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一包进口奶粉的自贸之旅

  • 发布时间:2015-09-24 03:29:44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志彦 本报实习生 张青 王琼

  一周前,法国南部港口马赛,初秋的阳光,温暖和煦。午时,一辆集卡慢速驶入港口,在货物堆场上,熟练的码头工人打开集装箱,将其中数十箱在法国南部牧场生产的奶粉取出,与一批同样发往中国上海的货物一起,装进另一个集装箱。一小时后,停靠在码头上的马士基巨型货轮起锚开拔,船上载有刚刚装箱的法国奶粉。

  这一幕是中法贸易中司空见惯的场景,也是马赛与上海两个港口间,成千上万的货物运输中,最最普通的一个环节。然而,对这些进口奶粉来说,它们即将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体验到全新的物流过程。如果奶粉也有感知,它们一定会很兴奋,因为这是一段神奇的自贸之旅。

  自家兄弟“不分家”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洋山保税区一个保税仓库内,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些从法国漂洋过海的原装奶粉。它们被摆放在高大货架的一角,安安静静,仿佛一切就该这样。

  当然,事实并非如此。

  午休过后,张师傅钻进叉车,轻松利落地将货架上一包包奶粉送进集装箱。检查无误后,集卡司机关上货舱门,贴上封条,车子很快驶离了仓库。站在一边观察这一切的仓库管理员朱春雷,这时才突然发声,“怎么样,是不是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告诉你们吧,就刚刚这一车奶粉里,有保税的,也有非保税的,能够一起装车运输,都是因为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新模式,这对企业来说真是福音啊。”

  原来,在传统的口岸监管规定中,不同状态的货物必须采取物理隔绝。也就是说,缴纳关税,完成清关手续的非保税货物,或者是境内本地货物,与已进入中国境内,但尚未完成缴税等清关手续的保税货物,必须放在不同的仓库,禁止货物“混居”。这样做当然是为了有效监管,但弊病就是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成本。

  “很多企业必须建设或租用两个仓库,一个用来存放保税货,另一个用来存放非保税货。”朱春雷说,以一包进口奶粉为例,过去的进口流程是,奶粉抵达码头后,如果想暂缓缴纳关税,可以存储在保税仓库内,但不能与其他非保税奶粉,或者是境内生产的包装盒放在一起。这意味着,货主如果想将同样的奶粉在中国重新包装,就必须先在保税区外租借一个仓库存放包装盒和已经清关的奶粉,然后再为保税状态下的奶粉申请清关,随后提出仓库,将三者合一,完成一个包装过程。

  如今,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自家“兄弟”终于不用分家了。尽管一眼看去,所有的奶粉都似乎“长着同一张脸”。但朱春雷心里清楚,在同一个货架上,现在存放着完全不同状态的奶粉,它们有的可能已经缴纳了关税,随时可以销售,有的则可能刚刚抵达上海,正等待着一次投放市场的合适时机。区分它们的,已经不是仓库这一“物理围栏”,而是信息化技术下的“电子围栏”。

  “在海关的指导下,我们开发出了全新的仓库辅助管理系统,可与海关相关系统衔接,传输保税和非保税货物的进出仓信息。通过这个系统,仓库内每件货物都有一个数码‘身份证’,拿射频枪一扫,就能知道是保税还是非保税货物,该归入哪个货位、送进哪个集装箱。即使保税和非保税货物混放,也不愁搞不清楚状态。”朱春雷说,上海海关还在仓库中安装了监控系统,可通过网络实现对货物进出转存的实时掌控和动态核查,只要货物移动就可被监控感应到,海关据此及时掌握货物的状态。

  至此,“两仓合并”的障碍在上海基本扫除。

  报关不用“搞脑子”

  对于一包进口奶粉来说,不用在仓库间来回“折腾”,这当然是好事。但在上海自贸区的这段旅程,惊喜还不止于此。

  试点“货物状态分类监管”的元初公司,同时是另一项自贸区制度创新的受益者,那就是于去年开始试点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在元初公司的办公楼里,公司副总祝敏打开一台联网电脑,进入“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网页,输入用户名和账号,轻松开始办理报关、报检手续。她说,过去报关、报检两套系统,重复的东西不少。现在,只要进入一张“大表”,而且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只要有台能上网的电脑,就可随时随地完成报关。“现在进口一箱奶粉,仅报关时间就比原来节省一半以上。”

  去年,上海口岸试行“单一窗口”建设,将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海事、边检等部门的“同类项”合并,通过“一个平台、一次递交、一个标准”,优化模式,大幅降低进出口企业的报关、报检成本,通关效率明显提高。试点以来,元初公司通过“单一窗口”平台成功办理船舶离港手续近1000艘次,向海关、检验检疫共同申报一般贸易进口货物近2000批。

