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至10月28日,火币七周年峰会在线上举行,此次峰会以“无限未来——2020年 区块链大航海时代”为主题,邀请业界精英共同论道行业发展。峰会从行业先行者视角、行业价值判断、产业区块链以及区块链应用等多个角度研讨行业发展的契机和挑战。
在本次峰会“落地开花,资产上链的前景与机会”主题板块中,中央财经大学邓建鹏教授表了主题演讲《传统资产上链所面临的监管问题》,邓建鹏表示:
1.资产上链涉及登记、存证、确权、流转和交易的五大流程,这五个过程都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监管和法律问题。
2.只要监管框架和法律没有调整,那么传统资产上链必然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和障碍。
3.我们必须先推动试点和法律的调整,才有可能顺利实现大量传统资产上链。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今天我的演讲主题是:传统资产上链所要面临的各种监管的问题。
所谓资产上链,就是将物理世界的现实资产转移到区块链上的这么一个过程。传统资产如果要上链,那么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必然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监管及相应的法律问题。
这些问题都包括了哪几方面?首先我们来了解第一个问题:资产上链可能涉及的五个过程。资产上链所涉及的五个过程分别是资产在区块链上的登记、存证、确权、以及流转和交易,这五个不同的流程可能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监管和法律问题。
这也是我们需要了解的第二个问题。资产上链的五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监管和法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状态:第一种,资产上链可能是合法的。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在去年时通过司法解释许可,规定在区块链上的存证可以当作真实证据并在法院里被予以采纳。所以,如果资产上链是作为一种证据,并且哈希值可以被鉴定和认可,那么在法院里面就可以作为一种真实的证据,所以存证的过程它可能是合法的。
第二种状态,监管和法律可能对这么一种行为是默许的。举具体例子:一个小的有限公司,如果该公司的股权要登记,那么可以在区块链上进行登记,我们都知道区块链有防伪、不可篡改、可信度高等各种优点,所以通过区块链来登记一个小型有限公司的股权,是非常有价值的。但通过区块链进行登记股权,这在我们当前的公司法并没有明文规定,所以这种行为可能得到监管机构的合法认可,但是同时被否认的可能性存在。我国政府一直在推动依法治国,在依法治国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法治原则就是: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为。这意味着,在民事和商事领域,如果法律没有明确禁止,那么这种行为法律应该是认可的,这是最基本的法律原则。但是在监管和司法审判的实践当中,却不一定是这样。
链圈或者币圈的朋友或许有听过,在法院受理一些虚拟货币的案件中,法院可能会说:根据央行的一些规范性的文件,涉及虚拟货币的债务属于非法债务,法院不予受理和不予保护。因此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可能会被法院驳回。这其实和我国法治原则存在一定的冲突,因为法律所推崇的法治原则,其要求的是法院依法审判,而这里的“法”,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或者由国务院推动的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等。然而在司法审判中,某些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可作为法律依据,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即在法治原则、监管及其实践中,有些行为并不会完全得到认可,所以说在某些领域,如果法律没有明确的许可,那么按照法律的规定这种行为便是我可行的。不过在现实中,资产上链不一定会在监管和司法实践时得到认可,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第三种状态,资产上链和法律是相冲突的。也就是说,在资产上链的某个环节,或者所有的行为可能与法律存在冲突。和法律冲突的情况,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细分为以下几个可能性:第一,该行为可能构成违规,即违背了央行的银保监会等发布的部门规章,这是违法程度相对较低;第二,可能构成违法,即违背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国务院通过的行政法规、法律等;第三种,这种行为可能构成犯罪,这里是指资产上链的某种行为可能触犯刑法,其可能会招致
非常严厉的刑事制裁。
