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2月16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3D电影热的冷思考

  • 发布时间:2015-07-28 01:30:48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将新闻进行到底

  这个暑假,天气热,3D电影也很热。然而在3D电影几乎已成为大片标配的今天,观众对观看3D影片的感受却是褒贬不一。有人感觉很多3D电影名不副实,有人甚至直接将某些影片定义为假3D。 面对3D电影一窝蜂的扎堆现象,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那么多电影都要做成3D版,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呢?

  ——新闻缘起——

  暑期档电影掀起3D热潮

  从领跑暑期档的3D电影《道士下山》,到上映首周便轻取4亿票房的3D动画《大圣归来》,再到创下上映首周4天狂扫6.62亿票房好成绩的3D电影《捉妖记》,据统计,以7月1日至8月31日作为暑期档的时间节点,国内共有70部电影公映,所有影片中3D电影占了半壁江山。

  博纳国际影城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院线暑期档排片已经完成,3D电影的数量高于2D电影,但电影院具体排片还要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安排。

  据业内人士饶先生介绍,目前电影院排片主要是从相关院线提供的影片中进行选择,而影响其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影院观众的偏好、电影院硬件配置等。

  ——核心关注——

  3D热是电影发展的必由之路

  3D电影在中国的兴起可能要追溯到2010年,詹姆斯·卡梅隆导演的科幻巨制《阿凡达》登陆中国,并凭借其令人叹为观止的3D特效,将人们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自此以后,国内3D电影发展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的3D电影出现在大银幕上。2012年国产3D电影《画皮2》的出现更使3D在中国生了根。现如今,但凡上点档次和制作水准的电影都有3D化趋势,似乎到了你要拍个电影不是3D的,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的地步。

  对此,中国电影资料馆电影文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左衡表示,电影“3D热”的出现既是一个正常的资本市场运作的现象,对电影行业的发展来讲又是一个畸形的发展过程,但这个过程在整个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过程中是必要的,从2D到3D,总体而言都得经历这样的一个变化时期,而这也应该被看作是这个时代的特征。

   追逐利润导致为3D而3D

  同一部电影,看3D版的费用通常会高一些。2015年版中国电影院线市场专题研究分析报告显示,一张2D电影票的平均票价为50元,而一张3D电影票的票价一般都会超过100元,影院为了中间差价考虑也会加大3D影厅建设。据了解,目前国产片票房中,3D国产电影遥遥领先。有网友表示:“近两年,3D电影大行其道,在国内只要有3D两个字,电影票房就差不到哪去。如此大的一块肥肉,电影制作商肯定不会放过。”

  诚然,3D电影有着传统2D电影所不具备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如果能够带来震撼的观影体验,即使票价高一些观众也乐意买账。但是目前的3D电影市场面临着龙蛇混杂、泥沙俱下的乱象。一项调查显示,43.0%的受访者感觉很多3D电影名不副实。

  据介绍,目前市面上3D影片的制作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实机拍摄,拍摄时通过两台摄像机模拟人的眼睛,分别拍出左眼和右眼的画面,然后利用计算机把拍摄的图像合成,实现3D效果;另一种是2D转3D,通过数字技术对2D影像进行后期处理,把图像加上景深数据进行平移,制作出左眼及右眼的影像,以此打造出3D的效果。这就是不少人口中的“伪3D”,也是很多人觉得一些3D电影名不副实的原因,但是这么做的成本要远低于实机拍摄。

  有数据显示,《阿凡达》前后耗时14年,耗资近5亿美元,而《泰坦尼克号》的3D转制仅花了60周时间和1800万美元,实机拍摄和后期转制耗费的差距可见一斑。基于此,不少电影都开始做2D到3D的转换。《一代宗师》《功夫》《2012》《冰河世纪》等电影都推出了3D版本,试图基于以前打下的名声,以低成本的方式继续挖掘利润。

