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健康心理促进安全管制水平的提高
- 发布时间:2015-07-30 08:31:20 来源:中国民航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陈睿鑫
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想有健康的心理,但对于什么是“健康心理”却莫衷一是。心理健康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理解。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人具有良好适应性和生命的活力,而且能挖掘其身心的潜能。这是一种积极的情况,不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麦灵格尔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与环境之间具有最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仅是要有效率,也不仅是有满足之感,或是能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三者皆备。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有适应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尽管不同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界定、角度各不相同,但都反映出了健康心理的实质与核心。总而言之,健康心理就是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人具有积极的心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性。
管制员不良心理的表现
飞行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飞行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它对人的素质要求高,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具有高超的思维判断能力。从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的人员在接受养成教育和岗位训练后,通过相应的考试,取得由民航局颁发的执照,才能从事与其执照规定的相应空中交通管制工作。
每个管制员都想把管制工作做好,但由于心理压力过大,在工作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不良心理,这也是出现差错的原因之一。管制员在工作中如果出现思想麻痹、过分依赖、心烦急躁、惊慌害怕、抑郁犯困等不良心理状态,对保障空管安全工作是极其有害的。
管制员不良心理的形成原因
1.工作压力日趋加大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平稳、健康、快速发展,为我国航空运输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民用航空运输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2014年我国机场主要生产指标保持平稳增长,旅客吞吐量达8.3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2%。其中,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达7.6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2738.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1%);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达708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7%。飞机起降架次达793.3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4%。其中,运输架次为682.4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7%。在起降架次中,国内航线起降架次达735.0万架次,比上年增长8.3%(其中,内地至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航线为20.6万架次,比上年增长9.0%);国际航线起降架次达58.3万架次,比上年增长10.4%。
在航空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航空从业人员特别是空中管制员的数量却没有同步增长。随着业务总量的不断增加,管制员的工作任务变得日益繁重。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又严重缺乏及时的调整与疏导,他们久而久之便会出现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部分管制员还出现了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等问题。
与此同时,在大流量的飞行保障之后,管制员的精神状态由高度紧张趋向适度紧张,注意力会被自觉或不自觉地分散,大脑对飞行冲突或潜在的飞行冲突反应迟钝,甚至视而不见,反而在航班少的时候发生了不安全事件。
2.工作沟通不畅引发焦躁情绪
在飞行繁忙时期,面对大流量的航班调配,管制员总是希望能够得到飞行员及相邻管制单位的配合,尽可能顺畅快速地保障本管制区内的航班。当遇到飞行员复诵慢条斯理,又频频出错,跟管制员沟通不畅,一再打乱管制员调配方案时,管制员容易产生急躁情绪。在航班落地高峰期,跑道外等待的排队航班需要放飞,机组的抱怨声不断,询问放飞时间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同样容易使管制员产生急躁情绪。而急躁情绪极易使人说话、考虑事情欠思量,导致言语偏激、判断失误。作为一名管制员,在工作中产生急躁情绪,其危害之大很可能不可估量。因为在急躁情绪的影响下,其往往容易会头脑发热,一意孤行,作出错误的决策;工作方法也往往会简单粗暴,进而忽视潜在的飞行冲突,延误化解飞行矛盾的最佳时机。
3.在工作遇挫时产生恐惧情绪与消极心理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发生差错之后,本能地会竭力地掩盖、推卸责任或避重就轻,以减轻自己的责任。恐惧心理是在可怕情景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十分紧张的情绪反应。特别是当这种情景使人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遭到剥夺时,如威胁到人的生命安全、名誉、前途和经济利益时,恐惧的情绪就会支配人的行为。所谓“可怕情景”,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其主要特点是人缺乏摆脱这种情景的能力。当管制员意识到发生差错时,会及时纠正;当延误了纠正时机时,会去掩盖;当掩盖不了时,恐惧心理就产生了。人的情绪既是对刺激物的一种反应,又是产生一系列反应的原因。如果消极的情绪过于持久,体验过于深刻,就会破坏情绪的信号功能和调节功能,引起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混乱。此时,如果管制员还在繁忙的管制岗位上工作,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进而出现大错误,甚至酿成大祸。
4.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失调的不良影响
人是社会性动物,总是处在各种不同的社会环境之中,“人在情境中”是认识人心理与行为的基本出发点。生活中有些人很善于社交,有些人不善于社交,但是大部分人都渴望有社会交往,这也是人们共有的基本社会需求。这种需求反映在两个人中间,就产生了一系列社会关系,如夫妻、兄弟姐妹、朋友等,每个人的生活都会受到这些社会关系的影响。有的管制员由于家庭或恋爱问题,或与领导或同事的关系没有处理好,心情一直不舒畅,自己又无能为力。这种心理不耐烦的情绪若长期存在,人的记忆力会减退,情绪容易不稳定,在工作中会出现脑、手、口、眼四者不协调的现象。如管制员明明想给A发指令,结果眼睛看着雷达屏幕上的B,指令却发给了C。
管制员保持心理健康的路径建议
1.接受自己,努力学习克服困难
很多心理学普及读物和书籍都告诉我们要“爱自己”。对自己的排斥常常会导致极度愧疚、羞耻和抑郁。相信自己的能力,珍惜自己的独特性,不要低估自己。管制员的管制业务水平参差不齐,认清自己的实力和长处,并且通过不断地学习磨炼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
每个人都要面临挑战和逆境,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能够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对保持心理健康甚至生理健康都非常关键。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应对压力和逆境的技术及技巧。应对逆境最好的建议是:对于有办法控制的情境积极应对,对于没办法控制的情境被动应对。积极应对包括采取措施来改善情况,比如管制员的业务技能受到质疑,就去努力提高。被动应对就是指当我们不能改变现实的时候就接受它。
2.寻找希望,保持信心,帮助他人
大量研究已经表明,非常虔诚的宗教信仰能够帮助个体面对可能遭受的迷茫、疾病和心理障碍。当世界一片黑暗的时候,强烈的宗教信仰会让人们始终保持希望,乐观地看待未来,同时相信目标终究会实现。
我们都会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当我们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我们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觉得自己能够控制周围的环境。在管制员的工作环境中,要是小到班组,大到科室,大家都能这么做,我们就能创造一个积极的工作环境。伸出援助之手,可以帮助别人,也有益于提供帮助的人。
3.不害怕改变,学会适应
当我们呆板或不够灵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阻力,他可能使自己很紧张。当我们很灵活、愿意改变那些对我们没有益处的行为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好地适应环境。随着民航业飞速发展,管制设备日新月异,管制规章制度不断更新修订,管制员需要紧跟变革的步伐,消除抵触心理,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极投入到管制工作当中。
(作者单位:华东空管局浙江分局)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