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现"老年漂":来到异地只为帮子女减轻负担
- 发布时间:2015-07-13 15:56:04 来源:东北网 责任编辑:李春晖
每到傍晚时分,广场上就会有很多小孩子在玩耍,跟在他们后面的,除了有年轻的父母,还有相当一部分操着浓重外地口音的老年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却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年漂”。
“老年漂”意味着“年老了,还在漂泊”,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已年过半百。与“北漂”的年轻人不同,他们没有远大的抱负,也并未想要实现人生梦想,本该在家乡安享晚年的他们来到异地,只是为了能够帮助子女减轻负担。
可是,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他们在享受与儿孙幸福团圆的同时,也遇到了种种生活上的困难,在这幸福与困难中,他们纠结、挣扎。
近日,记者与大庆市第三医院老年心理保健调适单元主任杨海波一起,走近了“老年漂”的生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
1实在受不了了我是撒谎逃回来的
记者见到李阿姨的时候,她刚下飞机回到家里。看到老伴儿给她做的一桌子菜,她觉得自己的心情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好过了。
“自己家就是不一样,看啥都觉得好。以前在家的时候总跟老伴儿吵架,这冷不丁回来看见他,觉得他咋那么好呢!”说这话的时候,李阿姨很兴奋。
李阿姨的儿子毕业后就在海南开了一家旅行社,之后便结婚生子。本来儿子成家立业是高兴事儿,但是用李阿姨的话说,孙子就是她安稳生活的“终结者”。
“孙子一出生,我儿子就说看不了,非要让我过去。当时我寻思着过去帮帮忙,然后跟亲家轮流带,那也在海南呆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去了。谁知道,这一去就回不来了。”原来,李阿姨的亲家母在孩子出生后没多久就患上了脑血栓,之后走路都费劲儿,更别提带孩子了。
“所以,这孩子基本就全是我在带,吃喝拉撒就没有我不管的。晚上我出去溜弯儿,都得带着孙子。现在孩子晚上都不跟她妈妈睡,做饭、洗衣服也都是我的活儿。儿媳妇倒也乐得清闲,可是我受不了了啊!而且,我儿媳妇是海南人,吃东西偏清淡,我做的菜,她觉得咸,因为这事儿,我们也闹过几次不愉快。”
这样的生活过了一年多,看儿子每天下班回来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她总是想,自己再坚持坚持,等孙子上幼儿园就好了。
可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李阿姨觉得再也不能这么忍下去了。
“儿媳妇说,现在国家开放了生育政策,她想要个二胎。”听了这话,李阿姨当时就懵了。“再生一个?那就是给我生的啊!到时候,她又不管了,不还得我伺候吗?现在这一个我都累得要死,要是再有一个,我得啥时候能回家啊?这不就是宣判无期了吗?”那一夜,李阿姨辗转反侧,最后她想出了一个办法。
“我第二天晚上的时候,就告诉他们小两口,说单位有一个医保项目,需要本人回去签字,要是不回去的话就作废了,我得马上回大庆,签完字就回来。于是,儿子给我买了飞机票,我收拾收拾就回来了。”
至于什么时候回海南,李阿姨说:“能拖一天算一天,实在不行的时候再说吧!”
杨主任点评:
对于李阿姨的“逃离”,我表示非常理解。像李阿姨这样的“漂泊生活”,的确比较辛苦,带孩子本身就是一个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活儿,除了给孩子做饭、洗衣服,还要担心孩子是不是摔倒了,会不会感冒生病了,这对于老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大的压力。而且,李阿姨的儿子、儿媳还是南北通婚,在饮食等生活习惯上还存在着文化差异,儿媳和婆婆之间非常容易发生矛盾。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要是年轻人再不体恤老人,甚至生二胎,那老人的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2 为了儿子,被迫分居,但是我别无选择
小吴的老家在湖北农村,当年考到大庆读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大庆一家国企工作。之后,他在这里恋爱、结婚、生子。
“我平时要上班,而我爱人身体不好,一个人照顾不了孩子,但是因为她一直没有正式工作,家里的开销都靠我一个人的工资,我们每个月还要还贷款,所以也没有多余的钱再去雇保姆。”
每当说起这些事情,小吴都觉得像是有人在他身上放了一块大石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实在没有办法,小吴给远在老家的母亲打电话,让她来帮着自己带带孩子。
于是,64岁的母亲这辈子第一次坐火车从远在千里之外的老家来到了大庆,这一呆就呆了两年多。
记者见到吴妈妈的时候,她刚刚给还在老家生活的老伴儿打完电话,这也是她每天都会做的一件事情。
吴妈妈用带着湖北口音的普通话告诉记者:“我老伴儿自己在农村,腿脚不利索,每次我打电话,他都说让我不要惦记,看好孙女就行,但我还是不放心。可是,儿子这儿也离不开我。”
趁着小吴去给记者倒水,吴妈妈偷偷地告诉记者:“好几次我都想回老家,实在不放心老伴儿,我们在一起生活一辈子了,从来没分开过这么长时间。这里和农村的生活也不一样,我想下楼走走,都不知道去哪儿,也没个认识人聊聊天,真是憋屈啊!而且,我给孩子吃多吃少了,儿媳妇都不太高兴,弄得我也不知道要咋办好。”
杨主任点评:
