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7日 星期二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空管之星 榜样就在身边

  • 发布时间:2015-07-30 08:31:17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日前,华北空管局举办了“我身边的共产党员”主题故事会。故事会在一段精彩的党员先进事迹短片后拉开了序幕。讲述者们用生动的话语传递着一个个先进党员的事迹,伴随着图片视频和背景音乐,故事中主人公的事迹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

  故事里,党员是一种声音,无线电波里回荡着他不变的坚守;党员是一种脚步,百花山上、导航台点记录着他的疾走;党员是一种挑战,设备维修现场是他争分夺秒的战场;党员是一抹微笑,管制席位上铭记她不让须眉的劲头。故事里,既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有新近加入华北空管队伍的年轻人。他们像是一颗颗散落的珍珠,在不一样的岗位越打磨越光彩熠熠,他们被一条无形的丝线紧紧相连,那就是中国共产党员的身份。

  先进的个人带动团队,先进的团队成为华北空管发展的中坚力量。先进党组织的故事催人奋进,无私奉献是这些最可爱的人身上共同流淌的血液,保障华北天路安全顺畅是他们共同的使命和信念。

  在听完感人的故事后,“90后”的青年党员关笑河十分激动:“听到这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让人觉得既亲切又感动,特别是那些青年党员的事迹,让人很受鼓舞。作为一名年轻人,我要向前辈们学习,从一点一滴做起,争取把每项工作都做到最好。”

  已经有35年党龄的老党员何建强,在故事会后不住地感慨:“我们华北空管局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这些普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功不可没。他们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不怕累,不怕苦,尤其是那些一线党员骨干,有能力,有思想,敢于挑担子,处处做表率。我们大家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铆足干劲儿,为华北空管能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华北空管局现有在职党员超过2000名,党员比例达到60%,是一支党员占主体的空管队伍。近年来,局党委强基础,树品牌,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同时,局党委通过搭建平台,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广大党员思想争先,业绩创优。从2011年起,局党委开展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争创活动,现已树立一线示范岗19个;2012年举办“华北空管之星”评选活动,10位明星职工脱颖而出,成为广大职工争相学习的榜样。

  高东海:在“送单子”的车轮上度过的青春

  中等个儿,四方脸,上扬的嘴角,憨厚的微笑,这就是高东海——华北空管局飞行服务中心航务室的一名带班主任。

  航务室的主要工作就是为机组提供飞行资料,也就是飞服人口中的“送单子”。高东海的青春就是在“送单子”的车轮上度过的。1995年参加工作以来,这名不拿话筒的B类管制员,为航班提供准确无误的资料,为机组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忠诚地履行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

  夏天的机坪地面温度逼近50摄氏度,再加上飞机发动机喷出的热气,完全是一个火炉。冬天的机坪,北风肆意地吹,让人觉得脸上像刀子划过一样。

  高东海提出了“认真、及时、主动、周到”的服务口号,制定了严格的工作流程。大到重要任务保障,专人专车专送;小到根据不同停机位,规划行车路线,目的只有一个:将完备的资料及时送到机组手中。

  飞行服务是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凌晨三四点奔波在送单子的路上也是常有的事。工作19年,高东海有14个除夕夜是在岗位上度过的。对于他来说,夜,就是与家人的分别和往返于停机坪与航务室的忙碌。

  多少个夜晚,高东海将资料送交到机组手中,此时,刚刚抵达的旅客正沿着廊桥鱼贯而出,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归家之情。而他,收拾起疲惫,继续奔波在夜色之中。

  吴晓东:学者型的基层管理者

  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塔台管制室主任吴晓东,从事空中交通管制工作21年,从未出现任何安全差错。视空管事业如生命的他,始终认真探索,努力成长为学者型的基层管理者。

  2002年,他完成了首都机场流量评估项目的工作;2003年,他结合国际标准,定出了5公里滑跑的判断方法,并被塔台管制室采用,成为一种标准。2005年,在首都机场第一期RNAV程序设计中,他设计出了既符合要求,又充分满足管制员实际需求的整套程序。2006年,他提出了进近门的计算方法。2007年,随着航班量的不断增加,他提出了地面固定路由的概念,并和民航局情报部门一起制定了固定路由的发布规则,为国内机场使用固定路由提供了范例和规则。2008年,他提出了首都机场地面和站坪扇区分开滑设的方案,这种方案在国内属首创。此外,吴晓东创造性地提出了塔台电子进程单的概念,很好地解决了东西两个塔台的通报协调问题。

