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孙宏涛开体制内医生创业先河

  • 发布时间:2015-06-08 09:32:5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未来应该这样吗?患者为何不能在家门口看病?医生可以上门治疗吗?”带着对未来的思考,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孙宏涛今年3月在京创立了“大家医联”平台,这个被外界称为中国首个“体制内医生集团”的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不仅开创了体制内医生创业的先河,更为行进中的医疗改革打开了一扇跨越体制内外的“传送门”。

  想做:接受现实,坚守理想

  27日下午,孙宏涛像往常一样走进诊室,本以为炎热的午后患者会少些,然而等待他的仍然是长龙般的队伍,焦急的患者让本已十分炎热的医院更显闷热。

  “有时整个下午甚至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休息了。”孙宏涛说,因为心血管疾病紧迫性较强和危险性较高,所以患者和家属相对都比较焦虑,耐心的解释和长长的患者队伍往往要让医生“被钉在椅子上”一整天,即使这样还会有患者要求“加号”。

  相对轻松的门诊日背后,是“压力山大”且更加忙碌的手术日。流水线般的手术要从中午持续到深夜,几台手术下来12个小时的“站功”都不是常人所能想象的。“每一个手术日后,都会有一些力不从心和无奈。”孙宏涛说,每台手术结束的一刹那都会感到心情愉悦,然而每每想起后面焦急等待的患者都会很“心塞”,因为原以为自己还可以帮助更多人。

  “逐渐接受现实”是这位医院“中坚力量”20余年求学行医后的最大感悟。孙宏涛说,记得13年前刚开始留校工作时,仗着年轻经常要求多上手术、多接患者,本以为这样就可以帮助更多人,然而直到自己“累到睡不醒、累到高血压”,患者数量仍然在不断积压。

  “救死扶伤是我一直坚守的梦想,从未放弃。”孙宏涛说,硕士毕业那年父亲曾因心血管疾病到阜外医院就医,当时父亲拖家带口、大包小包7个人来北京住了一个月,每每看着医院外席地而坐焦急等待的患者,他就立志要穿上白大褂让他们赶快好起来。

  梦想从未放弃,只是无暇思考。“当自己过度劳累时,根本没有精力思考怎样才能更为有效地服务患者。”孙宏涛说,如何让患者省时间、让医生更加从容等疑问从那时起就埋在心底。

  能做:留学让我有时间思考

  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孙宏涛在不惑之年跨出了国门。2008-2010年,孙宏涛获得了去德国心脏中心学习工作的机会,在这所德国乃至欧洲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不仅接触到了最前沿的外科手术技术,更重要地是解开了长期压在他心底的疑问。

  该中心不仅是心血管领域权威的专科医院,而且还是一所“众筹”医院。“它更像是一个培训中心,因为它最重要作用就是培养中青年骨干医生,并将他们输送到欧洲各地的医院。”孙宏涛说,“在这里我看到了与国内截然不同的现象,技术如此好的医院病人数量却在逐年递减。”

  带着疑问,孙宏涛在同时指引下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数百平方公里内的多家中小型医院。“每50至100平方公里会设立一个心脏中心,医生水平都与首都相当。”孙洪涛说,医院的合理布局让民众不需要到首都就诊,而且一旦遇到疑难杂症,德国心脏中心的自由执业医生也可以根据需要到各分中心会诊。

  灵活、开放的医疗模式深深地触动了孙宏涛。在回国的飞机上,他在随身小本上给自己提了几个问题,“我们何时能够实现自由执业?一旦政策改革如何推进?我能做什么?”

  敢做:不试“错”怎么“对”

  回国后,每每与同龄医生聊及德国的见闻和自己的考虑,都会得到一片赞同声。“我看到许多体制内医生具有丰富的职业想象力,然而受限于政策体制瓶颈难以施展。”孙宏涛说,直到去年,他和志同道合的医生们终于等来了机会。

  2014年国家和地方相继鼓励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除了允许开办诊所,还在不断放开多点执业政策的开放。“于是我们想为公立医院的体制内医生探索执业发展的另外一条道路。”

  今年3月4日清晨,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思考,孙宏涛终于决定亲自“投石问路”,在微博上发出了声音:“北京首个多点行医医师互助平台启动,首期创业诊所项目征集合伙人,您不需离开体制,您平等享受股份,只要您有一颗创业的心,我们一起努力!”

  “短短30分钟后,认识的、不认识的朋友,电话蜂拥而至。”孙宏涛说,这一刻他感受到了体制内医生群体对于多点执业的巨大需求,同时他也收到了来自基层医院、患者的合作请求,双方的需求让他更加有自信推动这个“前无古人”的尝试向前发展,“虽然那天晚上我再一次激动地失眠了,但是我是笑着失眠的,所有28位首批医生合伙人相信都和我一样,如释重负。”孙宏涛说。

  回想两个月前自己的决定,孙宏涛认为,那时候有激情、有冲动,但是更多的还是基于长期实践中的冷静思考和判断。“总要有人去试错,过去公立医院体制总是让患者感觉是铜墙铁壁,在政府大力改革的当下,我们已经率先在墙上开了‘传送门’,我们希望借助平台让优秀医生到基层、到需要的地方去。”孙洪涛说,作为第一批中国医生合伙人,他们已经成功了,即使未来他们的模式真的错了,他们也希望成为“烈士”,让试错的结果为决策者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