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财经作家吴晓波做客今日头条联合中国网财经共同举办的“商业领军人物献礼新中国70 华诞”内容栏目,与大家共同分享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集体记忆、经济现象与文化变迁。
吴晓波在访谈中表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中国制造业要想“蝶变”,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近30年形成的微笑曲线。形成自己的设计、技术能力,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用好产品来触达消费者。消费者买了东西后到社交网站“种草”,“种草”产生自传播,自然就会产生销售
此外,吴晓波在今年推出了首档经济地理纪录片《地标70年》,通过寻找地标类的城市和区域,探索过去70年来所发生的变化,推演中国的历史、人文、区域特征,和它在150年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他还表示,对于纪录片和视觉本身,在历史意义上留存的价值就是形成一段会被反复观看的记忆。
以下为访谈实录:
1、欢迎吴晓波先生做客“商业领军人物献礼新中国70华诞”栏目。在您新推出的经济地理纪录片——《地标70年》中,拍摄了12个在中国70年发展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标。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重要的时代节点上,您做这个节目的初心是什么?您个人对哪座城市的变迁印象最深刻?
中国的历史、人文、区域特征,和它在150年现代化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需要通过了解每一个街道来推演。我们想要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去往34个省级行政区、315个地市、2900个县级市和镇里,寻找一些地标类的城市和区域——可能是一个街道,也可能是一个厂区,从中探索过去70年来所发生的变化。这就是《地标70年》的初衷。
我们去到北京798,也去到了人烟稀少的黑龙江垦区,还去了佳木斯、齐齐哈尔等地,拍摄当年的故事。我们到访了其中一个县,县里已经没有一位当年的知青了。当年在“北大荒”,仅来自上海的知青就有80万人,他们14-22岁的青春在那里度过。如果我们没有到那个地方进行拍摄的话,有很多人的记忆都会消失,这一代人可能就像是不存在了一样,这让我内心非常感慨。
2、《地标70年》纵向梳理了中国70年来的集体记忆、经济现象、文化变迁,其中有哪些新兴事物是让您惊喜和震撼的?又有哪些历史记忆是让您难以忘怀,深有感触的?
7月底我们拍摄了铁西区艳粉街,1991年我曾经到访过这条街道,里面全是中国工业前100强的企业,当初这里有着全亚洲最大的工人宿舍区。1999年我第二次到访,那里已经没有当年的盛况。
我在拍摄的时候突然很感慨,也许经过10年、20年,我们今天在798拍摄的很多景象可能不存在了。就像20到30年前我们曾经到访过的地方,如今都已经消失了。这可能正是纪录片和视觉本身在历史意义上留存的价值—— 一段会被反复观看的记忆。
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动人的故事。铁西区有个20年历史的小酒馆,有天晚上我惊讶地发现一瓶啤酒卖的价格和20年前一模一样。到了晚上12点,许多曾经在附近工作的工人便涌入这个酒馆,他们大多五六十岁了,每个人命运变化都很大。但他们仍然会回到酒馆,像当年一样聊天。
3、中国崛起过程也是中国制造走向全世界的过程。但如今从服装到家电到家居,都正在经历制造业升级的拐点。最近一两年,很多行业都出现了产业生命周期的拐点,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中国制造业如何才能“蝶变”?
我们都知道微笑曲线,中国企业目前在底端,而欧美国家企业处于两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制造就等于成本优势+规模优势。而如今制造业出现了一些变化,比如成本优势的丧失,金字塔式的多层级营销渠道被电商瓦解,以及“不变等死,变则找死”的转型恐惧。
中国制造业要想“蝶变”,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近30年形成的微笑曲线。我们要形成自己的设计、技术能力,要有自己的品牌。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有好产品,因为产品本身就是触达消费者的最好渠道。消费者买了你的东西,就会到社交网站“种草”,“种草”产生自传播,然后产生销售。今天,新的制造能力变成了品质+核心技术,利用它们找到自己的消费者,形成圈层消费,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4、您觉得传统制造业企业家身上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理念和精神?这些理念和精神与当今的互联网文化是冲突还是共融?
