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章伟光:“业余”教授 “专业”CEO

  • 发布时间:2015-10-21 04:31:43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见到章伟光是在科技部人才中心日前组织的最新一期“科技创新CEO特训营”,他正和十几位科技企业董事长听培训课,学习如何写好商业计划书。平日里站在讲台上的他,今天做学生显得兴致勃勃,边听边记笔记。

  在微信里,章伟光的昵称是“章三”,特训营里的同学们都称呼他“三哥”。

  晚上8点,学员们组织集体讨论“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三哥”第一个发言,短短13分钟谈了自己近10年的创业历程,思路清晰,看不出一丝的疲惫。

  一小时后,一天的培训结束了,他显得有些意犹未尽。还没吃晚饭的章伟光招呼记者坐下,聊起了自己的近况。

  “我也在忙着为项目找VC”,当章伟光与记者谈起融资,差点忘了他是华南师范大学特种材料研究所的教授。

  但对如今的章伟光来说,他更重要的身份则是一家生物技术公司的CEO,“投资”“市场”“用户”成了他挂在嘴边上的词。“我每天都要关注公司的现金流情况,那是企业的‘血’呀!”

  章光伟开玩笑说,“现在,我更像是‘业余’教授,‘专业’CEO。”

  手性不高冷

  虽自嘲“业余”,但章伟光的履历却显得没那么“业余”:主持完成国家、省、部、厅级30余个科研项目,在“Advance Material”、“Chemistry Science”、“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客座科学家……

  看着这份“开挂”般的个人简历,记者知道,这位“业余”教授分明是位学术大咖。“大咖”主要从事手性分子识别与分离材料研究,乍一听,有种“不明觉厉”之感。

  可“业余”教授不想让手性技术变得“高冷”,没有“玄乎”的专业术语,章伟光向记者讲述了药物史上悲伤的一页——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震动世界的“反应停事件”。

  1957年10月,一种新型药物沙利度胺风靡欧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受制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药品生产厂家宣称其是“没有任何副作用的抗妊娠反应药物”,反应停成为“孕妇的理想选择”。但很快,人们发现服用了反应停的孕妇生出的婴儿很多四肢残缺。虽然各国当即停止了反应停的销售,但这一事件最终导致全世界诞生约1.2万畸形儿。

  “后来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实际上是由两种非常相似的化学物组成,相似得就像左、右手一样,难以区别,所以叫它们手性化合物”,章教授举起双手示意,“其右手化合物可以抑制妊娠反应,而左手化合物却能导致胎儿畸形,罪魁祸首就是它。”但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检测手段落后,也无法分辨哪个是左手化合物,哪个是右手化合物。

  如今,对于手性分离药品,人们已经不再陌生。“氧氟沙星这种药你知道吧?‘左旋氧氟沙星’是去掉了右手化合物;而不标记‘左旋’字样的,则是没有分离左右的”,章教授一会儿举手,一会儿放手,卖力地向记者们讲解这富于哲学意味的化学结构。

  从做企业开始,章伟光已经数不清向多少人讲过手性化合物的故事。一遍又一遍,他希望将这一技术带向更广阔的“舞台”。

  因为,在章伟光看来,手性分离能做的事还有很多。“下一步的应用方向是在农药上。一些手性杀虫剂,左手化合物是杀虫不杀人的,而右手化合物却是杀人不杀虫的。问题是,这些手性杀虫剂把左、右混在一起,既杀人又杀虫,对人类健康及自然环境危害极大。要是能把它们分开,该是一件多好的事!”

  创业一念间

  这位“业余”教授是如何变成“专业”CEO的呢?

  时间推回到十年前。

  2005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当章伟光结束了两年的研究科学家项目后,他在思索着未来的路——回国后做什么?

  那时,章伟光已是别人眼里的“人生赢家”——拥有教授职称、系主任头衔,但他想寻找学术和行政外的第三种可能:“继续当教授,再往上走是院士,这辈子评上的机会不大;当官呢,自己又不太适合。我就琢磨着,可不可以把技术转化一下呢?”

  在新加坡做化学系研究员的两年,章伟光逐步形成了他的核心技术——手性药物分子识别与分离。在国内,当时这一技术的应用尚处于空白,他想将手性分离技术转化为产品,创造更大的价值。

  那么,把技术转给企业吗?

  早年间,一次失败的转化经历让他放弃了这样的选择。

  章伟光曾参与过国内一个绿茶饮料的科研项目,那时还没有康师傅绿茶饮料,这个项目转给企业后却没有成功。“其实,那个技术的转化难度并不高,只要把绿茶提取出来,保证绿茶的颜色和茶汤不腐坏就可以。但问题就出在科研与

  生产割裂,缺少科研人员的持续跟进”,章伟光略带沮丧,绿茶饮料的商机就这么错失了。

  那时,“绿茶滑铁卢”让围着实验室转的章伟光头一次认识到,科研与生产的迥异,它们不该是“两张皮”,而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狮城是章伟光的福地。那里不仅让他邂逅了手性,还让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很多做应用研究的教授都有自己的公司。学校内部设有风投,投资人选择优质项目进行介入,而且教授可以在其中占有股份、参与分成。”章伟光回忆,新加坡的转化机制给了他很大的启发:科研人员是最懂技术的,也更适合将其带向应用、推向市场。

  回国后,2006年,章伟光的名片上多了一个称呼:广州研创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教授CEO的创业故事从这里开始讲起。

  路,还很远

  不过,这个创业故事没能按照人们预想的剧情进行:既没有“ABC轮”,也没有“情怀PPT”,有的只是——7年的沉寂。

  从2006年创业,到2013年迎来第一笔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七年间,章伟光一直潜心摸索手性分离技术到底该如何对接市场。

  有人曾笑话章伟光,做了这么久也没什么大动静。但他觉得,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项更为耗时的工作。理论研究只是理想状态的结果,一旦走向应用就会面临很多问题,有大量的技术细节需要反复确认。

  章伟光的公司有一个手性检测产品,主要是依据一篇学生的论文进行设计的;但进入实际生产阶段,论文里的数据结果却无法重复。“科学研究存在一些偶然性因素,也许就是那一次恰好碰上了。”但生产实践要的是“必然”,而不是“恰好”;从“恰好”到“必然”,章伟光足足琢磨了三年,温度、环境……生产工艺流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论证和实验。

  有了好的产品,下一步就是市场,要把产品和市场对接起来。象牙塔里走出来的章伟光做起了产品经理,他学着如何适应客户的需要,再把需求反馈给研发团队,引导研究方向。“科研人员容易按照自己的喜好,却可能和市场是脱节的,我要及时纠偏。”

  伴随着公司的成长,这位“专业”CEO不断地给自己加“特技”:打不开市场,就去做营销;销量上去了,量产跟不上,又去琢磨生产工艺;公司有了一定规模,再去建设管理制度;面对新的竞争对手,他又开始忙活着技术革新……

  谈及以后的规划,章伟光说到,“在科技成果转化这条路,我依旧是在摸索中。如果未来年轻人可以接力,我不想做CEO;最理想的,是在企业里专心做好‘首席科学家’。”

  教授、创客、CEO、科学家,章伟光在多个角色中来回转换,但也许始终未变。

  在章伟光的朋友圈里,写着这一首名为《远方》的诗:

  选择远方,不一定为了流浪;

  选择流浪,也不一定是为了远方。

  只不过因为同一种信仰,我们坚持独行在路上……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