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追梦人
- 发布时间:2014-12-17 01:31:25 来源: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冷德熙
“15年前我们有了国产化产业政策。其实真正的国产化50年前就开始了。”
“我曾经梦想在退休前修100公里地铁,可今天全国地铁的里程都接近3000公里了!”
“我们国产化自主化的成功,从一方面证明了一些跨国公司在我国发展的不成功。”
“15年前我们就开始了国产化。今天我们的国际化正是东道国的国产化。”
……
11月28日,“从国产化到自主化到国际化——创新驱动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15周年新闻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会上与会企业和专家学者围绕城市轨道交通15周年国产化发展和怎么走出去的话题,不时发生争论。
研讨会50人规模,由科技日报总编辑刘亚东主持。与会的嘉宾包括业界重量级人物张国宝、施仲衡、吴忠泽,重量级企业中国北车、中国南车、中国铁科院,国家决策管理、学术研究与咨询部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清华大学,和一大批优秀装备制造企业的代表,以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等。
2013年以来,科技日报派出记者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调查采访,先后围绕“创新驱动与信号系统国产化”“创新驱动与多制式协调发展”“创新驱动与国产化15周年”三个专题,刊发文章30多篇,举办专题座谈会三次,引起广泛社会反响。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谋面,这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国产化追梦人的聚会。这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产化自主化历程的一次总结和从此迈向国际化的再出发。
缘于信号系统推广难的国产化寻踪
2012年记者在教育部采访,了解到部属行业高校北京交通大学近年产生一项重大科技成果,其经济和社会价值为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成果中所罕见。它就是基于移动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英文简称CBTC),俗称地铁信号系统。同时记者还听说,就是这样一项重大技术成果却推广不畅。这个新闻线索引发记者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为期两年多的追踪采访。
2013年初,记者找到北交大具体承担这项科技成果研制和产业化推广任务的郜春海教授。在对郜春海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国地铁,或城市轨道交通的国产化自主化工作10多年前就开始了,自主创新的国产化设备销售不畅的关键原因是业主或用户不敢放心使用。
城市轨道交通关系着国计民生,关系着千百万乘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对设备安全的质量要求特别高。多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国产化工作卓有成效,但是对于业主来说,使用国际品牌的进口设备,比使用经验不足甚至没有工程业绩的国内产品让人放心。国产化自主化固然重要,但谁也不愿第一个吃螃蟹。
这仍然是一个科技成果转化难的老问题!但这是一个科技成果在产业化之后如何被用户使用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记者还了解到,北交大的CBTC系统已经在北京地铁工程得到应用,使用绩效与进口设备不相上下。购买进口设备却有价高、服务差等受制于人的一系列问题。为此北京地铁建设管理部门有一个历时10年的国产化工程计划。采用国产CBTC信号系统只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此前,国产化的车辆、牵引系统和制动系统等关键产品已经得到推广应用。这说明国产化设备的质量并不是不可靠。然而国产信号系统为什么走不出北京城呢?关键还是缺乏创新自信,关键还是“国货不如洋货”的传统观念。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了,国产化政策也已经出台10多年,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国货在家门口受歧视,这种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为此,记者决定对相关企业和专家做一次连续性采访报道。报社领导对记者的想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此后,一批文章在科技日报新闻版面显要位置被集中刊登。它们分别是:
“春深如海觅芳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信号系统自主化心路历程”;
“为了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之梦——北京轨道建设管理公司十年自主创新路”(上下);
“自主创新技术急需解决最后一公里——施仲衡院士谈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自主化”;
“政产学研用,关键还在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宁滨访谈”;
“在关键核心技术上自主——北京市科委推进城市轨道交通CBTC技术纪实”;
“首台套后存隐忧——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自主化采访手记”。等等。
系列文章刊发期间,两次配发短评。文章发表后,记者本人多次接到电话和短信。其中既有被采访当事人的,也有行业内未采访到的企业的,还有一些一般读者。他们反映,文章反映的科技成果推广难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是这样,在其他行业也有这些问题。建议邀请有关行业的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与管理部门一道做一次对话和集体采访。
2013年8月8日,征得报社主要领导同意,时任科技日报总编辑陈泉涌在京主持召开“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与自主创新座谈会”,18位重量级业内专家和企业家与会。会议第二天,科技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重要消息:“树立创新自信,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自主化——本报邀请业界专家企业家座谈献策”。此后,还以两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此次会议纪要。
