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5日 星期三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IT产业今年八大预测全解读

  • 发布时间:2015-03-26 04:31:59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3月22日举办的2015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嘉宾阵容创新高,而且首次发布了中国IT领袖2015年产业八大预测,这是由参会的多位IT领袖在闭门会议环节探讨出来的结果。

  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自2009年开始举办,每年都举办的闭门会议具体讨论些什么,对外界来说是个谜。据峰会主办方之一、数字中国联合会的常务理事王维嘉介绍,往年的闭门会议上都会有一个重要议题,那就是讨论未来发展趋势。

  另据IT领袖峰会嘉宾、汉能资本CEO陈宏透露,这八大预测是企业家与深圳市长许勤连续两个深夜探讨出来的。

  如此重量级别的八大预测,在峰会上只占用几分钟时间和一页PPT就介绍完毕,关注度似乎远不及IT领袖们关于“风口”、“一带一路”、“工业4.0”等热词的激烈探讨,但其价值不可低估。南方日报记者近日多方采访深圳各相关产业企业家,深入解读这八大趋势。

  “互联网+”将促产业互联网蓬勃发展

  预测解读

  当前,互联网经济开始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产业互联网的出现和迅猛发展,推动着传统工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变革,同时不断向物流、交通、金融、传媒、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

  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在2014世界互联网大会表示:“过去20年,互联网改变了几乎全球每个消费者的生活,今后20年,将有力量正在改变和塑造所有的产业,银行、医院、教育、交通这些所谓关键领域都要被互联网化。”

  虽然不少传统企业在理解用户上远远落后于互联网企业,但他们在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等环节的积淀,也是互联网企业难以企及的。当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真正融合,而不仅仅是一个营销渠道之时,将迎来新一波机遇。

  现状及展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认为,互联网诞生40余年,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被引入面向消费者,到今天将迎来面向产业的重要转变。我国中小企业互联网使用率、云服务渗透率均不及美国水平,说明我国互联网从消费型转向企业型仍有很大空间。

  他指出,当前国内云计算等产业基础日渐成熟,在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推动下,国内互联网发展将转向企业型,在这一轮欧美尚在探索的浪潮中,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中国难得的跨越发展机会。

  成立于2010年的科通芯城专注服务电子制造业,是非常典型的产业互联网公司,2014年在香港上市时,被称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产业互联网公司。

  “如果科通芯城可以在中国电子制造业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模式做得起来,这个模式就可以被拷贝到中国很多垂直的行业,比如化工、钢铁、农产品,所有这些行业都可以用互联网的思想去做改造。”科通芯城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康敬伟在IT领袖峰会上表示,科通芯城可以说是“卖IC元器件的京东商城”,区别在于自己的产品不是卖给个人消费者,而是卖给企业消费者,3年时间年营业额已经接近100亿元,接下来计划再花几年时间做到1000亿元。

  康敬伟认为,如果一个企业只有互联网的基因,并不足以做好产业互联网,一定还要有行业的知识和积累,两者结合才有可能在一个垂直行业做出像BAT一样的产业互联网公司。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黑苹果青年项目”发起人袁岳认为,第一代互联网属于传播互联网,第二代属于平台互联网,第三代属于产品互联网,广东正在迎来非常大的机会。

  在袁岳看来,以往互联网只是作为传播和平台,但并没有真正很棒的互联网化产品出现,当今仍然处于传统产品的时代。

  “珠三角过去已经有了强大的生产能力,但需要‘互联网+’,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营销、售后的门要真正向消费者打开,而不只是通过互联网打广告促进销售、做售后服务,而是全面的开放、交互、互动。”袁岳称,珠三角地区最大的机会之一就是在研发、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都真正实现互联网化,按照互联网消费者的眼光和周期生产他们需要的新产品。

  企业级移动互联网应用将爆发式增长

  预测解读

  根据工信部去年4月发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手机行业运行状况》报告,2014年一季度手机上市新品607款,同比下滑9.5%;手机出货量为1亿部,同比下降24.7%。这是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七个季度的增长后首次下降。业内人士分析,目前移动设备在国内的普及率已接近100%,新增用户数量以及在网络上的行为习惯已经比较固定,因此针对个人用户的消费互联网市场发展速度将趋于缓和。

