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失冠,哪儿来那么多功利心
- 发布时间:2015-07-28 01:30:51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将新闻进行到底
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学生数学学科竞赛活动,其影响力毋庸置疑。7月4日至16日在泰国清迈举行的第56届该项竞赛中,美国队拔得头筹,中国和韩国分获第二、三名。
这本是一场普通不过的奥数比赛,然而却有众多媒体打出了“不科学,国际奥数比赛美国击败中国夺第一”,“中国奥数队败给美国, 学习奥数有什么好处”等标题制造噱头,赚足了读者的眼球。
旨在锻炼思维逻辑,培养具有数学天赋人才的奥赛似乎已经成为了以往应试教育下的牺牲品。人们对此众说纷纭,甚至将矛头直指国家教育部取消奥数高考加分的政策。我们应该如何冷静客观对待奥赛结果,奥数教育又该走向何方?
“重要的是解题过程,我会有成就感”
奥数在中国,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失控于90年代。从小学到高中,它紧紧追随着每一个学生的脚步,像一块乌云挥之不去。然而,学习奥数真的是因为加分政策而被逼无奈之举吗?为此,笔者采访到三位有着相似奥数经历的同学。
“我学过三年奥数,但不喜欢奥数。因为老师开设的奥数班要求整个班级必须参加,另外我们的毕业考试涉及奥数内容以及高考加分政策,我只好硬着头皮学。”毕业于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的李恒同学告诉记者。
虽然很多人学习奥数的经历并不愉快,但是抱着对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学习奥数的学生仍大有人在。“我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一直学到高中,后来为了高考觉得奥数获奖太累太难就没学了。我对奥数还是挺喜欢的,并且湖南省一直很注重奥数培养。”毕业于湖南株洲第二中学,有着10年奥数经历的戴紫旭同学坦言。
就读于清华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系的大三学生卢宝杰有着三年奥数学习经历,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道:“虽然主要原因是因为加分政策而学习,但是个人觉得还是蛮有趣的,经常遇到想不通的地方,要一直想一直想,但是会觉得有成就感。”这也印证了奥数的本质——寻找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更重要。
对获奖“畸形关注”导致“全民奥赛热”
早在2012年,教育部就在全国政协的一份相关提案的答复中强调,“不得将各类考试和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并列举了各地“针对普遍存在的‘奥数热’现象”所采取的整治工作。其打压奥数功利倾向的态度十分明朗。
在种种批评和加分应试的争议下,2014年底,中国教育部无奈宣布取消高考奥数加分,这也成了此次国际奥数比赛“失败”后,网民集中吐槽的焦点。
为此,笔者采访到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者熊丙奇。他表示,“奥数存在的价值,是发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是为了功利的获奖,或者敲开进入名校的大门。我国学生参加国际奥赛,主要目的也不是拿回冠军,而是去交流、切磋,过分看重成败,这本就是奥数功利化的表现。参加奥赛获得冠军,根本说明不了什么——中国学生花很多时间
集中训练,在奥赛中表现优秀,但却没有人成长为数学大师;对奥赛获奖的畸形关注,导致‘全民奥赛热’,增加学生的负担,不利于学生的兴趣培养”。
“对于本来有学科特长的学生来说,以前可以获得奥赛奖项被保送或是升学加分,现在取消似乎很吃亏。这种想法本来就是扭曲的。”熊丙奇说道。“一方面,自己参加奥赛培训这应该是兴趣使然,通过培训获得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何来吃亏一说?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取消了奥赛保送和加分,可是,自主招生的高校却很重视学生的学科特长表现。因此,都把获得奥赛全国和省级奖项的学生作为重要的自主招生对象。如果网友们知道高校自主招生关注奥赛获奖学生,就不可能轻易发出是因为取消奥赛加分,才导致失冠这样的无聊感叹。”
我们的奥数教育到底想要做什么?
