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09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农民收入节节高

  • 发布时间:2015-10-12 05:52:02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河北省隆化县石片村,45岁的村民石俊强经营着8个蔬菜大棚,日子过得很滋润。

  石俊强家里4口人,原有承包地15亩,分散在5个不同的地块。石俊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5年前这些地都种玉米,每亩纯收入才700元,一年也就大约1万元的收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变化从2012年开始。那年,县里农牧局和扶贫办出台政策扶持村民搞蔬菜大棚,石俊强成为第一批种植大棚西红柿的农户。“建一个棚总共要花1.2万元,补贴就有8000元,我就动心了。”石俊强说,当年赶上了西红柿的好行情,地头均价卖到1元多一斤,最高到2元。每个大棚年产1.5万斤,扣除成本,每个棚纯收入轻松能到1.5万元。

  2013年,尝到甜头的石俊强又建了两个大棚,虽然这时候补贴已经减为每棚5000元,但种菜致富的吸引力让他还是扩大了规模。也在这一年,他跟村支书石俊国等人发起成立了昌盛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入合作社好处多!统一采购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一年能省不少钱;好多新增补贴项目资金会侧重支持合作社,社员都能享受到;合作社的大棚集中连片便于用水用电,统一销售时价格上还能有话语权。”石俊强的体会是,合作起来致富快。目前,合作社的社员发展到70多户,大棚规模达到150多个。

  去年,石俊强又上了4个大棚。当年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更体会到了合作社的优势。2014年,全国西红柿供过于求,周边不少散户延续原来的品种,虽然总产高、卖相好但不耐储存,纯利有所下滑。而合作社统一种植的西红柿品种因为耐储存,可以卖得远,每个棚的纯收入是散户的2倍。

  “周围很多人的情况跟我类似,大家收入提高得很快。”石俊强告诉记者,石片村有495户共2000多人,耕地面积只有5000亩。在2011年年底时,全村八成是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只有1700元,被列为国家级贫困村。靠着发展大棚蔬菜,全村实现户均一个棚,如今村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000多元。几年前,村里道路糟糕,一下雨更是泥泞没法走。如今道路通达,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脱贫后的村民们有新的思考,石片村的村民已不再简单关心大棚的数量和产量,更关心品牌和效益。大棚菜产业起来了,但链条短,大家还考虑起了转型。“除了走批发市场和超市,还可以搞观光采摘,效益比卖西红柿强。”石俊强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