  从市场需求来看,传统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实施跨界融合,从前几年O2O的试水,到如今在O2O市场上沉淀大量用户,用户对移动端的粘性和需求也呈爆发性增长。市场调研公司IDG Connect去年发布研究称,12%的iPad企业用户表示平板已经取代了笔记本,成为他们的便携设备首选,54%的用户称平板部分取代了笔记本。

  在企业方面,越来越多的企业喜欢通过“移动解决方案”与客户进行沟通,因此移动互联网产品成为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这些都说明企业对“移动”的依赖越来越大,奠定了企业级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坚实基础,B2B应用成为了应用市场的生力军。

  现状及展望

  不难发现,国内几大互联网巨头在搜索、社交、电商等方面的布局基本达到深耕细作的同时,纷纷开始瞄准广大的企业用户,开拓企业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如亚马逊和阿里已经在云计算市场布局多年,腾讯云也在奋起直追,360在几年前已经开始通过安全的入口在企业级市场试水,百度CEO李彦宏也表示对中国企业级软件市场的看好。

  在港交所上市的深圳金蝶软件公司,其2013年财报显示,越来越多的金蝶ERP应用正在移动化,加速了企业“B2B2C”的战略演进,付费终端较2012年同期增长近5倍,全面带动移动终端收费的增长率达90%。其中,金蝶企业社交化协作平台“云之家”注册企业突破8万家,企业用户超过100万人,增长率达200%。在移动互联网上的转型,金蝶还实施了讯通移动开放平台、金蝶云平台,对企业业务的全面移动化以及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带来很大帮助。

  金蝶国际董事局主席兼CEO徐少春先生表示,移动互联网赋予当今时代极为丰富的想象,以摧枯拉朽的力量颠覆传统商业模式,亦彻底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孕育着企业IT市场巨大变革,中国已成为全球的最大移动互联网市场,企业互联网服务市场亦进入黄金发展期。

  ICT专业研究机构海比研究发布的国内首个企业级移动应用白皮书——《2011年企业级移动应用生态系统发展状况白皮书》预测,“未来5年中国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为42%,预计2016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327.4亿元,企业级应用市场即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主战场。”

  易观国际分析师卓赛君认为,移动互联网运用到企业上,本质就是方便、快捷地实现应用办公、流程监控和决策支撑。但是,企业级的移动互联网终究离不开个人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市场,这无疑也是目前最大的市场,企业级的移动互联网必须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成熟的市场上的。未来,二者也将是相辅相成。

  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像腾讯、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来说,拥有庞大的个人用户是很大的优势。但进入企业级移动APP市场的不只有这些大企业,提前迈入企业级移动APP开发领域的中小开发团队也有很大机会。事实上,在企业APP领域,美国市场上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出色的创业公司,他们正在用移动互联网的基金和思维来做企业级应用,这是创业公司特有的基因。

  创业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将快速增长

  预测解读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P2P网贷企业2013年年初只有四五百家,而到2014年年底有将近2000多家,这两年P2P网贷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增长速度惊人。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曾光认为,这两年互联网金融企业不仅增长速度快,结构的分化也正在加剧,进入2015年后这种现象会特别明显。

  “原来都是同一水平线上的竞争,大大小小的平台都可以做,但现在开始,大的平台将会更大,小的平台将继续走草根路线。”曾光认为,千万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将面临洗牌,好的可能会更好,差的可能会更差,甚至会被淘汰出局。

  然而,对于“创业型互联网金融企业将快速增长”的预测,曾光持保留意见。随着大资本、大企业纷纷涉足互联网金融,草根创业企业的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流,创业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生存将愈发艰难,这将提高进场门槛,让后来者变得更加谨慎。“可能不是更加快,某一些领域会慢下来。”曾光认为,如果巨头一旦形成,市场中的草根创业主体的增长速度可能会慢下来,只是在行业格局仍未被切分的时候会呈现增长的趋势。

  现状及展望

  2015年2月,发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收购、上线案例有多起:如首家石化行业垂直类P2B金油所成立、华润银行P2P平台上线、中国信贷完成收购P2P“金融工场”网站、银富集团6亿美元收购友贷网等,从企业规模和资金实力来看,都是前两年扎堆而起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暂时无法企及的,而大资本进场的现象这一年来早已见怪不怪。

