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9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撤销中信浙江证券许可 合并至中信证券

  • 发布时间:2015-10-21 13:31:57  来源:南宁晚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昨天,深交所的公告确实吓了普通人一跳: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已被证监会撤销证券业务许可。很多交易者以为这是对部分管理层涉及证券犯罪的中信证券的惩罚。其实不然,这是一次正常的吸收合并业务的收尾工作之一。

  撤销合并中信浙江证券

  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是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前身是中信金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2011年12月更名为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

  不少炒股朋友问及什么是证券业务许可。这6个字其实很清晰:没有这个官方许可,证券公司将不再是证券公司,将不能从事任何类型的证券业务,否则是非法经营。

  证券业务许可一词,最早来自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1998年的一个政策文件,文号为证监机字[1998]42号。这个文件称,由于证券经营机构及其监管职责已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移交中国证监会,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金融改革,整顿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通知》(中发〔1997〕19号)精神,中国证监会将向证券经营机构发放《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

  当时,发证范围分为两类:第一,对原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证券公司,发放《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第二,对原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证券公司 的分公司、原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证券公司和信托投资公司的证券营业部,则发放《证券经营机构营业许可证》。两者名字不太一样,对母公司和分支机构作了区别。

  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事关证券公司及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的许可证,权力全部集中于中国证监会,这个集权现象一直延续到2013年。

  2013年,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强烈要求简政放权要求,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发放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证监办发〔2013〕65号,以下简称《通知》),将证券公司分支机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的发放权力下放至分支机构所在地证监局负责。

  同时,证监会将证券公司《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和证券公司分支机构《证券经营机构业务许可证》统一为《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以下简称《许可证》)。证券公司《许可证》继续由证监会机构部负责发放管理;证券公司分支机构《许可证》由各证监局负责发放管理。

  15年来,全国证券公司分支机构数量增长太快,资质审批工作全部集中于证监会机构部确实不利于发展。这种发证的改革、放权,非常有利于效率提高。

  今年8月,中信证券公告已收到证监会核准公司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浙江)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随后,中信证券与中信证券(浙江)定于2015年8月21日清算后,实施客户及业务整体迁移合并,将中信证券(浙江)的客户及业务整体迁移合并入中信证券。吸收合并完成后,中信证券(浙江)将解散,中信证券(浙江)所属分公司、证券营业部将变更为中信证券的分公司、证券营业部。

  也就是说,实施客户及业务整体迁移合并后,中信证券(浙江)的客户转为中信证券的客户并由中信证券提供相关服务。中信证券(浙江)将彻底解散。

  中信证券与张育军合演“无间道”

  一边是“券商一哥”,一边是“救市主导”,中信证券与张育军的故事俨然成为现实版的无间道。

  公开信息显示,作为此轮A股“救市总指挥”的张育军在被查前,“救市主力”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等多名高管被查。而在金融投资圈的几大派系里,张育军与程博明同属一大派系,且是师兄弟,两者之间的关联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屋漏偏逢连夜雨,受“内幕交易”事件影响,身陷舆论旋涡的中信证券收购罗素投资布局海外资管业务也是一场空,其国际化战略戛然而止。

  10月15日,一名研究金融的法律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救市”策略不应是张育军与券商商量出来的,监管要转型,应从制度上杜绝道德风险,如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规范、稳定资本市场发展。

  在A股动荡的节骨眼上,作为“救市主力”,中信证券多名高管被查,“总指挥”张育军也轰然倒下。

  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张育军极力推动的业务创新“两融”(融资融券),余额一度高达2.7万亿,还有1.4万亿的配资。巨量杠杆资金推动股市暴涨,但紧随其后的是暴跌。而此时,张育军摇身一变成为“救市总指挥”,“券商一哥”中信证券成为绝对的“救市主力”。不过,“贼喊捉贼”的闹剧很快被发现,中信证券被指套利,成为做空主力,中信证券总经理程博明等多名高管被查,张育军的“朋友圈”也被撕开了一道裂口。

  中信证券多名高管为何会沦为“内鬼”?一名财经评论员称,资本市场是个名利场,投资者一入市场就会失去理性,叱咤中国资本市场的中信证券也不例外,也会利令智昏。究其根源,在于巨大的利益诱惑。张育军主导的“救市”措施,都是在一些会议上与券商、基金等大佬商量出来的,而其“指挥部”就设在中信证券大楼下,信息优势蕴藏了道德风险漏洞。

  10月16日,一券商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违规操作、内幕交易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顽疾。证监会监管证券市场,但证监会缺乏监管,只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严格监管,股市才能健康。“一个好的制度会让坏人干不了坏事,但是一个坏的市场氛围会让好人忍不住去做坏事。”该人士说,防止内幕交易关键在于制度。

  10月15日,一名研究金融的法律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护市策略不应是张育军与券商商量出来的,这表明监管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在他看来,应从制度上杜绝道德风险,如组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一行三会”,规范、稳定资本市场发展。

  (据新浪财经、腾讯证券)

中信证券(600030) 详细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