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如何进一步发挥保险功能,全力服务乡村振兴?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董事长白涛提交提案,为金融保险行业更好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支持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以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伴随老龄化快速发展、老龄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持续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对照中国老龄化发展趋势以及人民群众养老需求,我国养老保障服务还有诸多短板和不足:一是养老金储备不足,据有关机构测算,未来5-10年我国养老金缺口将达5-10万亿元。二是养老服务供给短缺,目前我国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缺口超过千万。三是养老产业运营不够规范,各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不一、参差不齐,影响养老服务体验和养老产业发展。
对此,白涛委员在《关于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扩大养老金规模。建议放宽企业建立年金计划条件,将“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作为唯一限制性条件,鼓励更多企业建立年金计划。加快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扩展至全国范围,适当提高缴费额度上限,考虑分档分级税优政策设计,对中低收入人群实行全程免税优惠。二是鼓励支持社会机构参与养老服务产业。建议为包括保险机构在内的运营规范社会机构提供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养老设施改造、养老床位补贴力度。持续引导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所属培训疗养机构优先转型为养老机构,通过“公建民营”等方式,将养老机构交给专业机构经营。三是引导养老服务产业规范发展。建议政府统筹、社会机构参与,形成可执行、可落地的全行业规范指引。强化养老机构监管,建立养老产业准入制度,设置准入门槛,对准入机构进行严格审查、持续监督,避免违法经营和低水平无序竞争。四是加强养老人才队伍建设。建议将养老人才培养列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将养老服务人员技能培训放在就业培训、失业者培训的优先位置,开发相应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评价规范,建立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建立养老从业人员收入保障和从业津贴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养老服务人员供给短缺、质量不高、流失率大等问题。
白涛委员表示,中国人寿把健康养老业务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将毫不动摇坚持加快发展。目前,在养老金储备方面,中国人寿企业、职业年金受托、投管规模合计约1.4万亿元,其中企业年金服务企业客户超3万家,职业年金在全国已完成受托招标工作的32个统筹区排名均位列第一梯队。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和商业养老金业务,具有较强养老属性的年金保险积累准备金达1.7万亿元。在养老服务供给方面,陆续发起设立合计规模达500亿元大健康基金和270亿元大养老基金,已经初步形成了“机构+社区+居家”三位一体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全社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养老服务。目前已在苏州、天津、博鳌、成都、厦门等地投资多个重资产养老项目,在深圳投资运营4个轻资产普惠型社区养老项目。在养老人才培养方面,充分发挥集团旗下保险职业学院教育培训优势,已设立专门学院培育专业护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致力于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专业养老护理人才需求。
更好发挥保险机制全力服务乡村振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础工程,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需要。近年来,保险业持续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全面强化“三农”风险保障和资金支持,在服务农业强国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中国人寿为例,2022年涉农保险保障超35万亿元,承保超3亿人次,在全国承办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其中近80%的项目设置帮扶倾斜责任,十年来累计赔付超1600亿元,有效缓解了因灾因病因意外返贫问题。与此同时,中国人寿保险资金投资支持乡村振兴存量规模近900亿元,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1475亿元。
与此同时,保险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践中还面临困难和不足,特别是保险在防返贫中的作用有待强化,涉农保险覆盖面不足,乡村产业发展保障水平不高。对此,白涛委员在《关于进一步发挥保险功能全力服务乡村振兴的提案》中提出针对性建议:一是完善保险参与防返贫工作长效机制。建议各级政府明确将保险作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重要政策工具,把保险纳入乡村振兴规划,在政策指导、资金安排、工作协调、数据共享等方面给予支持。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参加商业保险进行适度补贴。二是进一步优化农险支持政策。建议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优化补贴机制,推进扩大三大主粮的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的覆盖面积。加强农业保险政策支持的精准度,动态调整省级财政奖补险种目录,完善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奖补分配方式。不断完善对高标准农田、种业发展等保险支持机制,明确资金来源和各方责任,提高市场主体参保的积极性。三是引导金融保险资源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推进政府与保险、银行等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探索更多可持续、可复制的“银政保”、“订单农业+保险”、“保险+期货”等农村金融创新试点,通过保险的增信功能,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四是加快构建农业基础数据共享机制。推进财政、农业、林业、国土资源等职能部门的数据开放和有效对接,支持保险机构依法合规运用数据,进一步加大涉农保险产品服务创新力度,更好支持“三农”发展。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