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2月1日讯(记者 张明江) “开门红”落空,市场1月份继续大幅波动,开年“中字头”再度逆市走强,而去年造出多个绩优基金的中小盘1月份突然哑火且跌幅较大, 1月份权益类基金大面积下跌,首尾业绩差距已经超过40%。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沪指1月份累计下跌6.26%,深指单月累计下跌13.77%,创业板指单月累计下跌16.81%,科创50累计下跌19.62%,继去年12月份后,今年1月份市场跌幅扩大。
数据显示,1月份可统计951只(A/C类份额分开计算,下同)普通股票型基金中有918只下跌,超九成五下跌,平均跌幅14.04%。有长信创新驱动股票、创金合信专精特新股票发起A /C、申万菱信智能汽车股票A /C等189只普通股票型基金跌幅超20%,共691只跌幅超10%,仅招商景气精选股票A、招商科技动力3个月滚动持有股票A、招商景气精选股票C等32只普通股票型基金1月份净值上涨,值得一提的是,1月份涨幅在5%以上的7只普通股票型基金均为招商基金旗下产品,普通股票型基金首尾业绩差距近40%。
股票ETF方面,1月份724只基金中有661只下跌,超九成下跌,平均跌幅12.38%。其中跌幅最大的10只股票ETF均为科创主题ETF且跌幅均超36%,电子信息、新能源车、医药等主题基金整体跌幅较大,央企、银行主题ETF整体涨幅最大,股票ETF首尾业绩差距超30%。
混合型基金方面,1月份可统计的7968只混合型基金有7522只下跌,近九成五下跌,平均跌幅10.71%,其中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13.63%,灵活配置型基金平均跌幅10.69%,平衡型基金平均跌幅4.96%,偏债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2.18%。数据显示,泰信中小盘精选混合、泰信鑫选混合A/C、德邦科技创新一年定开混合A/C等994只混合型基金1月份跌幅超20%,占比超12%,混合型基金首尾业绩差距超45%。
受权益类基金普跌影响,1月份FOF基金亦超九成下跌,平均跌幅4.13%,东财均衡配置三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式(FOF)A、东财均衡配置三个月持有混合发起式(FOF)C跌幅超18%,共37只FOF基金1月份跌幅超10%。
QDII基金依然维持去年走势,港股相关QDII整体跌幅最大,美股相关QDII涨幅最大,首尾业绩差距超20%。增强指数型基金1月份同样超九成下跌,平均跌幅11.38%,仅少数几只红利主题基金净值上涨。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去年的业绩“黑马”中小盘基金1月份业绩被逆转,同花顺分类可统计的315只中小盘基金仅汇添富战略精选中小盘市值3年持有混合发起A、汇添富战略精选中小盘市值3年持有混合发起C两只基金上涨,其他313只中小盘基金1月份净值全部下跌,平均跌幅15.03%。另一方面,同花顺分类可统计的640只大盘价值型基金1月份平均下跌0.64%,67只红利基金、银行主题ETF涨幅超5%。
对于“中字头”、“红利”等主题投资机会,融通基金认为,在“政策逻辑+市场逻辑”双轮驱动下,高股息央企或是攻守兼备之选。一方面,聚焦价值创造考核ROE和现金流,央企拥有持续高分红的能力;另一方面,经济转型过程中需要财政来源多样化,央企高分红的动力也高涨,关注持续稳定分红下的央企估值重塑机会。
融通基金认为,绝对低估值央企也具备较大的修复空间。A股央企内部估值同样分化,以大建筑板块为代表的部分央企估值极低,或具备较大修复空间。此外,若后续“将市值管理纳入考核”的政策落地,此类上市公司有望深度破净,或也是市值管理动力强、边际改善巨大的方向。另外,重组整合是下阶段国企改革深入推进的主线之一,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组建等相关领域或值得关注。国资委明确表示,下一步将稳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新央企组建。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特点,将更大力度开展“信息通信、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富国基金认为,从历史上看,在经济下行、利率下行、市场下跌、市场风险偏好整体降低大环境下,“红利策略”都具有比较典型的优势,像2018年,2022年和2023年,这四个特征也基本都满足。当前市场对于中特估的追逐和预期更多是主题投资和高股息投资的逻辑,而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这一政策消息则充当主要催化剂,带动中特估概念上涨。
富国基金认为,近一周,央行超预期降准、证监会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转融通限制等一系列利好资本市场政策频频出台,或也意味着我们即将迎来新一轮政策密集期,政策催化效应下“中特估”主题仍有配置机会。但无论哪一种策略或风格,都有所在市场的局限性及未来不确定性,回归到我们个人,尤其震荡市下,多元、均衡配置或是我们“在不确定市场中寻找确定性”的一味解药。
(责任编辑:朱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