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众创空间要数量更要质量

  • 发布时间:2015-10-14 09:30:4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历数今年最热的政策词汇,“创业”估计是首当其冲的。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口号落实到行动,各种类型的众创空间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涌现。

  今年以来北京市科委先后对多家“北京市众创空间”进行了授牌,同时授予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的称号。随后北京众创空间联盟成立,这标志着在北京市科委的指导下,北京地区搭建起了众创空间资源共享平台和行业自律组织。除北京以外,在上海、深圳、杭州、南京、武汉、苏州、成都等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活跃的地区,也都逐渐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比如上海的新车间、深圳的柴火创客空间、杭州的洋葱胶囊、南京创客空间等等。

  众创空间如火如荼地发展本是好事,但细数各地众创空间数量不免让人疑问,那么多众创空间效果到底如何呢?

  江苏省镇江市把自己定位为3.5线城市,但是一年来镇江市有政府支持的众创空间就有179家之多,这其中还不包括民间投资的各种类型的创业苗圃、孵化器、创业园;而根据江苏省科技厅的资料显示,截至上半年,江苏全省建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53家,孵化面积288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超过3万家,均居全国首位。

  笔者不知道这么多“众创空间”效果到底如何,但无疑,发展众创空间的质量必须优先考虑。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思维的推广,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想要把创业项目和互联网扯上关系,于是出现了一个现象就是开店铺、做工厂的越来越少,而几张办公桌组成的网络公司越来越多。在一些众创空间里面大部分都是以网络为平台的O2O企业,小到三五人的微信公众号制作团队,大到十几人的网络维护团队。在大量涌现网络企业的时候大规模地兴建众创空间才显得是供求平衡。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此多的O2O企业,最终同质化的有多少?能生存下来的又有多少?当“互联网+”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像英语一样成为工具之后,这些靠“互联网+”炒作起来的企业还能否继续生存?如果企业的数量减少,这么多的众创空间又该何去何从?

  实际上,许多众创空间的创始人都是第一次创业,毫无经验,除了场地和咖啡很难再给孵化的企业提供帮助,使得很多众创空间沦为物业服务商。

  其实,想要合理发展众创空间只需放手让资本自行选择,市场是最好的导师。目前很多依赖政府部门建设的众创空间依靠行政手段和资金的优势得以发展,但是民营众创空间却因项目回报率高而成功。如果简单的把众创空间分为“国”字派和“民”字派,无疑在竞争上就出现了不平等。事实上,无论谁出资、谁引导的众创空间,只要把它看作是普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实行优胜劣汰,一定会给“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巨大的帮助。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