鉴于这次座谈会内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还由于与会代表的强烈要求,记者将会议内容写成“鼓励用户参与创新破解技术推广难题——城市轨道交通CBTC信号设备推广难引发的行业调查”一文,在《科技日报内参》上刊登。
会后不久,北京地铁10号线连续出事故,记者亲往调查,发现原来是使用的进口设备售后服务滞后导致事故频发。为此记者发表了“信号系统失灵:北京10号线怎么了?——专家呼吁加快实现核心技术进口替代”一文。在此前后,记者还参加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一次内部会议,会议主题也是推广自主化技术。根据这一内容,记者又写出“不要让国产设备在国内市场上遭受歧视”的文章在本报刊登,当天网络转载150余万次。
重庆单轨采访引发多制式发展行业新潮
2013年12月12日,本报以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的创新发展为案例,在重庆召开“创新驱动与城轨交通多制式协调发展座谈会”,行业专家、企业家,以及主管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围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制式选择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当时,地铁在我国已经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中占比高达84%,远高于国际上1/3左右的比例,直接带来有关工程造价过高等一系列问题。重庆轨道交通集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建成了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交通示范线2号线,和世界上最长的跨座式单轨交通3号线,同时建成一个百亿级的跨座式单轨交通产业,探索出一条多制式协调发展的成功之路。
会前记者曾经两进山城,写成系列报道在科技日报集中刊登。首先是长篇通讯“流动的彩虹:山城创新变奏”(上下篇),同时配发了“创新需要因地制宜”的短评。然后是对中国工程院施仲衡院士、北京交通大学宁滨校长等专家的采访,还有对原重庆市市长、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包叙定会长的采访,对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童小平(原来重庆市主管副市长)的采访,对重庆市科协副主席、轨道交通集团仲建华董事长的采访,以及对北京轨道交通信号专家郜春海教授的采访。
目前我国地铁的工程造价是每公里6亿至10亿元,轻轨、单轨、有轨电车等工程造价为每公里1.5亿至3亿元。根据各个城市特点,选择跨座式单轨等不同的交通制式,可以大大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和工期,是件利国利民的事。
座谈会得到重庆市政府多个部门和重庆轨道交通集团的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国工程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北京交通大学等多个单位派员参加。北京、天津、广州、兰州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的业主单位也参加了会议。与会企业还包括一批参与重庆单轨工程建设的大型企业集团,如中国北车集团、中国南车集团、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中国汽车工程院、中国城建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华渝电气集团,等等。
会上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巡视员李国勇的讲话,代表了行业主管部门对于重庆跨座式单轨交通的态度,同时具有行业导向性:“重庆的跨座式单轨,是一种非常好的轨道交通模式。从国家层面上讲,我们态度很明确,就是支持因地制宜多制式协调发展。”
会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包叙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城轨交通的发展,应该从市情出发,根据不同区域交通需求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地铁、轻轨、单轨、现代有轨电车、市域铁路和中低速磁浮交通等不同制式,多制式协调发展。
会议之后,北京、天津、太原、兰州等城市纷纷表示,将在城区某些区间建设单轨线路。一批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单位纷纷前往重庆考察,听取有关设计和建设经验。
2014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在重庆召开“2014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应用与发展现场研讨会”,300多名国内外轨道交通行业专家齐聚山城,共同探讨跨座式单轨交通系统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城市绿色轨道交通技术与应用的新思路、新经验、新做法。
可以说,在当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内,多制式协调发展正在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创新、低碳、环保、快捷、舒适、廉价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正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出现新一轮的建设热潮。
致敬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追梦人
从国产化到自主化到国际化是一种发展也是一种回归。我们的国产化是人家的国际化,而今天我们的国际化正是东道国的国产化。11月28日的研讨会,以“从国产化到自主化到国际化”为题,目的在于总结国产化自主化的成功经验,探索升级版国际化的发展新路。
国产化15年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15年,是中国城市轨道装备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15年。15年中,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被攻克,轨道车辆和信号、牵引、制动等一批重要系统装备实现完全自主化,中国北车、南车、铁科院等一批重要行业企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这个行业国产化自主化国际化的成功典范。
为了对15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的主要成就进行一次集中检阅,会议之前,记者下株洲,上长春,飞重庆,采访了中国北车和南车集团的多家下属企业,写成“中国制动”、“中国牵引”、“龙行天下”等系列文章在科技日报先后刊发,向广大读者讲述了一个关系国计民生重要行业创新发展的故事,集中展示了15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一批重要企业和企业家不懈追求国产化自主化的寻梦历程。