  左衡指出,有时导演和摄影师在拍电影时根本没想要拍3D版,后期却强行由2D转成了3D,电影的效果完全达不到3D效果,“这是由‘3D热’而催生出的一种欺骗消费者的不健康的发展方式,这种2D转3D的假特效,以其低劣的影片质量欺骗消费者,长此以往对电影市场的影响将是毁灭性的。”

  并非所有电影都适合3D

  放假看电影是孩子们的主要娱乐项目之一。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包括《洛克王国》《大圣归来》《赛尔号5》《猪猪侠》等在内的近20部动画电影除了《小羊肖恩2》之外,全采用了3D特效。即使有些动画电影有2D、3D两个版本,电影院也很少安排2D版的场次。

  “其实一些动画片根本就没有必要制作成3D版

  本。”左衡表示,电影是否适合3D制作,主要是根据影片的内容来判断的,如果动作的纵深变化较多,视觉要求更高,拍成3D版便很好,比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阿凡达》等,因为其视觉纵深的变化较多,比较适合3D特效。但一些室内电影,包括很多爱情片、文艺片,还有一些动画片等就没有必要制作成3D版本了,勉强使用3D特效反而会给观众带来不好的观影感受。

  在星美国际影城(分钟寺店)笔者遇到了带女儿来看电影的李先生,他不无担心地说:“今年暑假有很多动画片上映,但这些电影大多是3D的,大人戴着3D眼镜看90分钟电影都头昏脑胀眼睛疼,更何况是孩子,我真怕她看坏眼睛。”李先生不是唯一一个这样想的家长,采访中笔者发现很多家长有着和李先生一样的顾虑。

  “对大部分孩子而言,偶尔看看3D影片不会对眼睛造成什么影响。”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毛进说,“但孩子的视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经常看肯定会加重视疲劳,诱发近视。他建议,看3D电影时,选择合适的位置,每隔15—20分钟摘掉眼镜,闭眼休息一下;如果感觉眼睛不舒服或头晕、恶心,应立即停止观看;近视、远视、散光的人要佩戴矫正眼镜观看。”

   ——专家观点——

  3D技术只是一种表现艺术的方式

  随着3D技术的普及,以及观众对3D电影的喜爱,3D电影大行其道,传统2D电影的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此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断言:“数字3D技术带来的观影革命就跟默片时代走向彩色电影时代一样,局势已定,而IMAX(巨幕)影院将逐步终结传统影院。”

  对此左衡不以为然。他认为,电影的根本在于对艺术的创造,是集合剧本、导演、演员等多方面因素的文化表现形式,电影的内容、形象塑造也是非常重要的。3D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艺术表现方式,但其仍然要以丰富的艺术内涵为基础。

  在他看来,就3D电影这一形式而言,不会成为电影市场的主流。一方面,在裸眼3D技术成熟之前,3D电影的观影舒适度是不够的,因为总是需要戴着一副眼镜,有“异物感”。另一方面,2D电影也有它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不会退出市场。左衡认为“距离产生美”。如果银幕形象太接近真实了,观众反而会拒绝。“技术是艺术的必要条件,但绝不是充分条件。技术可以让艺术变得更好,但它绝不是艺术的全部。”

  ■相关链接

  看3D电影前排靠中间位置最好

  不少观众在看完2D转3D电影后抱怨3D画面模糊、有重影,这跟所坐位置多少有一些关系。据业内人士透露,最好的观影位置是在前排靠中间。

  该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国内2D转3D效果不是特别成熟,而且受限于技术原因,国内一批2D转3D电影确实存在缺陷。“2D电影画面本身是一个平面,要被硬拉成三维,肯定就会有扭曲跟瑕疵,所以看电影得挑好位置,中间的效果是最好的,在边边角角看的话容易视觉压迫导致头晕。2D转3D电影就像立体贺卡一样,从正面看,确实像是立体的,但从侧面看你就会发现它只是个片,谈不上什么3D效果。”

  除了最中间的黄金位置外,越往后效果越差。如果你坐的是最后一排,又是靠边的位置,由于视角关系,实际看见的画面同原始画面差别巨大,基本就是2D电影的皮影戏版。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