示,电商扶贫是扶贫模式巨大变革,新局面正呼之欲出。但这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借助互联网思维,持续发力、综合施策,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成为精准扶贫的新利器、致富奔康的助推器。

  □本报记者 李淼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