  2014年6月,深圳天源迪科、沃尔核材、海能达、兴森科技、科陆电子同时发布公告称,将与深圳市高新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大洋洲印务有限公司、深圳市元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同创盈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桔创盈投资管理合伙企业一起签订协议书,设立深圳市鹏鼎创盈金融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地位于深圳前海。其中,5家上市公司所占股份比例均为13.33%,各自出资2000万元。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目前类似这样抱团进入的案例并不多见,能否成为日后的一大趋势还有待观察,但一堆上市公司涉足互联网金融企业频频发生,就是以实际行动给互联网金融的前景投上一票。

  不管是创业型还是有背景有实力的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进场,都将是活跃在未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重要元素。曾光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燃烧得非常旺盛,但需要拆掉面前的挡路墙,不然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很多平台都不需要孵化,自己就会成长,但是成长到一定的阶段就遇到天花板了。”曾光解释,这些“天花板”一部分来自于监管部门的限制等,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这个行业更多的宽容和耐心。

  业内人士认为,在监管细则仍未出台之时,互联网金融企业要“独善其身”,如做好风险把控、做实资产端、为投资者带来价值。其次,互联网企业还可以通过战略合作、收购、申请等方式获取金融牌照,运用数据资产进行风险定价。最后,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进行通力合作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信息,进行风险评估,破解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征信难题,并且利用大数据为用户量身定制产品。

  可穿戴设备将使智能终端分散化

  预测解读

  所谓“分散化”,即功能分散到多个载体中。易观国际分析师卓赛君分析,原来的智能终端设备更多的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但随着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水杯、耳环等出现,智能终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据市场调研机构IHS预计,全球可穿戴设备销售额将从2012年的97亿美元增长到2018年的336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9%。以出货量来看,可穿戴设备有望从去年的9000万台增加到今年的1.4亿台,年增速有望达到62%;其中,智能手表将成为可穿戴产品的先行者,出货量年增长率将达235%,比重将逐步上升。有业内分析师表示,可穿戴设备将成为未来的创新亮点之一,通过各式可穿戴设备,可以形成互联互通的愿景,市场潜力巨大。

  深圳市年初也发布了《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和《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政策》,决定组织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5年第二批扶持计划,其中,围绕信息娱乐与社交分享、医疗与健康监测、运动健身、军用与特种用途等应用领域,重点支持新型可穿戴设备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

  现状及展望

  目前市场上的可穿戴设备花样百出,除了发布不久的iWatch之外,各类可穿戴设备多专注在运动、健康领域,其模式大多是手机APP+智能硬件。

  在去年高交会上,与可穿戴设备有关的企业不下100家,其中1号馆可穿戴设备展区有30多个。如瑞士SwissgearSarl智能手表、FitbitFlex睡眠智能蓝牙腕带手环、九安医疗的血压测量设备等。有的可直接联网操作,有的则需配合APP使用。

  据深圳市宝安区投资推广署副署长卢基贤介绍,在可穿戴设备方面,深圳已形成从产品设计、研发、模具制造、生产和销售等各环节的产业链。业内知名的可穿戴设备运营商西莓科技联合创始人孙大伟称,全球80%左右的可穿戴产品是在深圳生产制造的。总体而言,目前美国有很先进的技术、创意,最后的硬件生产制造基本都在深圳,深圳的硬件制造、研发比较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手机、平板厂商转型做可穿戴产品已然成风。有一些小的深圳公司也开始自主研发智能手环和手表,在华强北卖手机的大部分厂商都看准可穿戴设备这一“蛋糕”。

  可穿戴设备能取代手机吗?卓赛君认为,短期内可穿戴设备不会撼动手机这样的重要载体,“现在的智能设备都需要在手机做中转,需要有内容载体,因此依然离不开手机。”

  此外,可穿戴设备目前发展最受诟病的核心问题是“用户需求”。卓赛君认为,现在的可穿戴设备对消费者的刚性需求把握并不是很充分,并没有出现一个真正做得很好的设备,而消费者也不太为这东西“买单”,究其原因,尽管花样百出,可是功能重复性严重,有些功能又显得累赘,没有挖掘到核心功能,未来还需要探索。