记者的讲述或许不是最精彩的,但这些故事是真实的,记者的讲述是客观的、真诚的,因为记者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多少次被故事的主人公感动着、震撼着。
在采访对象中,一位从重要职位退下来的负责同志曾经对记者讲,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在他离任的时候,中国的地铁里程能够达到100公里。今天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总体里程已经接近3000公里,是世界上地铁里程最长的国家之一,每年新增里程数百公里;
一位首都轨道交通建管公司的负责人曾经告诉记者,他有一个梦想,就是有一天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能够全部用上国产的车辆和机电设备,在关键技术上不再受制于人、受气于人。今天,车辆、信号、牵引、制动等关键技术全部国产化的北京7号线,年底前即将开通;
一位年轻的科技企业家告诉记者,他在高校当研究生时就有一个梦想,就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全部用上中国人自己研制生产的信号系统。现在由他们研制生产的CBTC系统,已经被推广应用到北京、重庆、成都、长沙、深圳、天津等多个城市的轨道建设工程;
像这样向记者讲述他们梦想的采访对象还有许多位,他们是这个行业的科研人员、企业家,城市业主,是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是行业协会的老专家……
应该说,他们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的追梦人,他们追逐个人梦想、企业梦想、行业梦想、国家梦想的成功故事,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自主化、国际化的经典案例。
在这些追梦人和经典案例中,既有像张国宝这样的“国产化先生”,长期担任国家经济发展和行业主管部门重要职务,为了国家利益亲自制定政策、大力推动行业关键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国产化;也有像施仲衡院士这样的工程技术泰斗,早年学成回国,创造发明了适合国情的地铁浅埋暗挖技术,同时在工程规划中大力推广这一技术,使得我国的地铁工程因此节约建造成本难以数计;
既有像丁荣军院士、郜春海教授、孙建方所长这样的科技企业家,他们在国产化和自主创新的大潮中,在轨道车辆的牵引、信号、制动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攻关中担当领军人物,同时在这些重大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成长为具有时代标志性特征的科技企业家;
也有像仲建华、丁树奎、简炼这种城市业主单位的代表人物,他们是具体城市轨道交通公共设施的建设者、管理者和运营者,同时是国家利益的守护者,因为他们是行业关键技术设备的用户,因而是国产化政策的执行人,他们直接参与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自主化,却常常无人喝彩,他们是承担了使用首台套技术设备风险的无名英雄;
既有像中国北车、中国南车这样的国家队和集团军,他们所代表的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支撑起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的大厦,同时带领着自己的航母战斗群不断挺进国际市场的深海,让中国制造的祥龙纵横天下;
也有像北京交控、和利时、天宜上佳这样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他们是轨道交通装备关键系统或关键零部件的研制生产者,由于他们的存在,轨道交通的有些关键设备或零部件成功实现进口替代,他们贡献给社会的不只是税收和就业,还有国家和行业的战略安全。
为此,经科技日报社编委会研究批准,并经与有关行业协会协商,我们向在这两年的行业采访活动中接受采访的有关人员和企业,敬赠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追梦人”的称号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自主化经典案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国际化经典案例”的称号,并由有关领导现场颁发纪念牌和证书,以表达一个媒体及其媒体人对一个行业的观察、理解和敬意。
研讨会还围绕“我们的国产化与别人的国际化”、“我们的国际化与别人的国产化”、“如何出口升级、怎么走出去?”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张国宝,曾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一些外企曾经不怀好意地赠给他一个“国产化先生”的雅号,曾经亲自参与领导了这个行业的国产化运动。会上他很有感慨地说:“记者先生的话引起我很多怀想。当年的许多梦想现在都变成了现实,这是自主创新的力量,我们都应该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吴忠泽,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现任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对科技日报社组织的这次连续两年的新闻采访活动给予了高度概括和中肯的评价:
“这是一个记者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自主创新和国产化的一次新闻旅程。从信号技术开始,持续关注了制动、牵引、整车、单轨以及多制式的协调发展,大到地铁车辆,动车组,小到一个小小的零部件,刹车片,就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来说,代表性的企业,代表性的技术系统,代表性的关键零部件都关注到了。”
“这样一次全行业综合性的深入调查和采访,调研和解剖了一种行业经济现象,摸清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基本发展状况,总结了这个行业国产化自主化的成功经验,证明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性和规律性,从行业的角度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发展进程,同时也探索了这个行业国际化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十多万字的文章,是发展中国家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闻读本和简明教科书。应该说这是新闻媒体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的一次生动的具体实践,确实很有意义。”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