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水平人才培养与发展
- 发布时间:2015-10-25 22:31:48 来源:国际商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2015年10月22日下午,“第七届上海软件创新论坛”在沪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以“创新、服务、人才”为主题,由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上海软件园主办,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市商务委员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共同作为指导单位。邀请产业主管部门、教育界、产业界的专家领导,共同探讨软件产业人才培养与成长话题。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致开幕词,共青团上海市委管理信息部部长谢艺伟代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王力为大会致辞,由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根兴主持。
软件产业平稳增长发展源动力聚焦人才
据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介绍,2015年上半年,上海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平稳增长,实现产值2856.9亿元,同比增长17.9%,其中软件产值1627亿元,同比增长17.6%。产业能级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投融资进一步活跃,从业人员不断扩大,2014年上海软件从业人员达42.8万人。
谈到市经信委在软件产业方面的下一步工作,傅新华强调要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对接国家战略,以发展“互联网+”为契机,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利用融资平台,助力企业做大做强;聚焦人才培养,助升企业发展动力。
共青团上海市委管理信息部部长谢艺伟也在论坛中讲到,吸引人才是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要为青年人树立风向标,鼓励青年人创业,激发青年人的创新潜能,充分运用园区、政策、活动三个板块为青年人打造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使青年人成为软件产业的主力军,实现软件产业的长久发展。
产业人才供需矛盾需发力高层次人才培养
目前软件企业面对“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院校毕业的新人找不到工作”的矛盾局面,软件人才十分急缺。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臧斌宇教授做“软件产业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发展战略思考”主题报告,探讨软件高端人才的培养。此外本次论坛还设置了圆桌论坛,由市经信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副调研员顾伟华主持,邀请张斌宇教授、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常务副院长刘琴教授、上海浦东软件园总经理张素龙、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光亚、上海清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傅永康,从高校、园区、企业、协会等不同角度对“互联网+下的人才战略”进行深入的探讨。
李光亚认为,人才培养困难多,高校企业鸿沟大。目前软件行业招聘人才的途径主要有三种:高校招聘、企业自身培养以及社会招聘高端人才。也正是如此,软件行业在人才培养上遇到很多困难,比如:高校培养与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还有很大差距、企业自身培养耗时耗力、社会招聘人才稳定性差,薪金负担重等问题,目前软件市场人才增长速度完全赶不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臧斌宇指出,高校课程难跟时代脚步,人才培养需企业共同努力。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高校为什么很难培养出来,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多技术并没有在大学课程中给予教授。为了更加贴近软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设立六门由企业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教授的课程,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臧教授还强调“这最后的一公里是要企业和高校共同完成的”,企业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降低与企业实际需要人才的差距。
张素龙表示,IT人才流动很正常,产业发展更需政府宣传。站在园区角度张素龙对软件人才需求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提出学校教育提供的是理论知识,企业实践和培养是进一步人才培养,而高层次人才则是再回到学术环境,日积月累,自身价值才能不断体现,产业的发展则更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对于企业间的人才流动,张素龙认为这个是正常现象,对于园区来讲,人才流动正是人员自身价值的体现。
刘琴认为,软件学科前景光明,吸收外国经验助推高校教育。软件学科的基因好、前景好、高校重视、企业需求,为什么人才培养依旧困难重重,同济大学的刘琴教授有不一样的看法,她认为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软件行业发展经验,比如行业大国德国,软件行业发展不仅仅是国家战略,更上升到国家制度和企业文化,仅仅依靠高校是不能培养高层次的软件人才的,要高校、企业两手抓,把学生和产业需求结合起来,教学以产业需求为主导。
傅永康指出,软件市场人才培养分层级,高水平人才更重全局观念。对于行业培训、园区服务,资深培训人傅永康讲到不仅要在技术层面培训,满足市场需要,更要进行项目培训,培养人才的发展潜质。学校的教育和一般的社会培训机构给予的是基础的人才,拥有管理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才是中层人才,而高水平人才更多的要具备战略的眼光、商业的思维和高度的前瞻性,要培养这样的人才,高校、社会机构、园区、企业、政府应多方合作,为人才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