  卓赛君认为,可穿戴设备后台数据的应用的确是成败的关键。“每一款可穿戴设备后台都必须有强有力的解决方案。”然而,在他看来,这点目前又很难实现。

  “后台解决方案依赖于大数据和用户数据,可是用户数据不是随便能够开放的。”他以移动医疗设备作为例子,中国的医疗资源并不是很宽裕,医保覆盖率还没到八成,而且中国的医院本身就是盈利的,并不需要依靠可穿戴设备来与客户对接,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医疗服务,因此,医院的采购意愿就不是很大。

  在他看来,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是存在的,可目前仍在试水阶段,像腾讯这些IT巨头沉淀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但数据该怎么二次开发就是他们接下来要琢磨的事情。

  专题策划:南方日报记者 马芳 曲广宁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卓泳 马 芳 邓 翔

  周刊统筹:刘勇 曲广宁

  5

  网络安全产生新商机

  预测解读

  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网络威胁带来的负面事件也频频发生,并成为影响国家安全、产业发展以及个人隐私的重大隐患。未来几年内,伴随着云计算大规模应用,移动互联网市场蓬勃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网络安全还会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重视,目前全球都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6月30日,中国网民数达6.32亿,手机网民数5.27亿。其中,84%的中国网民曾遭受过网络犯罪侵害。“当前,每天都有超过70万名中国网民遭受网络犯罪的侵害,每分钟有489名受害者,平均每位网络犯罪受害者蒙受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26元。”

  投资机构太平洋皇冠证券安全主管Rob Owens认为,“鉴于当前技术更新的高频率,以及移动设备和应用程序给安全带来的影响,网络安全已成为科技产业率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市场上对网络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正在不断上升,因此提供防病毒解决方案、数据备份和恢复、云系统、数据加密等服务的公司未来还会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判断,网络安全领域将不断产生新的商业机会。

  现状及展望

  “中国网络安全在全球还是相当落后的,这跟我们国家的IT流量、用户水平是不成比例的,这种行业现状让人堪忧。”北极光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锋日前在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说。

  邓锋的说法也得到了IDC数据的佐证。据了解,2013年中国IT安全市场的规模是19亿美元,不及美国政府信息安全投入的1/3。2013年我国信息安全投入占IT投入比重约1%,而北美和欧洲企业信息安全投入占IT支出比重达14%。

  据IDC估计,2013年至2018年,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参考美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史,受“9·11”事件影响,2002年美国政府信息安全直接投入同比增长64%至40亿美元。未来几年我国政府将加大在信息安全上的投入,整个行业市场规模增速有望超过30%,好于市场预期。

  从整个行业来看,网络安全有望催生出庞大的市场规模,这正是企业捕捉商业机会的绝佳时机。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中国安全企业数量和水平,在世界上也较为落后,根据美国第三方市场研究公司所做的一项排名,在世界网络安全500强的企业中,中国只有3家企业在列,且都排名在90名以后。

  深圳的企业在网络安全领域有怎样的表现呢?记者注意到,在一些网络安全细分领域,深圳已经出现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以智能手机制造商宇龙酷派为例,为了解决手机用户频发遭遇到的通讯录、密码等个人信息泄露问题,去年11月,该公司联手中国电信,正式发布了首款安全旗舰手机——铂顿。

  “铂顿手机最大的特点是搭载了银行级加密技术的硬件加密芯片,可以从硬件上关闭诸如网络或通信等模块,保护用户隐私。”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款手机已在今年1月被授予“中国安全手机第一品牌”称号。而在未来,这类搭载安全服务的互联网终端设备,将会成为传统企业掘金网络安全的重要武器。

  “国内网络安全企业,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太大问题,关键是要处理一些策略和成本的问题。”万国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兼总裁黄伟说。所谓策略,就是要平衡“开放”和“安全”的问题,因为最大限度的安全,必然要降低互联网的开放性,可能影响用户体验。另外,任何安全性都是有成本的,“老百姓原意为此付出多少成本?企业也需要考虑后,作出一个平衡的选择。”

  6

  多维网络结构催生全新应用

  预测解读

  该预测中所指的飞行器,主要是指近期火热的小型民用无人机。在过去,无人机已在航拍、地质测量、线路巡视、油田管路检查、高速公路管理、森林防火巡查、毒气勘察、缉毒和应急救援、救护等民用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比如深圳大疆科技研发的无人机,早在2008年就已经投入到汶川地震救援工作中。

