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过年钱都花哪儿了?

  • 发布时间:2015-03-03 04:33:56  来源:西安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终于年后上班了,看着空空的钱包,再摸摸长了三圈的肚腩,不少人都在感慨“每逢春节散千金”,路费、红包、压岁钱、年货礼品、同学聚会……一连串的账单让人直呼春节成“春劫”。

  中老年人:花钱省精力 不能省的是心意

  ■记者 轩辕杨子 裴磊

  “今年春节我省了不少事,全家的聚餐全部转移到了饭店,比起以前在家坐席轻松了很多。”听了儿女劝说,家住华府新桃园的苏阿姨今年算是“解放”了,终于不再年前年后忙碌下厨的她觉得这种新的改变还不错,计算下来成本其实也比在家待客坐席贵不了多少。但同样,算算家庭的“新年账本”,在苏阿姨心里,省下的是精力,很多“心意”还是不能省。

  该花的钱还是不能省

  苏阿姨今年60岁,是家中的老大。每年初一,苏阿姨的兄弟姐妹们会带着孩子来到家中聚会,所以年前的大采购是苏阿姨家非常重要的一项。“每年都是女儿提前开车拉着我去水产市场采购,海鲜要选虾、带鱼、螃蟹等等,肉也从猪肉到牛羊肉样样不落,另外各种蔬菜水果也得备齐。”十分看重大年初一聚会的苏阿姨自然是备足了原材料,她自己也算了一笔账:“去年我还记得买了两斤虾80块钱,一斤三文鱼70块钱,腊牛肉70块钱,螃蟹买了将近100块钱的,猪肉羊肉买下来要100多块钱,乱七八糟的菜和水果又得100多元。”

  只这一顿饭,苏阿姨便花了五六百元。而过年总共的花销则三四千元 “下一辈的红包不能省,这是个喜庆的传统。”苏阿姨算了算,自己的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加上家中下一代的两个人,每人300元的红包是例行不变的。另外,去年女儿刚刚出嫁,今年苏阿姨也给自己的亲家准备了一份厚礼:“过年毕竟是中国人最传统的节日,换换新的方式可以,该花的钱还是不能省,有一些‘心意’更是不能省。”

  五十年间过年花销涨了10多倍

  而年过70的秦奶奶现在家里过年的情况和苏阿姨差不多,而她还给记者算了笔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过年账”。“那时候我还在我们县农业(合作)社劳动呢,那时候肉了、酒了、粮了,啥都要凭票买呢。家家攒一年粮票、糖票啥的,到了过年才凭票买东西呢。”秦奶奶说那时家里平日里即便再不见荤腥,也要在过年时装几个关中地区传承许久的“蒸碗”,再有点瓜子、花生、核桃、水果糖啥的,招待客人便已经足够了。“有时农业社再养猪、磨豆腐啥的,过年时社员也能分到些。花个二三百元,年就过得好得很了,连大人都能置身新衣裳呢。”秦奶奶说那时候压岁钱一个孩子两毛、五毛给呢。

  改革开放后,逐渐富裕起来的陕西人,在过年的花销上便体现了出来。“我记得最清的是那时候我们县过年时就能买到新鲜橘子了。”秦奶奶说正是从那个年代起,一些非陕西出产的水果便在过年时走上了人们的饭桌。而仅是食材的采购便需要三四百元了,“那时候大家才刚能吃起肉了,过年都得打个猪后臀、买几只活鸡,走亲戚去谁家都是肉。”而家里人人买件新衣服也不再是难事了。“总共一家人也就花个一千多元就把年过了。”秦奶奶还专门叮嘱“那时候给娃们发压岁钱都十块、二十块了,有的情况好的都发五十一百了。”

  而今年过年,秦奶奶家当家的儿子李叔叔说花了七八千元,“家里买年货花了两千多元,全家老的少的买衣服、给家里添东西啥的花了四千多元,还不算走亲戚和发压岁钱呢。”

  春节花销主要用于亲情消费

  本报讯(记者 裴磊)过年消费究竟大家都花了多少呢?日前,据一项由全国9963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示:7.3%的人花费在2万元以上,14.3%的人表示自己的过年花费在1万元-2万元,26.4%的人在5000元-10000元,38.0%的人在1000元-5000元。

  那么这些钱大家都花在哪儿了呢?2015年春节到来之时,市场调研机构益普索便对包括西安在内的全国多座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进行了一项春节消费调查。

  据调查显示,孝敬老人与购买年货是2015年春节消费支出最主要的两个方面,分别由65%和61%的消费金额在这两方面支出;而紧随其后的便是走亲访友礼品与聚会娱乐方面的支出,分别占到消费金额的38%和35%。而今年“到处翻飞”的红包及压岁钱也占据了总花销的29%。

