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0日 星期六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中国个人征信市场潜力巨大 业内称三年内或超美

  • 发布时间:2015-08-26 15:0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李春晖

  “中国的个人征信市场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市场,在金融、类金融这个领域,中国三年内的应用水平会超过美国。”IBM全球业务咨询服务部合伙人徐启昌近期出席中国征信体系建设与创新研讨会时作出大胆展望。

  徐启昌称,上述预测是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在中国的兴起,加上中国本身的人口基数优势和潜在丰富应用场景所得出的结论。

  同场出席会议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杨子强也看好中国征信市场的发展潜力。他强调,要不断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创新发展,“培育征信市场是各级人民银行的一个重要任务”。

  中国建设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黄志凌认为,当前应鼓励征信多元化发展,更好地满足征信产品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在征信行业中引入市场体制,形成公共征信机构和民间征信机构相互补充、适度竞争的局面,从而提高整个市场的效率。

  “在征信技术方面,我认为五年内,可能出现巨头级的公司,就像美国的FICO一样。”徐启昌说。FICO是美国个人消费信用评估公司,其评分系统在征信行业属于领跑地位。

  不过,尽管征信市场潜力巨大,但中国与美国、欧洲等征信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差距,征信“任重而道远”。

  美国征信行业已有百年发展,市场化成熟。根据IBM中国商业价值研究院的报告显示,通过美国三大个人征信机构亿百利(Experian)、艾克飞(Equifax)、全联(TransUnion)的数据调查,2014年平均每人信用报告查询次数为8.3次。而中国央行征信中心同年数据显示,中国每人查询次数为0.45次。查询次数代表征信报告的使用频率,两国接近18倍的差距,显示中国征信体系覆盖深度还有所欠缺。

  黄志凌表示:“西方完备的信用体系使得公民可以将信用报告运用在很多方面。”徐启昌对此观点表示认同,并指出使用次数少、频率低的原因就在于使用场景开发不足。他说:“美国个人征信报告有八大使用场景,比如贷款、就业、税收、租房、医疗等方面,而中国目前只有在申请贷款时会用到。”

  从征信体系覆盖广度来看,美国总共3.2亿人,2.4亿有征信记录,而中国13.7亿人里8.7亿有征信记录,“覆盖广度差别不大。”徐启昌说道。另外,企业信用报告的使用也有不同,在美国企业交易时可以用信用报告作为评估,而中国暂时没有。法规方面,美国征信体系有16部相关法律;中国关于征信方面,只有两个条例。

  但并非所有人都认为美国征信行业的模式可以学习。中诚信征信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王常成向记者表示:“中美之间国情不同,征信技术和产品没有太多参考价值,做征信工作还必须要脚踏实地。”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王煜说:“我们的征信领域是一个刚刚起步、欠发达的市场,既要包容开放又要审慎监管,逐步完善。”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