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时代,你愿意慢下来吗
- 发布时间:2015-09-24 03:29:44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版图文统筹 徐蒙 本报记者 徐蒙 本版制图 钰珹
第九个“全国城市无车日”刚刚过去,在减少私家车出行的倡议和行动之外,“慢行交通系统”这一新概念也备受关注。
城市慢行交通系统通常是指城市中供步行和时速20公里以下的非机动车(含自行车和电动车)通行的道路交通系统。慢行系统是城市道路交通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市民锻炼身体、便捷生活的重要公共空间。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把让步行者和骑行者感到舒适、友好列入城市道路规划中,上海也越来越重视慢行系统的功能完善。
上海似乎已习惯了“快节奏”,目前,慢行方式的公众接受度到底如何,市民又对慢行推广有哪些需求和建议呢?
出行方式悄然改变
非通勤时段“慢行”需求强烈
来自上海市交通研究所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交通结构确实在发生着一系列变化。目前轨道交通出行占全市所有方式出行的8.3%,比2009年上升3.4个百分点;小客车比重为17.3%,上升5.3个百分点;电(助)动车比重为20.2%,上升3.9个百分点;脚踏自行车和摩托车出行比重分别为7.2%和1.5%,分别下降6.9个百分点和2.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
慢行交通工具使用情况中,截至2014年底,全市注册脚踏自行车1090万辆; 注册电动自行车437万辆,电动自行车临牌车辆共306万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上海居民家庭脚踏自行车的使用规模在持续下降,日均使用车辆规模为155万辆,较2009年下降70%左右。电(助)动车日均使用车辆规模为441万辆,较2009年增加68%。脚踏自行车出行正在向电(助)动车出行转移的趋势明显。另外,随着轨道直达性增强,市民通过步行接驳轨道的比重上升。步行接驳轨道比重从2009年的62%增加到目前的79%。公共汽电车或班车接驳总量增加,但是在接驳结构中的比重下降,从26%下降到18%。
来自上海市统计局社情民意中心的最新专题调查显示,在受访2000多位市民中,通勤使用自行车的市民比例为15.6%,和使用电动车的市民比例非常接近; 而随着市民生活水平提高,以车代步市民数量逐年增加,总体上市民每天步行的时间和距离也在相对缩短。
但调查显示,42.8%的受访市民是步行锻炼的拥趸,每周步行锻炼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对于自行车骑行,市民更倾向选择其通勤外的功能,54.0%的骑车市民表示会在购物时使用自行车,39.7%会将其作为一种锻炼方式,23.5%会在休闲旅游中使用自行车。
违章挤占人行道最令人不满
自行车通行网络待完善
在上海市统计局的调查中,不少市民对“慢行上海”具有很高的期待,也对步行和骑行的现实条件提出一系列改善建议。
调查显示,市民对人行道被占用的意见最突出,58.7%的市民表示步行时会遇到违章占用人行道(摊贩、自行车或汽车违章停放占位)问题;53.7%的市民表示会遇到自行车、电动车在人行道行驶的问题。另外,对人行道路面不平整和红绿灯设置不合理的不满意市民占四分之一; 对马路隔离带设置不合理和过街天桥没电梯不满意的市民比例相对较低,约为一成半。
在自行车骑行方面,过半数市民呼吁优化自行车通行道路网络。调查显示,54.8%的市民认为解决自行车出行的办法是优化自行车通行道路网,48.7%认为要完善和落实自行车违章骑行处罚规定。
对于完善公共自行车租用系统,59.4%的市民认为应增加公共自行车租借点,44.1%认为应扩大区县之间公共自行车合作管理范围(可跨区县借还),39.4%则认为应完善失信行为的惩罚机制。
如何能让更多市民愿意选择骑行自行车?调查显示,市民的前三条选项分别是:第一是公共自行车租借点多,借还方便,为30.9%;第二是增加舒适、安全、连通性好的自行车通道,为23.8%;第三是骑用高档自行车外出不担心被盗窃,为20.2%。
对于自行车停放问题,56.4%的受访市民认为解决自行车停车乱象问题的首选是在地铁站、大卖场等附近增加自行车停放点;40.3%认为应增加公共自行车的供应点和供应量,因为公共自行车的使用可以提高自行车的使用效率,从总体上减少自行车的数量;35.3%认为应规划建设一批自行车公共停放立体车库,因为立体车库可以大幅度提高空间的利用率,释放有限的道路资源。
慢行空间顺应民意
滨江将建成无缝对接步骑行长廊
从调查和统计数据看,受现实条件影响,在上海,步行和骑自行车的慢行已经逐步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和锻炼方式,通勤手段的意义正在减弱。业内专家认为,一方面,上海应该针对市民呼声,为步行和骑行的低碳通勤方式尽量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也应该顺应市民需求的新变化,为慢行的休闲锻炼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
目前在上海,部分区县已经先行一步,开始着手打造慢行空间。今年8月1月全市首个慢行系统“闵行绿道”正式对外开放,全长3.8公里的“绿道”为市民,尤其是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该绿道位于沪闵路东侧绿地,沿北横泾西岸从闵城路至六磊塘,绿道总长约3.8公里。这个慢行系统基本上是贴着五号线莘庄一路向南延伸,主要一条绿道分为人行步道(1.2米)及自行车道(2.2米)两部分,中间以白线划分,将零散的养护便道串联、贯通,形成一体。除了主道,行走其中还会看到沿河边开阔的大草坪、穿梭于茂密树林之间的木栈道和为数不多的大理石造成的小型广场,结构形态颇为多样。
与此同时,首条绿道之后,更多慢行空间正在筹建之中。在最新的《黄浦江两岸地区公共空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中,上海计划以徐汇、前滩、三林南片等区域为试点,加强步行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等建设,合理布局自行车租赁点、休息驿站,并与轨道交通、大型交通枢纽站实现“无缝对接”,将市民户外活动空间从腹地引向滨江。其中黄浦江滨江岸线的公共开放空间内,将同步新建约260公顷成片公共绿地,涉及宝山、杨浦、虹口、黄浦、徐汇、闵行、浦东等。在没有条件建设成片绿地和广场的区段,将会设置上跨观景平台,架设水上栈道,局部开辟通道或架设桥梁,在有限空间内实现滨江步行活动可以连续进行。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12340社情民意调查专线《2015年上海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市民意愿调查报告》;上海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