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通渭:引来甘露润心田

  • 发布时间:2015-05-25 05:33:46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雨通讯员 赵世军

  “水贵如油”,这是通渭县过去用水状况的真实写照。“我的娘家在华家岭班岔村,小时候每天和姐姐要到深沟里抬两趟水,天一下雨就用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在屋檐下接水。后来嫁过来,排队挑水得等两个多小时。”第三铺乡第三铺村村民孙雅琴提起“吃水难”,心里不是滋味。

  上世纪90年代,通渭县大力实施“121”雨水集流工程,人畜饮水问题虽得到一定缓解,但遇到大旱年景,吃水问题仍然困扰着这里的人们。通渭人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吃上甘甜可口的清水。如今,这一夙愿终于变成了现实。

  2011年6月,通渭县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兴建,得知消息的通渭人民欢欣鼓舞。县委、县政府将此项工程作为彻底解决全县干旱缺水的“生命工程”、 惠及子孙后代的“民生工程”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科学谋划,细化措施,强化监管,高标准高质量快速推进。

  “听着机械的轰鸣声,看着大型机械开挖引水渠道,工程一天天成形,我打心底有种说不出的高兴。”自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大山羊场调蓄水池工程开工以来,马营镇赤砂村78岁的张思俊老人,每天都会到工地上看一看。

  众志成城,只为源头活水来。整个工程按调水量分摊投资4.05亿元,规划建设调蓄水池4座、泵站2座,建成后将覆盖解决全县18个乡镇169村1794社31.2万人生活用水和4.2万头大牲畜、17.6万小牲畜养殖用水。(转3版)

  (接1版)今年1月10日,一股干净清甜的洮河水在人们的期盼中通入大山羊场调蓄水池,标志着通渭人期盼了半个世纪的“圆梦工程”终于变成现实。

  1月12日,位于牛营山下的华川村徐铺社54户农户是通渭县最先试通水和最早享受到洮河水的农村群众。80岁的村民徐进贤家是徐铺社通上洮河水的第一家农户。通水当天,他特意准备了顺口溜喜迎洮河清流:“往昔干旱困陇原,如今水满赛江南;扭开龙头喷琼浆,充盈厨室沁心田。”

  引洮工程的成功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更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前年,家里安装了太阳能,可是用水要用水泵抽,洗澡怕费电费水,只能等到过节才洗一回澡。”第三铺村村委会主任王海军说,“今年洮河水通了,想啥时候洗澡都能洗。”

  自大山羊场调蓄水池通水后,通渭县抓质量、促进度、保安全,试通水工作有序推进,甘甜的洮河之水正逐步走进千家万户。截至目前,通渭县大山羊水厂已累计调蓄水量62万立方米,开展各类管道试水5万立方米,通渭城区5.6万居民和马营镇、第三铺乡、平襄镇5所学校、2所幼儿园、16个企事业单位及9村26社的2.4万人用上了洮河水。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