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商务区助临空经济超越空港地域
- 发布时间:2015-08-17 08:31:17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钱擘
站在上海莘庄商务区的高处眺望,会有仿佛身处城市中央商务区工地的错觉,莘庄商务区的景观湖四周,众多写字楼、商场、酒店项目错落分布,或已经竣工或正在建设。然而,如果你在地图上查找一下,则会发现,这一大片土地属于城市外围,甚至已经在上海外环线之外。
传统意义上,商务区需要生长在大都市的中心,为什么现在能够被移植到如此外围?要是进一步仔细观察分析,你会发觉,这一变化的出现源于临空经济的力量。然而,莘庄商务区并非毗邻机场,是一系列的要素与机场作用共同整合、互动,才催生出了这样既能够超越空港地域限制,又继续享有航空枢纽优势的临空经济形态,新型的“机场+”商务区。
“机场+城市交通设施”
助力临空经济辐射
传统临空经济的优势,在于临近机场,使那些对运输效率有较高要求的企业避开机场到城区的陆上耗时,享受地利。而随着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这种效率要求现在得以在更大的地域内实现。
虽然莘庄商务区距离上海虹桥机场有十多公里的距离,但两地之间有着上海路幅最宽、路况最佳的城市快速干道——嘉闵高架。在今年内,高架直通莘庄商务区的新匝道也将开通,商务区与虹桥机场之间的通勤时间足以缩短到10分钟之内,几乎实现了与机场周边同步。
而对于莘庄商务区来说,更大的利好或许来自7月22日上海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将推动虹桥机场又一条新地铁——轨道交通20号线规划的尽快落地。这条规划中的线路,与今年底将要通车的上海轨交12号线,就在莘庄商务区交汇;对于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加的特大城市来说,地铁直通机场的意义,恐怕尤在快速道路之上。
“机场+商务区准确定位”
主动催生利好
如果说,“机场+城市交通设施”,是打造了临空经济扩容、新型商务区产生的基本外因,那么“机场+准确定位”,则是此类商务区着眼内因的主动作为。
西子国际中心的双子楼,是莘庄商务区最早完工启用的写字楼项目之一。浙江著名企业西子集团计划将其在上海的诸多关联企业都迁入其中。无独有偶,浙商、闽商大企业纷至沓来,比如,来自浙江的精工集团、来自福建的强劲集团……这些在沪浙商、闽商群体中的知名公司同样在此建设总部大楼。
这当然不是出自偶然,而是商务区规划之初即梳理过的定位。莘庄地区是上海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多条省际高速公路都以此为起点,对于浙江籍、福建籍企业家来说,此处天然就有着连接家乡根基与上海事业的心理认同,更在实际运营中能帮助总部节约入城交通的时间成本。与此同时,由虹桥机场、虹桥高铁站等组成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则构成了另一重便利。对这些企业来讲,选择这里,无论民航、高铁、高速公路出行,都非常高效,落户自然顺理成章。
“机场+完善配套”引入旗舰项目
过去,顶级的商务开发项目,几乎是城市中央商务区的专利。而随着临空经济的发展,只要临空区域可以提供类似市中心的完善配套,也能赢得此类项目青睐。
莘庄商务区地理位置最佳的两线地铁换乘站上盖地块中,新加坡最大的地产商之一丰树集团,布局了其在中国的最大项目,总投资50亿元、由12万平方米购物中心和20万平方米甲级写字楼组成的怡丰城与丰树商业城。
此外,在莘庄商务区的另一角,全球最著名的奢华酒店品牌之一,安纳塔拉酒店的上海首店,也已经确定落户。
轨道交通便利、连接城市快速干道,先期落户的多个商务项目已经催生了人气和商务氛围,当然,更少不了空港这个先天优势——如此的“机场+完善配套”,使得这些旗舰级项目对传统视角之外的城市外围商务区投以浓厚的兴趣。而这类项目的落户,又为“机场+完善配套”提供了新的积极因素。
“机场+”正成新趋势
来自上海莘庄商务区的统计显示,在这个总开发面积不到2平方公里、并不算非常大的地域内,各个项目的总投资已近百亿元规模,折射出企业对这类临空经济区域的热情。而从单纯依靠紧邻机场的地利,到善于在更大空间、整合更多资源,“机场+”商务区型的临空经济在上海并非孤例。
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浦东国际医学园区……在这些已成上海产业热点的园区背后,无不以机场为枢纽,再组合高铁站、快速路网、城市轨交、大飞机项目落户机场引出的民机产业链、环机场国际医疗服务业催生的医药跨国企业科研与办公需求等其他利好,异曲同工的“机场+”路径清晰可见。而当这样的热点不断壮大、升级,民航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正呈现得更加丰富多彩、蔚为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