我们的奥数教育到底想要做什么,又该如何做呢?
“因材施教很重要。”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章祥荪院士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他强调,奥数教育属特长教育范畴,适合对一些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开“小灶”,但并不适合所有的孩子。
“奥数的目的是培养一些对数学本身有热情和兴趣的学生,它针对的是一小部分人群,考察的内容已是超出教学大纲的。它通过增加难度来锻炼学生思维,训练运算技巧,培养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灵活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家长为代表的大众人群不能把奥数看得太重,不要以加分政策的取消过度诠释中国队的争冠失败。”章祥荪院士认为,“奥数教育的实质在于培养学生拥有纯粹的智慧和思维的快乐,而不是枯燥的演练和晦涩的答题。虽然在今年的奥数比赛上中国队没有拿冠军,这并不能代表中国整体学生的学术素质。对待奥数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信心。要对有数学天赋的孩子加以培养,不要强迫孩子去学。”
数学大师丘成桐说过,“奥数不少题目很刁钻,作为爱好偶一为之是可以的。如果作为主业精心揣摩,甚至为了应付升学,则是很荒谬的事。打个比方,以学医来说,奥数就像疑难杂症,如果不扎实打好基础,只攻疑难杂症,到最后可能连普通的感冒都不会治。这能说是合格的医生吗?这样子学,学懂了无异于没学。”他认为,奥数本来定位在一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高中生。小学阶段选择一些有趣的、有价值的、适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数学内容,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和归纳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才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
————采写手记———— 奥数无原罪
本次奥赛的结果被英媒报道为:“美国破天荒。”的确,这是美国自1994年夺冠之后,时隔21年再度夺冠。而在此之前,冠军获得者通常是中国。由此,国民舆论陷在了狭隘的功利思想的漩涡中,这无疑是把奥数教育当成了单一度量学生能力的标尺,抛弃了以培养中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发现和选拔数学精英的初衷,背离了奥数教育培养数学人才的本质。社会舆论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加分政策的取消,这种过度诠释和批判很容易与单一凭考试成绩的评价制度相互激荡、侵袭和扭曲孩子的内心。奥数并无原罪,有统计表明,95.4%的北京大学学生有过奥数学习经历,这一方面说明奥数教育确实有助于培养思维能力。
奥数进入中国的三十年以来,在漫长而且跌宕起伏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上。奥数教育任重道远,要想发展好奥数,首先,学校需要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扳正扭曲变形的“竞赛体制”,让教育回归其培养人才的本质。其次,社会需要反思,奥数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而不是竞赛机器,奥数冠军并不代表数学冠军。最后,每个人都应该以平常心看待奥赛成绩,观念的转变才是一切改革崭新的开始。
————延伸阅读———— 中国有着最多的奥数冠军,却没有几位数学家
1999年至今,中国共获得18枚奥数金牌,比其他国家都多。2006年至2014年,中国在近十年奥数竞赛中,除2007年和2012年名列第二名,其他都是第一名。
然而,国内数学家们近几年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国外的“奥数金牌”得主中,已经产生了“数学金牌”得主——40岁以下数学家最高奖菲尔兹奖的获奖人中,已有多位奥数金牌选手。甚至,国际数学联盟的领导人中,也已出现了当年的奥数选手。
生于澳大利亚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在10岁、11岁、12岁参加过三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银牌、铜牌各获一枚,最好成绩是所有选手中的第23名。31岁时,他获得菲尔兹奖。如今,他也只有40岁。
43岁的越南数学家吴宝珠曾是1988年、1989年连续两届奥赛金牌得主。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官方网站显示,因为破解庞加莱猜想并且拒绝领取菲尔兹奖和百万美元奖金而声名远播的俄罗斯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是1982年奥赛第一名。奥数选手成为数学家的案例,刺激了中国同行。有专家指出,中国“奥数金牌”得了最多,数学家却没出多少,“这跟教育肯定有关”!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