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有活水润民心
- 发布时间:2015-05-19 07:31:27 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于险峰张仁军
在2008年以前,铁岭县新台子镇杨士屯村还欠外债108万元,是全市有名的上访村。“这些年来我们发展集体经济,逐年化解债务,村里也有了积余。去年除了在上面的支持下新建了村部,还花了17万元投入村路修理、安装路灯、清理卫生等民生工程。”新台子镇杨士屯村支书张忠华对记者说。
杨士屯村靠什么发展集体经济?近日,记者来到村里一探究竟。原来,村里利用山坡地长榛子的优势,将4400亩荒坡地流转给沈阳市的一家农业公司种植,其中有村集体的山地300多亩,一亩地一年租金500元。在这家公司的带动下,去年村民自己又种植了70万株榛子树。原来软弱涣散的杨士屯村实现村强民富,人均收入由往年的7000多元变成1.3万元,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初见成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取得积极成效。铁岭市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在省委组织部指导下,着力在选好“会赚钱的人”、拓宽“能来钱的道”、管住“乱花钱的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难题,取得较好效果。
铁岭市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农村二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强化资源开发、资产管理、资本经营,大力发展社会化服务事业,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有效途径——
大胆实践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铁岭市委书记吴野松在深入农村调研时多次表示:村党组织书记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作为第一要务,带动全村共同发展。
铁岭县李千户镇马侍郎桥村以前产业单一,全村以大田玉米种植为主,经济效益不高。村“两委”对全村经济发展思路不清,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内各种矛盾纠纷很多。2007年,村集体负债达到30多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还不到8000元。
其实马侍郎桥村是守着金山过穷日子,村里还有一万多亩的荒山没有开发,山上的榛子林因为效益低被村民当作柴火林烧了。
“山闲着也是闲着,要想法让荒山为百姓谋利。”徐家辉告诉记者。2009年他当选为村支书后,多次组织召开“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反复研究发展思路。最终,确定了通过盘活现有资源,经营山林资产,开发榛子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引领村民致富。
马侍郎桥村将村集体1.54万亩山林,分段、分批、分期向村民发包,让村民平等参与、公开竞标。经过几年的市场化经营和民主管理、公开操作,一段山林价格从最初的几千元钱一路涨到了现在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资源盘活了,资产增值了,村集体经济也不断发展壮大。马侍郎桥村不但还清了债务,还有了近30万元的存款。
村民靳永厚对记者说:“我家承包了15亩荒山长榛子,当年向村里一次性交了15万元,村集体受益的同时我家也受益。
村集体有钱了还能为百姓干不少事,更有能力帮我们致富,像去年村里就把上山的道路修好了,百姓真正得到了实惠。”
铁岭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孙彤向记者介绍说,近年来铁岭县针对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党组织没钱办事儿、服务能力降低、缺乏号召力、影响力和凝聚力等问题,明确提出以“经济强村”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强化引导和扶持、拓宽增收渠道、加强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推动强村富民。
马侍郎桥村发展集体经济是典型的土地经营模式,而银州区龙山乡七里村是典型的服务创收模式,将原七里工程队改建成七兴集团,下设建筑公司、桥梁筑路工程队、物业公司等,承接劳务服务,每年为村里创收几百万元,成为了“全国十佳小康村”。
铁岭市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涌现出资源开发模式、资产经营模式、产业带动模式、土地经营模式、服务创收模式、资本运作模式、乡村旅游模式等多种模式,促进村级经济的发展,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富裕。
发展集体经济,关键是要有一个好村班子、好带头人。铁岭市紧紧抓住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牛鼻子”,采取从优秀经济能人中选拔、在优秀机关干部中选派、在教育培训中提高等多种方式,选好村党组织书记,并注重建立和完善与之对应的管理、约束和激励机制——
选出能人健全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铁岭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德新说,几年来铁岭市把富民强村作为全市农村党建工作的“重头戏”来抓,大力选拔“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农民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发挥村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积极拓宽村集体致富增收渠道。同时,强化村级财务管理,把钱用在“刀刃”上,实现了农村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双促进”。
昌图县三江口镇刘胡村原来外债高达240万元,全村80%的人家有外债。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把黄烟种植状元谢成仁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谢成仁上任后将2200亩玉米田改种黄烟,村“两委”筹资成立了金叶烤烟生产合作社,鼓励农民发展烤烟生产,烟农户均收入达5万元,合作社一年为村集体创收30万元。
铁岭市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合作社、外出经商返乡等农村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充分发挥他们懂经营、善管理的优势,提升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对本村没有党组织书记合适人选或村集体经济发展效果不明显的情况,采取从上级机关中选派的方式,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市有12名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选派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有300余名市、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选派到村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对致富带富能力不强的村干部,市、县两级组织部门采取定期组织培训的方式,增强他们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村集体有钱后也不能乱花,西丰县更刻镇小城子村“两委”班子成员严格遵守“管账不管钱,管钱不花钱”的财经纪律,一手抓村集体增收,一手抓控减非生产性开支,防止乱收乱支现象。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开展民主理财活动,并向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会议报告理财工作。
铁岭市要求村“两委”管好用好资金,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提供有力保障。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严格落实“村财乡代管”制度,村里每收支一分钱都要经过乡镇党委的审核,确保支出科学合理、收入不折不扣。
为此,铁岭建立考核评价约束机制,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列为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各县(市)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要求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结合本村实际,提出任期富民强村目标和年度工作目标,接受乡镇党委与本村党员群众的评议。评议结果将作为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工资报酬和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解决了村里“没钱办事”的问题,村党组织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服务能力有效增强——改善民生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
走进调兵山市晓南镇锁龙沟村崭新的为民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这里不但有宽敞明亮的办事大厅、活动室、农家书屋,还有专为村民享用的大健身房。锁龙沟村支书高万奇告诉记者:“村集体富起来的同时,并没有忘记村民,村里把集体收入中的大部分资金用于为村民谋福利,最大程度地把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位村民。村民的自来水水费、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业保险全部由村里统一支付。”
调兵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波说,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调兵山市有条件的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倾力实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地区,农村党建始终是铁岭基层党建工作的重头戏。“手中无米,叫鸡不理”曾经是村党组织在群众中逐渐失去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真实写照。而现在,随着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为服务民生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支撑,服务民生反过来又促进了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增强,形成了相互作用、互动双赢的良好局面。
开原市庆云堡镇河东村实施了“美丽乡村”工程,全村实现了柏油路户户通,给水、排水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垃圾日产日清。河东村党支部书记张凤翼说:“村里有经济基础了,着手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村民幸福指数。如今的河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目前,全市1175个村,村集体有收入的548个,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180个;村集体有存款的442个,其中,存款在10万元以上的63个。全市村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壮大,发展后劲日益增强,体制机制渐趋完善,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与管理的支出需要。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