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为宁夏的精气神儿喝彩

  • 发布时间:2015-10-13 04:29:57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9月22日,在“品味宁夏——聚焦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中央及省级主要媒体大型采访活动”启动仪式上,宁夏回族自治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蔡国英挥舞着一面猎猎生风的旗帜,向采访团授旗。

  走进贺兰山东麓,扑面而来的是翡翠般的葡萄园,如珠如玉的葡萄挂满藤蔓,70多家风格迥异、宛如古堡的酒庄散落期间,琼浆玉液沉睡在橡木桶……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优势,这是耳熟能详的提法,许多地区都在这样做,然而,实效迥异。

  成就一个产业靠什么?为什么宁夏成效如此显著?

  以常规的视角,贺兰山东麓实在看不出什么优势,茫茫戈壁滩干旱少雨,土质贫瘠。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

  如果换一种视角呢?

  贺兰山东麓位于北纬37°-39°,是世界最适宜栽培酿酒葡萄的产区之一。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曾说过,没有葡萄酒的一餐,如同没有阳光的一日。据预测,较长一个时期,葡萄酒市场将以年均15%的速度递增。

  “十二五”初期,宁夏就提出打造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的战略规划,并确定为全区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十大任务之一。

  绚丽迷人的“紫色梦想”与怪石嶙峋、荒芜冷寂的戈壁滩反差巨大。

  然而,宁夏人想得出,做得到,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襟怀,将一张蓝图绘到底。他们推出一系列法规政策,从产区保护、资金投入、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市场推介等方面全力推动葡萄产业快速发展。一项一项抓落实,一年一年打基础。一位酒庄掌门人说,原本是想到这里玩玩红酒,没想到这里发展环境这么好,政府做的这么认真,他是被一种潮流推着往前跑,一步一步做大的。

  另一种澎湃不息的力量让“紫色梦想”着陆、绽放在戈壁滩上,这力量来自一群企业家。

  这群企业家坚韧、执著。他们挺进无水、无路、无电、寸草不生的荒漠里,分拣石头,开辟荒地,以“钉子精神”扎根在贺兰山上。苦干多年,才有了今天满目苍翠、绵延无尽的葡萄园。

  这群企业家志向高远,痴迷于酿造葡萄美酒,目标是创下百年基业。在他们身上,让人感受最多的是耐心与沉潜。葡萄酒产业投资长、收益慢,需要多年连续投入。宁夏类人首葡萄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说:“我不是老板,而是一个骨灰级的葡萄酒发烧友。我带着钱和想法,给酿酒师打工。”他的诙谐道出了众多企业家对葡萄酒的满腔热忱。

  这群企业家善于学习、敢于创新。保乐力加、轩尼诗、张裕、长城等国内外巨头云集在贺兰山东麓,在这样的丛林中,类人首、兰立、贺兰晴雪等本土中小型酒庄非常乐观,毫不气馁。他们认为在有一流老师的地方,一定会有一流的学生。他们还认为学习是为了超越,决不盲目跟随。中国葡萄酒发展的希望在民间,潜力在大众。他们把思路调整到大众消费葡萄酒的层面,酿造适合中国人口味的红酒,致力于把最好的酒装在价格适中的瓶子里。

  这群企业家是引领转变发展方式的先行者。车间里普普通通的扶手竟然是水的流通管道,酒庄每天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用来浇灌葡萄园,将葡萄核出售给生产葡萄籽油及美容保健产品的企业,酒泥渣经发酵后重新施入葡萄园中,改良土壤,一切都在循环利用中……这样的惊喜在各个酒庄中俯拾皆是。

  目前,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已成功打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市场,还获准进入英国皇室。这里已成为全球葡萄酒版图中快速崛起的新生力量。

  宁夏又在进行新一轮谋篇布局,正在研究出台葡萄产业“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他们的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100公里葡萄文化长廊,实现1000亿元综合产值。

  在葡萄园里,一位技术员告诉记者,葡萄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的根须能深扎到地下4、5米,去汲取水分与养分,让自己枝繁叶茂。

  这令人震撼的特质多像宁夏人的精气神儿。有这样的精气神儿,什么样的目标不能实现呢?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