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比如,我们的土地使用权上链,这一行为可能被定义为违规或违法,因为我们的土地使用权、房产证书必须由房管局以及土地管理局等相关部门来进行登记,现在法律层面还没有放开,因此在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部门规章没有许可的情况下,我们不可直接通过区块链房产登记、确权和交易;另一种情况是可能会构成犯罪,也就和刑事法律相冲突。打个比方,当我们把房地产权证书、房产证上链,在上链以后,区块链上便会有这些证书或权益所映射的数字化的资产,这种资产可能会对应某种通证,从而使我们可以在区块链上进行交易。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一个普通人要去投资价值1000万的房地产,那是非常困难的,但技术和理论上,我们可以把这个价值1000万的房地产进行份额化,生成1000个通证,即1000个TOKEN。这时每1个TOKEN价值1万块钱,之后便可以在区块链的平台上进行流转,方便我们进行交易。这一过程的实现非常有意义,同时它也有利于资产的流动与变现,但这种行为很可能会触犯我国的监管法规,因为属于非法证券化,情节严重还可能构成犯罪;此外,公有链一个很大的特征,就是跨国性和全球化,传统资产上链,尤其是在公有区块链上实现,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全球跨境资产转移,严重的话可能将构成洗钱或者触犯中国的外汇管理相关条例,最终被定义为犯罪;最后,无论是根据欧盟的GDPR(通用数据保护法)还是我国正在起草的一些信息保护和数据保管的相关条例,数据如果在大量跨境转移时没有获得监管机构的许可,也可能因为违法情节严重构成刑事犯罪。
因此各位朋友需要注意,资产上链涉及到若干个步骤,它可能在不同层面上和当下的法律法规或者规范性文件相抵触,所以我们在推动行业资产上链时需要特别小心其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和监管执法风险。
第三个问题,如何推动符合监管的资产上链?这里可能存在有几种模式:第一,作为区块链技术专家或者区块链行业从业者,当我们从事这个行业时,很多人都希望尽可能使区块链技术平台可以被规制,即可被监管、审计,如此才能让政府和监管机构放心,认为这是一个合法的、可以控制的行业。在这种状态下,区块链的资产链上才有可能被合法化。具体来看,首先在资产准备上链时,我们可以对资产相对应的权利所有者的身份要进行识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KYC。特别是公链方面,在跨境资产方面它必须要符合中国现有的监管法规,如外汇、境外资产转移的相关法规等。公链在技术上如何将法律内容转化为代码,实现自动禁止或控制,并规定在达到法律要求时它才可以朝境外进行输送,这是我们技术上所要解决问题;其次,资产上链在技术上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引起关注,即硬链接的可信度问题。在现实世界中,一个真实资产或者相应的权益证书要进行上链,那么我们应如何来确保这种资产是可信的,行为上链是可靠的?当有人伪造了一个土地权利证书、一个股权或者房产证书,我们应如何追责?硬链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么我们是否需要在资产上链之前指定一个可信的第三方作为认证?所以技术性问题如果没有解决的话,资产上链或许会面临很多来自监管方面的麻烦。
第二个叫做试点。首先,资产上链它有没有风险?第二,如果有风险的话,我们是否在可以在正式把这么一种业务推向全国乃至全球之前对它进行控制?我想有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点就是试点,也就在指定的、风险可控的范围里尝试进行资产上链。并且要保证在尝试的过程中有监管机构来评估它的风险大小,如果最后评估的结果是风险可控、或者是风险很小,那么在这种状态之下我们就可以考虑把它推向全国,或者在全世界范围内作为一种经验来使用。
第三点,我们的法律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关于资产上链,当前无论是中国、美国、还是其他发达国家,大部分的法律和监管框架都是一片空白,特别在是中国。由于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速度非常快,而法律法规具有天然的滞后性,如果在资产上链以后,其合法性得不到调整之后的法律的认可,那么上链的资产能否得到普通投资人的普遍接受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法律需要调整,无论是监管的框架还是具体法律,我们需要对哪些资产可以上链,资产上链以后的哪些行为,比如存证、登记、确权、交易和流转等是否合法,任何一个步骤我们都得进行规范。在所有的行为得到规范和监管后,资产上链对于我们而言才是真正能够放心的。
最后,传统资产上链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我看到有的朋友在网上说未来三年将是传统资产上链的飞速发展期,我想这样的断论很显然过于乐观。客观来看,只要监管框架和法律没有调整,那么传统资产上链必然会面临很大的压力和障碍。我们必须先推动试点和法律的调整,才有可能顺利实现大量传统资产上链。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有一种长远的姿态来看待它,因为法律从草案的提出到立法机构第一次阅读和审阅,再到最后真正通过,短的话至少三年时间,长的话可能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任何一个区块链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我们都应该对传统资产上链要有谨慎、长远、同时乐观的姿态。
这就是我关于传统资产上链的监管问题的介绍,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赵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