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交通方便,人自会来

  • 发布时间:2015-04-30 03:32:5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志彦 本报实习生 舒抒

  香港铁路首席执行官易珉认为,城市最佳发展状态应是人从家中走出500米范围之内就能搭乘公共交通,从轨道交通到出租车都能自由选择。他表示,临港作为距上海市中心70公里的一座新城,完全能够实践以交通为引导的城市规划,从而快速集聚人口和商业资源,“交通方便,人自会来。”

  对此,易珉提出以交通聚集人口的核心要素,就是把人类生活所有功能性需求“打包”在轨道交通周围,形成集团效应。这一点上,中国香港无疑是全球城市的典范。去年,港铁盈利超116亿港币,而主要收入并非轨交收费,而是来源于物业。

  易珉认为,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品质,公共交通则是通过“以时间换空间”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典型手段。上世纪70年代,香港与今日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一样,饱受堵车困扰,而等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观塘线、荃湾线两条链接港岛、九龙和新界三地的港铁线开通后,香港的城镇化才算彻底起步。

  如今,虽然香港地铁总长只有100多公里,但年承载客流已达到400万人次。到目前为止,香港轨道交通承载的客流密度依旧是世界第一,与此同时,港铁的准点率也长期位居全球首位。易珉认为,港铁最突出的特点还不仅于此,90%的市场份额占有率,说明香港有九成居民习惯于公共交通出行,这无疑是对城镇化转型最有力的保障。

  易珉以香港东涌站为例,这里原本是香港大屿山北部的入海口,1999年香港政府启动迪士尼项目后,把人口逐渐引导向紧邻迪斯尼所在地大屿山的东涌,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现代化居住区,同时借住迪士尼乐园的功能,吸引人们到东涌消费,因为从香港本地开往迪士尼的轨道交通都经过东涌。易珉认为,上海开发临港也可借助港铁模式,在若干个通往临港的轨交站点建设物业,聚集人们出行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与交通打包形成功能团。

  谈到如何建设新的CBD,易珉以香港中环为例,上世纪90年代中环通过一系列填海措施,构建了今日举世闻名的CBD的土地基础。历史上闻名遐迩的CBD,都有地下轨道交通为其积聚商业功能。中环也不例外,除地铁外,停车场、公交缴费点、商店、写字楼、酒店、住宅等都能在中环找到。

  易珉指出,香港最值得上海借鉴的是把机场功能引入市中心,旅客能在市中心办理完登机和托运手续后,继续在市区购物游玩。目前,位于港岛的香港站和位于西九龙的九龙站都能提供此项服务。“这就是以时间换空间最好的体现。”

  易珉认为,轨道交通在城镇化进程中最核心的作用是将交通、商务、居住等城市功能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社区,即“轨道加物业”、“轨道加社区”的概念,用这种概念发展城市。上海正在面临市区地少人多的问题,易珉表示地铁能够起到城市功能团的集中作用,把人类有目的地集中在新的地方,减轻中心城区的人口压力。而临港,正是为上海减压减负的突破口。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