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小而美” 三大零售巨头进军便利店
- 发布时间:2015-01-08 06:29:33 来源:四川日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记者 王红
2014年11月底,橘色、黄色相间的“easy家乐福”LOGO低调现身上海,标志着家乐福在中国首家便利店正式试水。与此同时,其他同业巨头也没有闲着,大润发也正在酝酿进军便利店业态,而常年主打B2B零售业务的麦德龙在中国区也悄然尝试便利店模式,并计划未来在华以特许经营模式扩张便利店。
三大巨头进军便利店
在中国市场,麦德龙已开始尝试便利店业态经营,在麦德龙上海普陀店附近,一家80多平方米的“合麦家”品牌便利店已试营业了一段时间。麦德龙相关人士表示,希望在“合麦家”营运成熟后,以特许经营模式进行全国扩张。不仅是麦德龙,同样主打大卖场业态的大润发也开始进军便利店业态,正研究开设便利店,其品牌暂定为“喜士多云超市”,门店约200平方米,商品展示与大卖场、大润发麾下的电商飞牛网打通,现场设2000个商品,通过DM、电子屏、产品手册等展示大润发超市2万种商品,电子屏、PC展示飞牛网20万商品。
家乐福西南区域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家乐福便利店是否会于近期在四川开店,该人士表示,这暂时还是一个较长远的规划。
大店“变身”小店的背后
“随着人工、租金成本的不断上涨,加之电商冲击,这让大卖场业态的平均毛利率可能只有10%甚至更低,平均净利润率连5%都不到。”四川省连锁商业协会会长冉立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政府限制公款消费及电子商务冲击下,零售业态进入微利时代。
如此背景下,各大卖场企业开始以各种方式自救,有些采取并购式资本运作,如TESCO;有些则关店或裁员止损,比如沃尔玛,其近期被指在中国区进行人员大调整且有门店涉及关闭调整。但与削减成本的止损方式相比,如何寻找新的利润点才是零售企业最应该尝试的解决方案,因此便利店不失为目前大卖场转型的最佳选择之一。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