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乡打拼,父母也就不得不来到这里。现在,像小吴妈妈这样从农村来到城市的“老年漂”非常多,不管是语言、生活习惯,还是交流方式上,都遇到了很多困难,更痛苦的是,老伴儿不在身边。他们一方面心里记挂着对方,另一方面有很多心里话不知道和谁说。所以,他们漂泊在繁华的大城市里,孤独感会越来越重,很多老人这样憋着憋着就憋出心病了。
3我和老伴儿一人负责一个,做父母的不就应该这样吗
今年已经是韩桂琴来到让胡路区温馨家园小区的第8个年头了。2007年,儿媳妇为这个家庭延续了香火,韩桂琴毅然决然地从四川农村来到大庆,开始了“老年漂”的生活。
“儿子有了儿子,我做妈妈的就要来帮助他照顾,我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儿子、儿媳平时上班忙,总需要有一个人给孩子做饭、洗衣服,我不来做谁来做呢?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了,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和他们上下班的时间又总是撞在一起,所以即使孩子大了,我也还是需要留在这里帮助他们照顾孩子。但是,我也只是负责孩子生活上的事情,至于他学习方面的事情,都是我儿媳管。”
不过,虽然老伴儿没有跟着韩桂琴一起来大庆照看孙子,但是远在老家的他,也在做着和韩桂琴一样的事情——帮着自己的女儿照顾孩子。平时,韩桂琴也非常惦记老伴儿,但她只能通过电话,表示自己的关心和想念。
“这8年里,我也曾经回老家呆过一段时间,是因为老伴儿大热天出去种地,晕倒了,被邻居发现送到了医院,我赶紧回去照顾他。这些年,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前几天上山脚还崴了,这几天又患重感冒。儿子、儿媳知道这些事情以后,心里都可难受了,想把他接回来,可是我女儿怎么办呢?所以只能还是这样。”
不过,只要儿子、儿媳有时间,他们就会负责带孩子,让韩桂琴去参加由发展居委会组织的各项老年活动,让她结交新的朋友,更好地融入到新的环境中。对于这一点,韩桂琴很欣慰。
杨主任点评:
我非常赞同韩桂琴儿子儿媳的做法。他们知道即便老人来帮忙照顾孩子,年轻人也要承担责任。现在,很多年轻人一旦让父母过来帮助照看孩子,基本上就什么都不管,不会去想自己的父母可是全年无休,他们更需要放假。老人和孩子一样,也是需要关心和照顾的。我们不能只注重物质养老,更要重视精神养老。
4 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和孩子分开生活
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帮女儿照料外孙子的王金玲,觉得“老年漂”的生活很幸福。
王金玲说:“女儿结婚之后,就跟着女婿在大庆生活。刚开始,她不想要孩子,总说再等等再等等,可是我寻思她年纪越来越大,还是早点儿要比较好。所以我就跟她说,你生吧,生完我给你养。”
在王金玲心里,女儿是因为她的话才决定要的孩子,所以这个孩子她就必须得好好照顾。
孩子出生以后,女儿要回市区工作,王金玲就在大同帮着照看了一段时间。
“后来,女儿说想孩子,我和老伴儿商量了一下,带着孩子来到了市区。我俩把在大同的房子租出去了,就打算帮着女儿照顾生活、照顾孩子。”王金玲乐呵呵地说。
现在,小两口在银浪社区温馨居委会辖区内开了一家汉堡连锁店,王金玲老两口除了看孩子,也帮着他们看店,五口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儿。
杨主任点评:
心态上的区别,与“老年漂”的幸福指数有直接的关系。虽然很多老年人漂泊的原因都差不多,但是,不同的心态就会致使他们出现不同的状态。中国人都有着浓厚的家庭情结,对于很多父母来说,不管孩子多大,在自己眼里,那永远都只是一个孩子,需要自己去呵护和支持。像王金玲这样的“老年漂”,他们将子女的幸福和发展当作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这样的认知方式会让他们的状态比较好,乐在其中。
5 “老年漂”是一种社会现象,既要老人自己调节,又要子女帮助
杨主任说:“在外漂泊的老人有的能够乐在其中,有的却是一直在忍受。很多年轻人不明白父母为什么来了之后会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有一个幸福、美满、团圆的家,但更需要的是安心。”
随着人口流动和城市化发展,“老年漂”早就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从熟悉的环境“漂”到陌生的环境里,不同的老年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状态,这既需要他们自己来调节,也更需要子女的帮助。
首先,子女要调整自己的状态,如果你希望老人帮助自己照顾孩子,就要相信和尊重老人,接受老人身上的缺点,也要学会放权。年轻人也可以事先与老人讲好分工,不要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大呼小叫,这样会让老年人感到心寒,同时感觉自己没有用了,加重他们的精神负担。
其次,老年人可以主动给自己找一些事情做,不要总是呆在家里。可以出去和周围的邻居说说话,了解一下周围人的生活方式,或是参加一些社区举办的老年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千万不要强行去改变老年人的观点和行为方式,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年轻人要给父母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慢慢地去接受新的环境,绝非强迫。
杨主任也提到了尊重的问题:“如果父母不愿意来到子女身边生活,子女也要尊重父母的意见,让他们自主选择晚年的生活方式。因为,父母没有义务来帮你照顾你的下一代,即便自己有实际困难,也要首先考虑老年人的感受,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以及家庭情况量力而行。”
(文中人物除医生外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