  在业内人士看来,无人机今后的用途,还不止于上述这些。此次预测中提到的由飞行器导致的“多维网络结构”就有可能催生很多新的应用。

  那么,何为多维网络?数字中国常务理事王维嘉解释说,就是指当无人机上天之后,会组成一种在天空的三维网络,而这些网络会催生很多目前大家还想象不到的应用。举例来说,假如今后无人机能够实现携带无线网络,它就等于变成了一个WIFI基地台,这样就可以为边远地区的人们,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再比如说,当无人机在空中俯拍一个地区,形成多张影像,然后将它们连接起来,就能生成一个高分辨率的地图。它不仅仅是三维的,还包括空中的、多维的;不仅仅是图像的,还有信息、时间方面的维度。这种实时变换的大数据集合,将会在军事、勘探、农业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现状及展望

  针对上述应用,业内人士认为,无人机在多维网络的建构上,还存在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和壁垒,但一定会是无人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谷歌在世界行动通讯大会上就已宣布,谷歌无人机计划将在今年启航。而这个无人机计划正是要充当“wifi基地台”,为全球数十亿人提供无线网络服务。

  据记者了解,在无人机领域,国内的企业已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而深圳的企业更是走在全球最前列,其中以大疆科技最受业界关注。据大疆科技副总裁邵建伙介绍,2010年至2013年短短3年间,该公司的销售额增长了80倍。目前,大疆创新产品已占据全球无人机市场约50%的份额。

  根据业内人士粗略估算,我国目前已有300家至400家企业涉足民用无人机行业。除了目前一家独大的大疆创新之外,亿航科技、零度智控等创新企业,也已经获得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而在今年1月的美国CES展上,参展的无人机企业中,有“半壁江山”都来自中国。

  随着国内无人机研发、生产企业越来越多,由此带来的行业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其在物流配送等民生领域,也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尤其是今年以来,不断有电商、快递公司开展无人机送货业务的探索。

  今年年初,圆通、淘宝、1号店等电商企业,无一例外地将目光投向无人机快递。近期,快递公司顺丰也已经开始发力。据顺丰公司负责人透露,目前顺丰无人机在珠三角地区正以每天500架次的飞行密度,收集前期的实地飞行数据,为将来整体运营、调度系统的搭建提供数据支撑。

  “无人机大范围推广,技术上的问题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政策方面能不能跟上行业发展步伐。”大疆创新一名工作人员称,当前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没有针对民用无人机较为完善的法规,“无人机飞行涉及很多问题,比如飞行安全、公民隐私保护等,尤其是在低空尚未开放的国内,行业发展短期会受到制约。”

  因为有着上述诸多瓶颈,无人机的市场规模短期内难以出现爆发式增长,尤其针对政府和企业的销售,难以出现大的突破。据德勤预计,2015年全球无人机(UAV)的销售量为30万架,大部分将由消费者或“准专业人士”所购买,预计2015年整个行业的收入为2亿—4亿美元(相当于一架中型客机的价格)。

  7

  语音、图像识别将成趋势

  预测解读

  未来,您家中的遥控器或将大大减少或消失,您可以直接用语音来控制电视机、空调等,跟它们聊天。当您看到一种花却不知道它的名字,用手机对着花扫一下就可以知道。对了,未来的手机或许也与现在非常不一样,手机屏幕、平板电脑可以收缩到一支笔那么“苗条”。

  “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儿子或孙子一辈,可以问我说:在你小时候,你跟你的微波炉讲话,它却没有反应,这是真的吗?太不礼貌了。我相信语音识别技术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改变。”百度首席科学家、著名人工智能科学家吴恩达指出,三个领域正在发生重大创新,一个是图像,第二个是语音,第三个是行为。

  “未来手机上的搜索可能越来越多用语音和图像作为输入,我的判断是5年之后有一半以上的搜索会包含语音或者图像。”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在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上表示,现在已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语音。

  现状及展望

  几十年来,语音识别技术一直试图涉足键盘领域。既然可以轻松大声说出来,为什么还要费劲地一字字输入呢?答案很简单: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还不够高。

  以前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只是“伪智能”,所有的识别都必须建立在“库”的基础上,不能无中生有。吴恩达在中国(深圳)IT领袖峰会表示,最近几年当中有一类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出来,那就是深度学习,也就是让计算机学习更多人类的神经系统,来更好地解决图形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的问题。

