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拧成一股绳 劲儿往一处使

  • 发布时间:2015-10-29 08:29:21  来源:内蒙古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上接第1版

  鲁晓瑞说:“干部黑了瘦了无所谓,只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我们再瘦点儿、黑点儿,都是值得的。”

  小召社社长李喜清,是个能人。自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以来,他就从城里回来,充当电工、木匠 、油漆工。他前几年在城里打工,每年收入8万左右,而去年回村以来,1年多时间,活儿干得挺多,收入却不到2万元。

  记者问:“那你为什么还要回来?”

  李喜清说:“全覆盖吸引了我,在经营自家小院的同时,给邻居做木活儿、刷油漆,都是白干活儿。干部们为了我们的发展走村入户,非常辛苦。我也算是个干部,理应为村民服务。”

  与李喜清温和性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薛家湾镇白大路村支部书记贺虎山,介绍工作像作报告,激情澎湃:“我们已经把无电、无水、无路的‘三无’消灭了,今后要实现新‘三无’,就是无闲置耕地、无裸露山地、无剩余劳动力。我们要打造三大支柱产业,即现代农牧业、林草加工业、生态旅游业。”

  马日格太嘎查紧邻鄂托克旗政府所在地乌兰镇,是农、牧、工交错的城乡接合地带。来到该嘎查,见到第6小组长张军存时,他正在帮助特困户万双喜盖羊棚。不善言谈的万双喜笑的比说的多:“旧的盖成新的了,弄得挺好”。

  张军存说:“双喜家的这个羊棚,从建筑材料、施工费用和工程监理,都由政府承担。像这样的特困家庭嘎查还有几户,待遇都是一样的。”

  乌兰镇副镇长那顺德力格尔介绍:“这个嘎查有353户823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将近一半,因此我们实行四级网格化管理,分成6个小组来有效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全面实施。”

  谈到四级网格化管理时,张军存说:“每个小组,都由镇干部职工、嘎查班子成员、小组长、小组代表组成,还有旗里的包扶单位推进扶贫工作,四级网格化管理效果很好。”

  共建美丽家园

  在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杭锦旗、乌审旗、鄂托克旗采访,每到一处,看到的都是紧张有序的建设场面。

  “‘水电路讯房,社教文卫商’的工作都做了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张图。”鄂尔多斯市委农工部干部于荣刚说,鄂尔多斯市有734个行政村5584个自然村,今年是我们市“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全面攻坚年,计划完成300个行政村建设任务,截至10月22日,共实施项目3254项,占计划实施项目总数的100%。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危房改造、街巷硬化等工程,共使用砖瓦13亿块、水泥108万吨、钢材3.6万吨、沙石和碎石252万立方米,夯实了民生发展的坚实基础,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农牧民通过参与建设增加了收入。

  在准格尔旗龙口镇麻地梁村,挖掘机的轰鸣声吸引了记者。“这就是麻地梁村幸福互助院。村子老龄人口多,居住分散,按照精准扶贫的原则,将这些老弱病残的人员集中在院落里,相互有个照应。”镇党委书记鲁晓瑞说。

  正在半山坡上建设养殖场的67岁农民刘美师说:“当时驻村干部范福东动员我们建养殖场,我们有很多担心,怕赚不了钱,现在看,担心都是多余的。”

  80后的范福东是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干部,驻麻地梁村第一书记。为了让刘美师家放心搞养殖,他带着刘美师的儿子刘建军去十二连城乡考察学习,打消了刘家的顾虑。

  提到“十个全覆盖”,不善言谈的刘美师脱口而出:“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不怕东西卖不出去,可是做下好事了。”

  干部在这里得到历练

  “十个全覆盖”是强基固本工程,也是解放农牧民思想、提振农村牧区建设信心的民心工程,更是培养年轻干部的素质工程。每到一处,干部与群众水乳交融,凝聚起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强大的精神动力。

  “十个全覆盖”就像一个大熔炉,锻炼了一批年轻干部。准格尔旗十二连城乡80后驻村干部赵龙说:“驻村工作锻炼和培养了我们年轻人的工作能力。”

  1979年出生的王海军是达拉特旗新农办副主任,每天一大早就深入到田间地头帮群众干活,讲解“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意义。村民刘元蛇说:“王海军这个后生很实在,干工作能吃苦,大正月就来了我们社。每天起早贪黑地忙,不要说周六日,就是五一、端午这些节日都没有回家。”

  赵栓是鄂托克旗派驻乌兰镇引领服务团的负责人。当有人问两鬓斑白、瘦小脸黑的赵栓“您四十几了”时,1976年出生的赵栓只好苦笑地说:“我才39岁”。

  “赵栓是个好干部,他没日没夜地帮助我们,脸黑了,人瘦了。我家土地少,还东一块、西一块,高一块、低一块,现在土地增加了,平平整整连到一块了。”包日塔拉嘎查62岁的杨秀林指着院里的一棵树说:“住了40多年的旧土房,如今变成一排排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刚住进来时,串门回来找不到家,后来那棵树成了回家的标记。”

  在伊金霍洛旗红庆河镇纳林希里村,记者遇到了正在忙活的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奇国庆。这个1973出生的蒙古族干部看上去似乎比实际年龄苍老十岁,面庞黢黑。他深有感慨地说:“这几个月干了10年的营生!”

  崔小兵和王玉英都是1975年出生的,2人都是鄂托克旗派驻嘎查村的干部。见到崔小兵时,他正和乌兰柴达木嘎查嘎查长敖特根巴雅尔在纪随库家与纪随库签订《危房改造维修协议》。

  王玉英是鄂托克旗派驻木凯淖尔镇水泉子村女干部。“接到驻水泉子村第一书记的通知后,怀着忐忑的心情,只身驱车来到了村里。一路上思绪纷繁,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如何独立开展好工作,都需要我来挑战,无论做得怎样,必须要用心去做,似乎感觉到肩上真有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是王玉英入户第一天写下的日记。

  “玉英每天笑呵呵的,随叫随到,可亲了。她的手机就是我们的‘110’,对我们帮助可大了。她帮村民做饭、干农活……”说着说着,苗四四感动得哭了。这时,王玉英的手机响了,一户村民说野狗又来了,咬死了1只羊。王玉英立即查找森林警察部门电话,蹲在沙滩上用木片记下了片区森警的电话并报警,希望快速去村民家处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