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流量被偷获赔”打了谁的脸

  • 发布时间:2015-11-09 00:29:38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张海英

  上月起,手机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实行当月不清零政策。然而,当这项惠民政策实际执行时,有一些消费者投诉称自己的流量跑得太快了。家住重庆渝北区的马先生上个月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内,他的手机流量被“偷跑”了近1GB。投诉后,他获赔80元话费(11月8日《重庆晨报》)。

  此前,对很多网友“流量被偷”的质疑,三大运营商齐声否认,并在声明中强调,其计费系统有严格的检查校验机制,通过了各级主管部门和独立第三方的检测,不会出现因计费系统原因导致的“手机流量跑得快”问题。那么,既然公开否认偷流量,如今为何又向用户赔偿呢?

  显然,“流量被偷获赔”这一案例,打了运营商一记耳光。不管运营商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表明的确在“偷”流量,否则不会轻易赔偿用户。既然一个运营商存在偷流量问题,用户自然会推测其他运营商也存在类似问题。所以,之前运营商齐声否认偷流量,过于轻率,不负责任。这一案例也打了某些主管部门和独立第三方的脸。现在看来,主管部门和独立第三方的检测也不可靠,即使是通过了检测的计费系统,也不能完全保证不偷流量。

  流量单月不清零新政在惠民的同时,自然影响到了运营商收益,不排除运营商地方分公司为了业绩去偷流量。所以,运营商无论是否认某些问题,还是作出某些承诺,必须对自身管理能力有清醒认识。否则,否认偷流量之后又因为偷流量赔偿用户,会让自己更加难堪。

  “流量被偷获赔”案例能否继续复制?从相关报道看,自认为流量被偷的用户很多,向运营商投诉的应该也不少,之前却没有获赔先例。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获赔案例真不容易复制。另外,手机流量跑得快,“小偷”既可能是某些软件也可能是运营商,谁来认定这个“小偷”?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手机用户在流量被偷后懂得怎么维权,也能切实维权。当然,也希望监管者和第三方更加负责任地检测运营商的计费系统。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