  吴晓东关于减少地面滑行时间从而降低飞机的油耗的设想,通过实践,出港航班平均减少了3分钟地面滑行时间,每天就为航空公司节省约40吨燃油。

  因为努力,2004年,他被中央军委空管委授予先进个人称号;2005年,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被评为民航局空管局奥运保障先进个人。他所带领的塔台管制室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们“全国空中交通管制先进单位”,民航局、团中央授予他们“全国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罗秀忠:技术达人节省维修费用近70万元

  罗秀忠是1974年参加工作、1986年加入党组织的老党员,大家都尊称他为罗工。众所周知罗工是华北空管设备维修的技术达人,2014年罗工加入到设备维修中心设备管理室。

  200号西厅是设备维修中心的维修平台,总能在这里见到罗工的各种忙碌,查电子器件、研究图纸、焊接电路板等等。维修平台的柜子里大大小小地摆放着罗工收集到的各类设备零部件,罗工对这些零部件非常珍惜,这些“宝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正是对设备部件的不断研究,罗工总能迅速地找到故障设备的故障原因,并凭借丰富的设备维修经验,常常以四两拨千斤的方法解决问题。

  2014年11月设备维修中心收到百花山雷达通信服务器PLINE故障设备1台,该设备是雷达系统中重要的雷达信号接口设备,在百花山雷达站运行时遭雷击后严重损坏。该设备若送法国厂家外修至少要半年以上,罗工通过自己研究,只用了一个月就修好了,大大缩短了维修时间,也解决了设备无备件运行风险的问题,同时为同类型设备故障的维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维修进程单打印机也是罗工的拿手本事。2013年以来,区管设备经常报修IER512C型号的进程单打印机。罗工对故障设备仔细检查后发现这些设备的故障原因各有不同。罗工对各种“疑难杂症”“对症下药”,累计维修设备百台次,节省维修费用近70万元。

  商爱民:因为热爱 所以愿意

  天津空管分局进近管制室带班主任商爱民,是个标准的“80后”。生活中,他阳光开朗,为人谦和;工作中,却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十余年的管制工作中,他成长为分局管制队伍中名副其实的业务骨干、技术尖兵,被民航天津监管局特聘为管制检查员。

  “管制工作一定要将心比心,把飞机上的旅客当做自己的家人一样去保障,就一定能把工作做好。”这是商爱民经常对年轻管制员说的一句话。记得有一次,他在值班的时候突然接到通知,即将来津的一架航班上有一位危重病人需要优先保障。商爱民闻讯后,立刻主动询问病人情况,沟通所需的地面急救服务,果断指挥航班直飞五边,精心调配其他进出港航班紧急避让。同时,他叮嘱协调席管制员与周边管制单位积极协调,最大限度地为这架特情航班争取有利空域;迅速联系机场地面服务单位,安排急救设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机位。在商爱民和同事们的精心调配和指挥下,一条畅通无阻的“空中绿色通道”打开了。

  商爱民身为带班主任又兼任模拟机教员,每年都会接到带新任务。几年下来,已有6位见习管制员在他的帮助和指导下,成为管制岗位上的技术骨干、业务能手。每当问起他这样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原因时,他没有过多的豪言壮语,只是淡淡地说:“因为热爱,所以愿意。”

  彭俊辉:援藏干部 倾力完成《彭氏宝典》

  彭俊辉是河北空管分局的一位技术骨干,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瘦瘦的,戴着一副眼镜。2002年彭俊辉响应民航局援藏的号召,奔赴拉萨贡嘎机场支援。此时他已过而立之年,妻子和父母想尽早要个孩子,然而他还是优先选择了援藏。

  贡嘎机场人员少,物资匮乏。食堂只有三道菜:炒白菜、炖萝卜、煮土豆,零星出现的几点肉渣一般用作调味。住的宿舍很简陋,只有一床,一桌,一椅,夏天太阳晒得地砖鼓泡,冬天没有暖气,只能勉强用电炉子取暖。每天上班都要经过的一段土路,浮土有三四寸厚,踮着脚才能通过,下雨的时候,路面就变成了沼泽,一迈步,往往是脚拔了出来,鞋还留在泥里。办公室也很寒酸,几张木桌上放着几台旧电脑,门窗漏风,一刮风,桌上就积起一层沙土。当地的气象数据库已经瘫痪了半年多,为解决藏区的实际困难,彭俊辉主动请缨重建数据库。

  气象数据库的安装软盘有40多张,操作过程中任何一步出错,都需要从头再来,即使一切顺利,每安装一遍都需要两到三天时间。彭俊辉和同事尝试了七次,花了一个月时间,才完成数据库的修复工作。在这期间,彭俊辉总结出一部《气象数据库安装维护宝典》,被大家称为《彭氏宝典》。相比于厚重繁琐的外文说明书,《彭氏宝典》清晰简洁,易于掌握,成为贡嘎机场数据库维护的指导手册。