  “深度学习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价值,给很多的IT公司也带来很多价值。”吴恩达称,百度在语音识别方面做得越来越精确,使用话音识别的百度用户越来越多。他提醒道,如果语音识别的准确率能够提高到99%,将与95%的准确率有天壤之别,玩法会彻底改变,人们将更加习惯于通过语音通话发送指令,而且还会推动物联网的革命,从汽车界面到家用设备、可穿戴设备都会发生很多改变。

  智能设备的新趋势显示,柔性屏幕未来有望成为电子新产品的标配。深圳柔宇科技于2014年8月1日发布了全球最轻薄、可直接用于智能手机领域的彩色AMOLED柔性显示器,刷新了显示领域的世界纪录。这款全球最薄的柔性屏幕厚度仅约0.01毫米(即10微米),不足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甚至可以用手轻轻煽动,而且它可以自由的卷曲伸缩,收缩卷曲半径小于1毫米,比圆珠笔芯还细,清晰度和亮度与目前市场上的普通显示屏幕无异,可触摸操作。

  “柔性显示是未来IT产业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写入2015中国IT领袖峰会八大产业预测也充分印证了这一观点。”深圳柔宇科技(Royole)创始人刘自鸿坚信柔性显示会改写显示行业的历史,柔宇科技也在努力成为这一“风口”上展翅翱翔的鹰,而不是风一停就会摔死的猪。

  业内人士指出,柔性显示市场即将爆发,到2023年会达到270亿元的市场规模。

  8

  基因产业人工智能相结合或挑战人类

  预测解读

  多年前,克隆羊多利轰动了生物学界,但在华大基因CEO王俊看来,克隆这个动作放到IT领域,就是一次简单的复制粘贴。只不过前者是以基因信息为基础,后者以二进制的0和1为基础。

  王俊说,伴随着生命的密码被解读,人们在IT领域对于数据的操作如存储、改写、复制、粘贴都可以在生命领域实现。“基因是生命体最基本构成单位。我们每个人身上蕴藏的所有信息组合就是一套生命信息基本程序,这套基本程序就是生命的语言。”

  深圳市市长许勤表示,希望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学能够更好地结合,相信未来IT和BT结合,也许今天是1.0,明天是2.0,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最终将产生“N.0”,拥有无限可能,激发无限精彩。他认为,如果说制造业和智能化、网络化相结合,将助力工业4.0、助力中国制造2025战略,对IT和BT技术结合将给世界和人类所带来的变化,社会各界也应该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思考。

  现状及展望

  BT和IT的融合趋势,从王俊频频参加互联网IT届活动可见一斑。去年的腾讯WE大会上,王俊就是主题演讲嘉宾之一,在今年的IT领袖峰会上,王俊再次出现,并向现场的听众生动解析了生命的数字语言。

  吴恩达在演讲中指出,新的人工智能也就是深度学习的出现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远,而要想真正把深度学习做好,就必须了解人脑在做什么、人脑中发生了什么,对于网络神经做更加深入的研究,所以最近5年人工智能才取得了比较快速的发展。

  如果把所有人的基因数据都连起来,形成基因组网络,将发生什么呢?王俊称,当某些疾病的病人的数据组合,就可能有机会把某些基因与疾病的关系搞清楚,在此基础上会产生很多机会,这些机会、信息、知识是以前难以想象的,在数据的处理上也已经不可能靠单一模型来解决,需要做的是人工智能学习。

  华大基因已经在应用人工智能方法,在同一个地方测定各种生长条件,观察3000株小米的产量、营养成分等结果,然后对它进行深度学习,给定另外一株小米,有90%的准确性可预测它长得怎么样。王俊说:“当我们拥有100万人基因测序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个‘水晶球’,能预测你未来的健康走向。”

  IT和BT技术都是影响人类未来发展的技术,两个领域相互交叉融合,密不可分。一方面,IT技术为基因工程研究提供了快速计算能力和海量数据支撑;另一方面,BT技术为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更好地实现人机结合、人机友好,拓展人类智慧,提供了基础研究支撑,这样的融合将会带来技术、科学和产业的爆发式增长、跨越式进步。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