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6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金融扶贫 富民兴业

  • 发布时间:2015-07-28 00:31:5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作者:杨红宇 王刚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3年末,农行内蒙古分行围绕自治区贫困旗县占比较高的实际,与自治区扶贫办合作推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成为工程的首家合作金融机构。截至目前,该行工程项下累计投放贷款突破115.3亿元,保持贷款零不良。其中,直接投放到户的“富农贷”99.27亿元,覆盖了415个乡镇,4385个行政村,支持了27.79万农牧户;投放“强农贷”15.86亿元,支持120户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升级改造。走出了一条大面积开展扶贫工作和普惠式金融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的新路径,取得自治区信贷扶贫和农行内蒙古分行“三农”服务从未有过的历史性突破。

  政府做担保 农行来扶持

  为了解决贫困农牧民“贷款难”和“担保难”的问题,自治区扶贫办与农行内蒙古分行合作开展“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创新扶贫机制模式,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为杠杆,撬动金融信贷资金进行扶贫攻坚,降低农牧民信贷准入门槛,强化风险保障,放大资金总量,加快贫困农牧民脱贫致富步伐。自治区扶贫办承诺从2013年至2017年5年间,为全区57个重点贫困旗县合计投入23.75亿元作为金融扶贫富民贷款的风险补偿金,农行内蒙古分行在政府建立风险缓释机制的基础上,扩大信贷投放,每年投放金融扶贫富民贷款50亿元以上,5年拟累计投放300亿元。

  以此为契机,农行内蒙古分行把“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履行社会责任,改善经营结构,实现经营转型的重要工程和抓手,全面部署57个贫困旗县、59家支行金融扶贫富民工作,举全行之力,大力推进工程实施。

  创新破瓶颈 服务广覆盖

  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农行内蒙古分行急群众所急,大力开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创新。在金融产品上,将支持农牧民增收致富与扶贫龙头企业辐射带动相结合,专项研发了“金穗富农贷”和“金穗强农贷”两款对私和对公专属产品,满足一般农牧户家庭生产经营,家庭农牧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村生产经营主体和扶贫龙头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资金需求。

  在服务模式上,针对农牧民贷款“担保难”的瓶颈,根据不同借款主体的业务需求,创新推广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农牧户+风险补偿金”、“政府风险补偿资金+动物资产抵押+农村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抵押+农牧户”、“政府风险补偿资金+资金互助社+农牧户”等“富农贷”八种贷款模式。制定了《动物资产抵押担保管理实施细则》、《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保证担保管理实施细则》和《信用村评定操作指引》等制度办法。针对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创新推出了“阶段担保+仓单质押的‘粮捷贷’”;制定了土地(草场)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实施细则及操作指引,提出了解决林权抵押问题的有关措施。与保险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创新开展了“履约保证保险业务”,实现了法人客户抵押担保的新突破。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通了服务农牧民的路径,拓宽了扶贫贷款的受益面。

  针对农牧民客户反映贷款资料较繁杂、重复签字较多、农牧民往返支行的次数较多等贷款流程问题,内蒙古分行专门组织工作组现场调研,修改完善了贷款业务流程,“富农贷”业务调查表由3张简化为了2张。将个人征信授权书与村委会推荐表进行整合,使农牧民到支行现场办理手续的次数由3次减少到1次,实现了“一次调查、一次审查、一次审批”。同时,将小额农户贷款权限全部下放到了旗县,并采取客户经理入村入户现场办公的方式,使办贷效率提高了近60%,确保了金融扶贫富民贷款资金第一时间发放到广大农牧民手中。

  “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以来,“三农”金融服务中抵押担保难、模式少、流程不科学等瓶颈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内蒙古分行“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得以有效拓展。以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为例,过去全旗每年扶贫口的资金才两三千万元,而近两年在每年到位的1000万元担保补偿金撬动下,到4月末,该旗已获得农行发放的扶贫贷款3.3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12亿元,支持贫困农牧民由工程启动之初的1214户增加到7106户。这种乘数效应,在其他贫困旗县都很明显。工程开展一年来,自治区57个贫困旗县平均每个旗县贷款都突破了1亿元。

  模式受欢迎 效果获肯定

  “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现了“政府主导、商业银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不同于财政无偿性扶贫,以普惠制为特点的内蒙古金融扶贫是扶贫开发的新尝试,起到了“扶贫扶志,治穷治心”的效果。

  “财政下拨的扶贫款是无偿的,长期以来农牧民把扶贫与低保、救济混同,视扶贫款为‘唐僧肉’,不拿白不拿、拿了也白拿的思想流行。使扶贫款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由此出现了年年扶年年贫的怪象,扶贫成了无底洞。”基层扶贫部门相关人员说。

  赤峰市喀喇沁旗农民钱顺说:“过去政府发放扶贫款,贫困户多资金少,仅能分到几只羊。有的贫困户不是把羊吃了,就是卖了还债,因为是政府无偿送的,老百姓不觉得心疼。现在,扶贫资金变成了扶贫贷款,农牧民只有用好贷款,才能还本付息,获得利息补贴,改变了过去‘等、靠、要’的习惯。现在,贷款后的贫困户都在设法找信息、学技术、跑市场、兴产业。一个最明显的变化是,闲聊、喝酒、打牌、下棋的人少了,忙活自家一亩三分地的人多了。”

  业内人士指出:过去,政府的财政性扶贫资金额度小、分散,只有投入没有回报,不能解决大的问题,而且主要是用在了生活性扶贫上。通过“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使政府扶贫资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过去金融部门信贷扶贫的最大障碍是大多数贫困农牧户缺乏有效的抵押物,无法从商业银行获取融资。以政府的财政扶贫资金设立风险补偿金后,有效破解了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的抵押担保瓶颈问题,从而使农行能够放大投放信贷资金并扩大贷款支持的覆盖面,既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引导作用,又保证了信贷资金按市场化运作,有效地解决了扶贫开发贷款少、贷款难和贷款贵的问题,培育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增强区域经济和农牧民自身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仅2014年度,农行内蒙古分行“工程”项下投放贷款62.1亿元,占到自治区当年社会化扶贫资金总量的60%以上,农户贷款当年增量40.24亿元,占到全国农行系统当年增量的47%,实现了内蒙古地区信贷扶贫史和内蒙古分行服务“三农”史上的重大突破。

  “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实施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农行金融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批示,要求进一步总结农行经验,组织其他金融部门借鉴推广。全区各级党政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57个贫困旗县以外的其他旗县纷纷提出由地方财政拿出“风险补偿资金”,与农行合作实施“金融扶贫富民工程”。2014年10月,农总行批准将“金融扶贫富民工程”业务扩大到全区80个旗县。目前,已经有23家非贫困旗县引进模式开展合作。

  2014年11月14日,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刘永富在内蒙古调研并与自治区主要领导召开座谈会时,对“金融扶贫富民工程”和农行金融扶贫富民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经验典型、成效突出,要求认真总结,复制推广。在全国首个“扶贫日”,农行内蒙古分行还被授予“全国社会扶贫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的有效带动下,农行内蒙古分行金融服务“三农三牧”工作得以全面铺开。2014年,该行累计投放涉农涉牧贷款389亿元,余额621亿元;“金穗惠农通”工程新增“惠农通”有效服务点3713个,在县域以下的农村牧区布放电子机具18896台,行政村覆盖率达83.2%;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拓展,同伊利、蒙牛合作推进了“数据网贷”业务,率先在农行系统实现了与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数据的并网。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