  2004年,彭俊辉援藏归来,他把在援藏期间磨炼出的甘愿吃苦、勇于奋斗的品质带回了河北。这些年,他先后被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并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得三等奖。

  马振贵:舞文弄墨的“小马哥”

  马振贵,华北空管无人不知的“小马哥”,还有一个笔名叫“小刀马”, 也曾经问过他,为啥起这么一个笔名呢?怪怪的,他说这个笔名还有一个来由。上学的时候喜欢看武侠小说,从金庸到古龙看得不亦乐乎,也特喜欢小李飞刀这个人物,飞刀出手快,准,稳。而工作了,写稿子多,发现自己的特点也是快,于是就起了这么一个笔名。

  说到他写稿子快,有一个小小的“典故”。一次分局有一个奠基仪式,八点半开始,九点结束。华北OA网上九点半就看到他写的稿件,图文并茂。他不但是有名的“一把快刀”,还是一个多面手,从新闻稿件到新闻评论再到文艺稿件都是信手拈来。

  曾经有人问过他,这么多年写了有多少字了?有多少篇了?他微微笑了笑,记不得了,有几百篇,上百万字吧。这可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不是谁都能坚持的。事实上,也因为他一直笔耕不辍,他已经连续多年被民航局空管局、华北空管局评为优秀通讯员。

  他现在肩负着山西分局纪检和宣传工作。为了能够培养更多的宣传骨干通讯员,他经常借修改稿件的时候,告诉新人这里这样改会更好一些,那里的语句需要这么调整一下比较顺畅。每年新员工就职时,他都会讲一次宣传报道课,把点点滴滴的工作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出来,让大家受益匪浅。

  梁洪军:实干是空管人的本色

  如果意志品质也有色彩的话,站在队伍最前面的中年人有一种颜色叫质朴,如同他身上的故事一样纯粹。

  梁洪军,呼伦贝尔空管站办公室副主任。高挺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很有历史感的眼镜,很有质感的肤色透着稳重。这是一位有20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将”,带着5名“80后”的小年轻,管理着集人力资源、人事劳资、文秘档案、机要保密、基本建设、物资采购等多项职能于一身的“超级”办公室,承担着30余项具体工作,经常需要他在多个不同的职能角色间转换。

  这个时间段,你看到他正在站长的办公室汇报关于绩效管理的具体方案,下个时间段,他很有可能又在自己的办公室指导一线员工填写转正定级的各种表格。上午,你会看到他一身正装参加内控机制建设的视频会议,下午,他又撸起袖子,搬运并安排宿舍的家具。

  在人少事多的办公室,梁洪军像一只加了自动装置的陀螺,不停地旋转。充沛的工作精力连我们这些年轻人都自愧不如。同事说,看他的工作记录是一种享受,整整齐齐的字迹,重点关注的事项都有标记,用醒目的笔迹标出来。他多年来没有休过年假,将午休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可以将简单的动作重复无数次,每次都力求标准;也可以在复杂的工作面前求得正解,一定会竭尽全力。

  他常说,实干是咱空管人的本色。

  杨晓天:“90后”青年党员多面手

  办公室里的杨晓天白色衬衣,斯斯文文,一副书生模样。上山干活的他,夏天一身“劳动布”,冬天军大衣棉帽子。

  因为甚高频台建在高处效果好,所以大多数台站都建在山上。下雨天,上山的土路总是泥泞不堪,车打滑上不去,他们就徒步上山;下雪天,遇上一米多厚的积雪,他们就拿着铁锹下车铲雪开路;遇上车坏在路上,喊着号子一起推车也是常有的事。

  今年4月,杨晓天又和几个兄弟参加了甚高频第二路由建设项目,辗转石家庄、罕山、衡水多个台站。因为山上没吃的,他们就每天带方便面上山,中午用电热水壶烧点白开水,匆匆吃完接着干。有一天晚上加班,凌晨两点多,大家都嚷嚷着饿了,可荒山野岭的大半夜根本没有吃饭的地儿,没办法,他们只能忍住饥饿继续干活。

  2013年,杨晓天又完成了西山甚高频台扩频路由改造的任务,并对山上原有的线路进行合理性优化。在安装期间,他发现某个设备有问题,本可以拿去送修,但送修成本高,还耽误进程。于是,杨晓天就对设备零件逐个检查逐个修理,成功修复了两台设备。

  由于写作能力较强,2014年8月他被推荐至民航局空管局党委办公室参加轮岗编辑工作。至今,他已发表报道100余篇,并获得2014年度华北空管局“优秀通讯员”、通信网络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