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释放中国草根金融活力 中小企业受惠
- 发布时间:2014-10-15 14:42:0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曹慧敏
想创业却缺钱,你会怎么做?25岁的“北漂”张仕郎选择在网上公布项目,吸引投资人。
张仕郎的创业项目叫做“云视野”,为“眼镜一族”提供足不出户的上门配镜服务。今年4月,张仕郎在北京注册了公司,但工作没多久的他手头并不宽裕,于是他试着在股权众筹平台“天使汇”发布项目“以股权换融资”。不到一个月,他就接洽了至少5位投资人,达成了160万元人民币的意向投资金额,目前已有60万元到位。
帮助张仕郎的,正是中国蓬勃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在成功颠覆了通信、零售等诸多行业之后,互联网正逐步改变着曾经高度垄断的金融业,让老百姓的支付、融资、投资都更加方便。
“未来有金融服务的地方,就有互联网,就像淘宝和微信改变了购物和通信习惯一样。”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表示,互联网将势不可挡地渗入各行各业,金融也不例外。其关键意义在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为经济发展、产业创新注入活力。
如今,互联网金融已覆盖支付、投融资、基金、保险等领域,形成了网络支付、P2P(网络小额借贷)、众筹、互联网基金等新型业态。对不少人来说,互联网金融正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北京工作的白领谢颖习惯于将每月工资余额存入网络理财产品“余额宝”,享受数倍于银行活期存款的利率。“余额宝”由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与天弘基金联手推出。借助“余额宝”这一项业务,此前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天弘基金一跃成为国内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公司。
小微企业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受益者。在P2P平台“拍拍贷”首页可以看到,一位网店卖家筹集48万元资金,将在6个月内还清,给投资者的回报年化利率达14%。众多借款人最少的出资50元,多则数千元。
“我们的信念就是让天下没有难借的钱。”拍拍贷CEO张俊表示,传统金融机构往往重视大客户,而轻视小微企业和普通的个人用户,这让他看到了商机,于2007年创立了拍拍贷。截至2013年底,拍拍贷已有200万注册用户,累计交易额达16亿元。
中国互联网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P2P平台数量达1263家,成交金额近千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互联网金融之所以“接地气”,是由于其极大地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及程度和方便程度。不过,互联网金融的红火绝非偶然。中国庞大的网民基础、传统金融服务的缺口和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从根本上驱动了这一新兴业态的发展。
金融信息搜索网站“融360”创始人叶大清坦言,没有金融市场化的推进,自己的生意就没有生存空间。
“3年前,我们筹备创办融360,投资人总会问我,中国金融产品本来就少,用得着搜索吗?而现在,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各银行争相推销理财产品,信用卡竞争也日益激烈,没人再问这个问题。”叶大清说。去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更是给团队吃了“定心丸”。
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看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受益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同时,也充当了推动金融改革的重要力量。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徐洪才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金融改革的“催化剂”。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浪潮,曾占据市场优势地位的传统金融机构也纷纷放下身段,和民营企业抢夺草根市场。最初由互联网企业主导的P2P业务如今得到越来越多金融“正规军”青睐。2012年初,平安集团上线“平安陆金所”;招商银行于今年初上线“小企业e家”;由民生银行主要非国有股东发起成立的民生电商今年7月也推出了“民生易贷”平台,致力于服务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然而,繁荣背后也有隐忧。艾瑞咨询集团互联网金融分析师李超指出,目前P2P、众筹等机构信息还没有纳入央行征信系统,给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业务加大了道德风险。但李超同时表示,虽然具体监管规定还没有出台,监管层目前对互联网金融是持开放和肯定的态度。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4月在其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中指出:“互联网金融有助于改善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高金融体系包容性,发展普惠金融。”
宏源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期待监管层进一步明确政策。他认为,监管宜疏不宜堵,“好比一枚蛋里会孵化出小鸡还是恐龙,谁也说不好,不应该提前把笼子牢牢罩上。”
上线仅两个半月的P2P平台安心de利首席执行官刘延锋认为,互联网金融企业要想长久发展赢得用户信任必须严格自律,把风控放在首位,不从事任何与资金池、洗钱或恶意欺诈有关的违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