  在具体的礼品购买中,40%的人会选择给老人购买服装配饰,其次为非保健类食品饮料、家居类用品与保健品。而在走亲访友的礼品挑选方面,61%的人会首选传统的烟、酒、茶。

  这些礼品大多是在哪儿买的呢? 73%的被访者表示,乐意采取网购的方式购置春节年货或礼品。这其中,20岁至30岁被访者考虑网购的比例高达85%。随着年龄层的增长,这一数据呈缩减趋势。但即便是50岁左右的被访者,考虑网购的比例也达到了近六成。

  调查中最能体现出人们对待过年态度有所转变的,是外出旅游与年夜饭消费。19%的被访者表示愿意采用旅游的方式度过春节假期,这其中以国内跨省游为主流,出境游与港澳台旅游也不在少数。而即便在最有年味的年夜饭方面,21%的被访者表示宁愿购买半成品或去餐馆聚餐,而非采取传统的年夜饭自制方式。在数额方面,过半人愿意为春节旅游支付10000元以上的预算,近八成被访者能接受的年夜饭价格在1000元左右。

  年轻人:旅游让钱花得更有价值

  ■记者 樊华

  “小时候过年看庙会,长大了过年拼消费。”这是马祥过年后发出的感慨。而在今年春节花费的调查中记者发现,西安的年轻人,特别是已婚的70后、80后人群花费最多,未婚人士和刚上班的90后春节花费则相对较少。

  70后夫妇带孩子回家过年

  买机票花老婆一月工资

  大学毕业后就留在广州工作的马祥,这个春节选择和同是西安人的妻子一起,带着女儿回家过年。生于1978年,今年37岁的他告诉记者,这个春节他们一家三口的花费在1.5万元左右。

  “光来回机票就4000多元,相当于老婆的月工资。再加上给双方老人各2000元,给长辈们拜年买礼品1500块钱,给双方兄弟姐妹家的孩子发压岁钱又是1000多块钱。”马祥粗略计算着开销,“哦,对了,今年还是丈母娘的本命年,我俩年前特别为丈母娘选购的金项链价格在3000多元,再加上过年带孩子去大唐芙蓉园看灯展等零散花费1000多元,整个过年能花一万四千多元,将近一万五千元。”

  马祥说,梳理自己过年的消费清单,感觉和微博上网友总结的特别一致,就是“平日慢慢挣,节日突击花,‘回家’一算账,两眼闪泪花”。“一家三口,除了女儿过节挣了3000多元的压岁钱,我的感觉就是一直在花钱……”马祥笑言。

  80后夫妇带父母旅游过年

  抛开人情世故钱花得更有价值

  “今年过年,我和妻子的年终奖不是很多,所以没有特别给父母和岳父母准备新年礼物,只是把妻子发的米、面、油提回我父母家,我自己花了800多元给岳父买了烟和茶。”在曲江上班的85后小伙吴晓俊说,因为这是他和妻子结婚的第二年,既没有孩子,也没有经济压力,所以他觉得,“传统的过年方式,吃吃喝喝太没新意,现代人过年没必要循规蹈矩,旅行也是一种方式。”于是他和妻子商量着利用春节长假拿年终奖进行了一次出国旅游。

  吴晓俊说,本来担心父母反对,没想到不仅双方父母同意,妻子的母亲还愿意一同出游。就这样,过年他们报了去泰国的旅行团,6日游每人4300元,“加上购物,我们3个人总共花了14900多元。”吴晓俊算账后表示,虽然花费可能比在家过年要高,但是忙了一年,能给自己放个假,出去长长见识,还有家人的陪伴,又抛开了人情世故,感觉很值得。

  90后过年钱少也能任性

  在家很舒服旅游说走就走

  相比于70后和80后,90后人群的这个新年过得算比较舒适。2014年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于菲表示,“虽然刚上班挣的钱不多,但第一年有了工资,我给爷爷奶奶和姥姥都包了500元红包,表达感谢的心意,除了这笔‘大开销’外,下来就是跟同学聚会、唱歌花了点儿钱,虽然有支出,但没想到还有长辈给我压岁钱,也算是‘收支平衡’啦。”

  同样是90后的周韵,这个春节过得更为潇洒。“给好朋友打电话时,都发觉过年在家待得很无聊,于是我俩一合计,当天晚上便定了去成都的机票,在成都呆了5天,整个行程花了3000元。”今年24岁的周韵表示,过年虽然花销不大,但是玩得很开心。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