  “别看只是进口一包小小的奶粉,过去报关,既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指着货架上的法国奶粉,祝敏说,以前申报一批奶粉,海关要填60多项,检验检疫要填70多项,进出口企业每次申报都不得不做许多重复“劳动”,不仅麻烦,还容易出错。为此,一家大型报关企业通常要配备五六百人的庞大报关队伍。“改革后的“大表”将申报业务归类成103项,其中涉及海关35项、检验检疫36项,双方共有的32项,等于减少了三分之一的重复录入。”这种模式释放了外贸企业的生产力。过去元初在公司本部设置两套、洋山港和浦东机场各配置一套报关、报检人马,如今只要在公司本部配置一套人员就可完成全部业务。

  对于“单一窗口”的优势,基层的报关员最有发言权。一位参与试点的业务员说,“过去报关和报检单输入后,需要等待每个申报环节的审核、确认,不停地收回执,形成众人在专用电脑前等待的局面;现在,每个环节的通过情况都在‘大表’中显现,只要上网刷一下屏看‘放行’,就一目了然了。”

  入区再报关更方便

  前天中午12时,捷开依(上海)物流有限公司的集装箱货运车辆从洋山码头驶出。在驶入自贸区专用“快速验放车道”时,货车司机不再像往常一样下车办理通行手续,而是坐在驾驶室里掏出一张提货通知单,将单证上的条形码对准车道上新装的扫描器,只听“嘀”的一声,左前方电子屏显示出红色的“放行”字样,货物就此顺利入区进库。

  这又是一票从法国马赛进口的奶粉,货值近10万美元。前一天下午,物流公司接到客户指令:货物即将到港,于是公司通过自贸试验区海关监管信息化系统向海关发送了提货申请,不到10分钟就收到系统自动生成的回执。凭借提货通知单回执,企业在货物到达港口、尚未办结海关手续前,就可以直接从港区提箱装货、先行运货进区入库。

  这就是上海海关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实施的“先入区、后报关”新型海关监管模式。经海关批准,试验区内试点企业可先凭进口舱单信息将货物提运入区,再在规定时限内(自运输工具进境14日内)向海关办理进境备案清单申报手续。和过去传统的“先报关、后入区”的“串联式”通关模式相比,新模式允许企业把提货入区作业与申报备案手续“并联”进行。

  “自贸试验区的贸易监管创新就是要做到‘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区内自由’。‘一线放开’并不意味着放松监管,我们是在‘安全有效管住’的前提下‘放开’。试验区的建设促使上海口岸不断朝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的新型监管模式迈进。”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朱民说,与“货物状态分类监管”、“单一窗口”改革一样,“先入区、后报关”试点的目的同样是删繁就简,高效透明。“我们要让货物更快更好地进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逐渐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让企业获取更多的竞争力。”

  当然,为了让一包进口奶粉有一次神奇的自贸之旅,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海关卡口进行了全面的智能化升级改造。车辆过卡时,能够在系统中一次性完成车辆GPS信息核销、车牌及集装箱号自动识别、货物信息扫描验核以及卡口自动抬杠验放等程序。车辆过卡入区流程从过去“两次下车,两次上车,四次敲章”,转变为现在“零下零上不敲章”,平均时间从6分钟缩短至30秒。

  名词解释

  内外贸一体化

  其内涵是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供求和产业分工为基础,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提升贸易竞争力为目的,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逐步融合为特征,实现企业经营、市场运行、政府管理等一体化的经济发展过程。这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实现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的重要战略举措。

  单一窗口

  一般是指参与国际贸易和运输的各方,通过单一的平台提交标准化的信息和单证以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要求。单一窗口通常要具备四个要素:一是一次申报,也就是说贸易经营企业只需要一次性向贸易管理部门提交相应的信息和单证; 二是通过一个设施申报,该设施拥有统一的平台,对企业提交的信息数据进行一次性处理; 三是使用标准化的数据元,贸易经营企业提交的信息应为标准化的数据; 四是能够满足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需要。

  一线、二线、区内自由

  在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上海自贸区逐步形成“一线放开、二线高效管住、区内自由”的贸易监管制度构架。“一线”,是指自由贸易区与境外的通道口,“一线放开”是指境外的货物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进入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内的货物也可以自由地、不受海关监管地自由运出境外。“二线”,则是指自由贸易区与海关境内的通道口,“二线管住”,是指货物从自由贸易区进入境内非自由贸易区,或货物从国内非自由贸易区进入自由贸易区时,海关必须依据本国海关法的规定,征收相应的税收,因此就涉及到不同状态货物的分类监管问题。“区内自由”则意味着货物在自贸试验区内可以自由流动。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