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的因代克斯告诉你:为什么不要学习GE、西门子
- 发布时间:2015-06-16 16:04: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罗伯特
榜样来了!不是GE、西门子,那是谁?
这也是一家百年的跨国公司,却显然更值得大部分中国企业学习。
文 | 本刊记者 高原
先来看看一组数据:
“相比于2013年,因代克斯2014年的销售收入增长了17%,在中国的销售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增长。”
“我们在大连的公司喜迁新居,新工厂比原工厂扩张了近2倍,有近10000平米的面积。”
收入增长、产能扩张,在目前机床行业如此不景气的情况下,实现如此“双杀”,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近乎天方夜谭。但因代克斯做到了,在羡慕嫉妒之前,你甚至都可能不知道它是谁。
“我今年101岁!”
最能够吸引人的,往往就是某些细节。
要不是已经交换过名片,记者也不太可能会相信,现场职位最高的几个人之中,两个正在搬桌子,其中一个还是因代克斯集团(INDEX)的市场营销总监,从几分钟后的交流会上进一步得知,这位名叫Reiner Hammerl的德国人是集团总部决策层的成员之一,中文通称:领导。
事情经过简单得很。在国际机床展因代克斯的展位上,出于即将举行的记者交流会的需要,现场的两张桌子要并到一起。如果是中国企业,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什么?领导手一挥,不论现场究竟有多忙,马上就会有企业其他工作人员来处理,或者领导根本不用挥手,因为自己不该管这么小的事。但这显然不是因代克斯的风格,Reiner和Danijel Pankovi?——大连因代克斯机床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这两个人就完成了这项小工作,而当时其他工作人员呢?答案是各司其职、自然而然。从记者的推测来看,八成只是因为这两个人离桌子最近,而已。
或许这也是因代克斯发展到今天的原因之一。
提起因代克斯,即使是装备制造业内的人士,大部分也会一头雾水,相比于通快、德玛吉、山崎马扎克、天田等全球著名机床品牌,这个名字实在是太过于陌生。与许多其他同样来自德国的企业一样,因代克斯十分低调,但这并不妨碍它发展成为一家跨国企业。尽管年销售额尚不足10亿欧元,相对于如GE、西门子等“航母”企业来说,似乎有些不值一提,但若是对全球机床制造商按时间论资排辈,因代克斯也可算作老资历了。
这家企业在接待客人的时候,总会送上一个自制的马克杯作为礼物,上面用一个数字标明自己的“年龄”,尽管何时开始的并不清楚,但这已经成为传统之一。而今年,上面那明显的灰色的“101”,代表这家企业已经走过了101年的岁月。超过百年,对于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来讲,都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而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来说,因代克斯的存在却应该有着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意义。
不要学习GE、西门子
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最为关心因代克斯业绩增长的原因——毕竟近几年来机械产业,尤其机床行业究竟有多“惨淡”,根本不用过多的加以解释。也许,我们可以从一些他们的公开表述中找到答案:
“高智能、高精度、高生产率……”
“我们提供最高端的数控设备。”
“产品代表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提供最专业的产品和技术支持……”
“能够加工出最高品质的零部件,提供最好、最优秀的售后服务……”
而因代克斯服务的行业呢?汽车及汽车制造业、医疗行业、液压、航空和航天技术、电子工业……这几个行业并行而出,毫无疑问,一种代表着“高端、高科技、高水平”的氛围扑面而来。
如此,因代克斯对自我的定位,一目了然。众多形容自身及产品的词汇中,“最”恰恰是用得最多的,可见其对自身产品和技术的充分自信,这样的话,在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之中,能说出口的屈指可数,其中十之八九还是各行业中的大佬。而因代克斯,如果单论规模,在机床行业中连“大佬”的边儿估计都沾不上。但这样一家公司,全球只有2250名员工,却能够成为一家跨国企业,不谈销售模式等实际操作问题,其所凭借的最大依仗,恐怕就是“产品好”这个最单纯也是最本质的理由了。据因代克斯内部人士透露,原本2015年中国的生产销售计划在前不久刚刚做了调整,提高了足有50%,原因就是一月份的订单大大超过了他们的预期!
从因代克斯的资料中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这样的故事,自从1914年创办以来,这家企业就致力于自动化产品的生产与研发(后来发展到数控产品),多年来从未动摇,并致力于将一类产品和服务打造到极致:比如在一台机器上同时存在几台机器的工序,减少占地面积及装卸时间,使得一台机床可以等同于三四台;针对机床开展专门的刀具业务,致力于将竞争对手变为客户……这样的行为模式与西门子等企业相比,或许更加能够代表一种典型的制造精神。正如近几年,很多中国企业的老板专程去往德国参观学习,归来后无一不赞不绝口,而他们所称赞的往往不是那些大型企业,而是一个个坐落在小镇或是村庄里的老牌制造企业,“不大,就在某个村里,生产的产品却是世界最顶尖的,甚至有些产品只有那家企业能做”。
的确,近些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使得大多数企业选择以“性价比”作为产品的最大优势,但归根结底,性价比只是一种妥协,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并不能成为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良好依仗,只有“最好”才能使企业气定神闲,就如现在,机床行业整体低迷,但数控机床势头良好一般,有的企业一台机床几百万依然订单不断,有的只有几万却无人问津。而未来,这样的趋势将会出现在装备制造业几乎每一个行业里。
GE、西门子等向来是众多企业仰望的对象,无数的中国企业正在或将要向它们学习,但这样的企业毕竟太少、太复杂且难以复制,大部分中国企业很小,如果执意都向GE和西门子看齐,没准还会带来诸多不良的后果。从当下来看,中国需要GE和西门子,但同时对专、精、特企业的需求量更为庞大和急迫。如果你的企业不大、处在某一个行业里,如果你有坚定的信念,成为因代克斯吧,也许多少年后,在客人面前,员工也能笑容洋溢的送上一份礼物,上面也有着某个数字,无疑是三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