我过去20年一直游走在制造行业,认识的大部分企业家也都是制造业的,他们身上的确有一些令人钦佩的特质。比如格力集团的董明珠,她不苟言笑,甚至有时候非常严厉,她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如宗教般的痴迷,用制造业的标准化规则、工匠精神打造格力产品,维护格力的利益。为了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她以个人形象为格力品牌做背书。
董明珠被赋予个性真实、雷利风行的标签,这时我们发现,即便是最冰冷、最格式化的家电品牌,也可以进行人格化的背书。过去很多年里,互联网人是这一武器最好的实践者。比如一些“素人”也会通过互联网方式传播自己的产品或生活方式,直接形成购买的能力。在可以想见的未来,或许一切的商品都将同时呈现“特定人格”和“工匠精神”两个特征。
5、您在很多场合提到了民营资本对于中国商业社会的重要性。结合70年来民营企业的变革轨迹,您觉得民营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未来怎样才能更好地激活民营经济?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描述,国有企业必须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中处于主导地位,民营企业要起到积极的配角性作用。
可是我们发现,以前工业革命环境下的支柱性产业,如电力、金融、能源、通讯、运输以及土地开发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今天,国民经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比如信息资讯、电子商务、货物流通、生活服务、移动支付和房地产。所谓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支柱性产业需要被重新定义。
这说明在今天,在新旧基础设施并存的环境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已经不再是一种主配角作用,而是双主角景象。如果这个历史定位和社会角色定位不能被确认的话,客观上讲,中国2700万家民营企业很难被决定性地唤醒,这是中国改革开放到了今天,需要出现的一次新的认知升级。
6、近70年来的经济建设,尤其是20年互联网变革让中国经济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您觉得我们在产业层面发生的变化有哪些?互联网企业基业长青的关键是什么?
在过去40年,中国的改革有几次巨大的迭代。80年代的改革主题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自下而上蓬勃发展的改革;后来,政府依赖于土地财政,重工业、房地产行业成为了巨大获利者。互联网时代,由于新技术、新消费观念的产生,产业又发生一些变化,比如“中国制造黄金十年”终结,成本提高+电商冲击致使传统产业大规模洗牌,中产崛起引发“价廉物美”模式崩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造成制造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的结构性破坏等等。
在今天的新技术浪潮驱动下,如果企业想要长久发展,就必须要锻造核心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对产品的想象力,核心技术的迭代与创新力,灵活运用资本的能力,重新构建组织生态的能力等等。
7、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蜕变还是要从每个国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上得到直接的体现。您在很多场合常提到“新中产”这个词,您觉得“新中产”群体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他们在审美、消费、价值观等方面与老一辈有什么不同?他们在享受时代红利的同时,可能会面临哪些新的需求和焦虑呢?
现在,中国已有超过3.5亿的新中产人群,并由80后、90后担纲主力。我们的《新中产白皮书》一直致力于对这一群体的调研。新中产的消费、投资理财、职业、家庭观、价值观的特质和变化,会成为中国商业在未来20年最重要的趋势和最大的机会所在。
新中产阶层是理性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不容易被忽悠,还喜欢尝试新的技术、服务、体验。同时,他们追求精致、美好的生活,所以对审美的要求也很高。如果说新中产群体与老一辈的不同,可能一部分体现在职业、婚姻的价值观上,以前体制内工作、和伴侣安稳一生几乎是最优选,而现在,新中产的就业选择、创业选择、婚姻选择更加自由。当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焦虑,比如子女教育问题等,学区房是一二线城市人群的主要焦虑来源。
8、您在预见2019年终秀中提到:国运即人运。能否结合您个人的成长经历谈一谈,在您身边发生过哪些个人前途与国家发展轨迹契合交汇的例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下,您觉得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机遇在哪里?
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建国70周年,对我们而言,这是一个非常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年份。
回忆过去,在1984年到1988年,中国开始做城市体制改革,我看到身边的人告别了工人、公务员、退伍军人等身份,开始办企业,他们试图通过商业手段改变命运,柳传志、宗庆后、王石等企业家抓住了机遇;到了98年、99年,互联网时代到来,一些高素质人才投入新兴领域,新浪、搜狐、百度、京东、阿里、腾讯等企业诞生,且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商业界最主要的一部分力量;近几年,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智能手机爆发式增长,给了更年轻的同学创业的机会。
对于年轻人而言,随着养老、人工智能、物联网、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新的机会还是会不断涌现,那时候可能时代又进入了下一个新篇章。
(责任编辑:杨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