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将连续第8年发红包 涉财政开支约58.3亿元
- 发布时间:2015-07-07 14:33:1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起龙
红包(原文配图)
据媒体报道,澳门永久居民和非永久居民今年将连续第8年获得政府派发的“红包”,5400元至9000元不等,涉及财政开支约58.35亿元。
其实,“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在澳门已经连续发生了8年。自从2008年起,澳门特区政府就开始直接向民众发钱,当年7月1日,向每名澳门永久性居民发放5000元,非永久性居民发放3000元。此后这项福利一直延续至今,且金额呈上涨趋势,2009年分别发放6000元及3600元,2011年分别调整至4000元及2400元,2012年分别涨至7000元及4200元,2013年再分别涨为8000元及4800元。
看着这“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红包”,不少内地网友纷纷表示“羡慕嫉妒恨”。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普通民众更期待体验享受国家“红包”的滋味。
政府派发红包,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类原因:一是政府财政有积余,体现发展成果共享的理念;二是物价水平较高,帮助民众应付通胀压力;三是直接帮助生活有困难的群体。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人群,政府发红包能够达到不同目的。
除了澳门,中外有不少国家和地区都有使用“红包”的方式对居民进行补贴。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像沙特这样的“土豪”国家,“发红包”纯粹出于“私人理由”。沙特新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为了庆祝自己登基,于年初决定向国民发出总额高达210亿英镑的大红包。没有特定的受惠对象,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每位“臣民”都获得了国王的生日的“打赏”。
而香港、新加坡等一些地区和国家“发红包”的理由与澳门比较相似,都是始于全球金融危机。政府分享行为除了从金钱上对民众有所补贴,在心理上的提振作用或许更大。
相较于土豪的沙特和“临危受命”的香港、新加坡,有的政府红包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现金分享往往数额有限,更多的“红包”是从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人民实惠。
例如,上海2011年8月颁发“政策红包”,施行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对象包括国家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等四类人群,合计约55万人。2014年,三亚市也以物价补贴发放的形式,对符合条件的居民发放每人360元的补贴资金。共计约覆盖62万人,发放补贴资金22320万元。
正如每个硬币都有两面,政府发“红包”的行为也被不少人质疑为“懒政”,一刀切的发钱“意在讨好市民”。
但在小编看来,这样的“懒政红包”和“讨好”不妨多多益善。
“懒政说”一派的主要立足点在于,“发红包”的行为过于“简单粗暴”,应该拿这些钱从多方面入手去改善公共服务和综合福利。还有人认为,“钱太少没多大意义”。
不过,小编觉得,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人均百元,甚至千元可能还不够吃一顿饭。但必须看到,社会发展是存在参差性的,在整个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还存在许多弱势群体。对于广大中低收入者以及仍生活在贫困线下的民众来说,这是一笔重要的收入。
还以澳门为例,有市民表示,最近几年政府福利明显改善,政府除了现金分享计划,还出台电费、教育、看病补贴。由此可见,“懒政”看法未免偏颇。
因此,在财政有所盈余的情况下,政府通过直接派发红包,努力让民众过上“好日子”的做法理应值得点赞。
政府派红包,钱不在多,有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