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1月26日讯 由中国网、今日保联合主办的2019数字时代·保险高峰论坛暨中国鼎保险行业颁奖典礼今日在京盛大召开,横琴人寿董事长兰亚东出席会议并发表演讲。兰亚东表示,无论是哪一种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不是生活和社会的主角,它不能天天站在舞台的中央,它不能天天站在舞台的中央。保险一定是附着在各种交易、各种场景下的无名英雄和有效存在,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保险行业3.0时代的探索肯定是以数字化的这种前提来探讨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细分人群甚至是单一家庭不同人的个性化产品,它是一个过渡的时代。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魏主席,薛总编,还有各位新老朋友。非常高兴能有机会谈一点体会。前两天主办方问我要演讲题目,因为还没进入到今天活动的状态,所以当时没有想,一直催,我说就谈几点体会。刚好魏主席站在行业的角度,从行业发展的历史到未来的展望做了一个前景的描述,我是三年前从体制内出来,南下横琴自贸区,想从一张白纸开始探索一下面向未来的保险公司或者说一家寿险公司应该怎么“玩”?
刚才在下边交流,做保险无论是财险、寿险和再保险,一定要做一家穿透周期的公司。任何一家公司一定要考虑,今天所谓来到了数字化时代,它的基本定位就是你要考虑怎样穿越数字化时代,到下一个时代。到了下一个时代还要再考虑,当然每个时代都需要巨头,但每一个时代的巨头是不是在这个时代活得好,到下一个时代还能活得下去都不知道。做保险公司一定要做穿越周期的商业模式。这是一些初步的感受。
刚才看到我的介绍,说我从事保险22年,少了8年,我今年从事保险30年,只干了一件事,从卖保险开始,设计保险产品,做运营、客户服务、个人营销,做管理层,现在学着从零开始筹建一家公司,想把这家公司做成一个至少能够跨越这个周期和跨越这个时代的公司。无论在哪个时代,活着才有机会拥抱变化。
今天毫无疑问,大家公认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但是,我更觉得今天的时代是一个数字化焦虑的时代。很多人很焦虑,这两年论坛也特别多,所有的论坛如果不加上科技和数字的概念,这些论坛都玩不下去。但我参加论坛特别少,今年下半年就参加了两个论坛,一个是前天下午的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助力湾区高质量发展的论坛,因为在湾区不得不参加。在行业不参加行业的活动也不好,所以下半年我就选择了这么一个活动,因为和其他的活动也有所不同。保险业这些年搞活动,我用了一个词可能不太礼貌,总是在“自娱自乐”,但我看到今天的“与科技和数字化相关”,其实我们请了很多跨界合作伙伴和朋友来一起探讨交流。
保险业一定会被打劫,什么时候会被打劫,被谁打劫,以什么方式被打劫?这是所谓数字化焦虑时代里,每一位从业者,无论是学者、相关合作伙伴、每一家主体公司、第三方平台都在期待的事情。我的体会,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在今天谈论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肯定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数字化首先是一个文化和思维的革命,是制度的变革,是商业模式的探索和重建。在这个时代首先要带给我们的考虑。
技术本身的发展,在每一个战略选择的阶段,可能都是怎样为你所用,是这几年走下来,一个特别重要的体会。
在这个时代,我们感受到了不是因为需要数字化才数字化,是因为消费者的价值需要重新定义。我们今天看到很多东西是为了数字化而做的数字化。对我们这个行业而言,可能首先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当发生变化,当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都在变化的时候,保险业看待客户价值和价值增长的起点就要重新来定义。如果我们能够把客户价值增长找到了答案,也许就能找到每一个团队,每一个公司,每一个平台的生存的可能的道路。
放在行业发展的角度看,去年在一次行业的活动上,我提了这么一个阶段的划分。刚才主席讲到了,特别熟悉的照片,因为那张照片在过去老人保或者中国人寿的展览史里画册中经常看到,1979年2月开始,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到今天40年,这40年可以划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到1998年(大约到1999年),因为保监会在1998年成立的,就在阜成门旁边的楼上。从1979-1998年第一个二十年可以称之为中国保险业1.0时代,1.0时代今天还有很多老领导,很多从业人员在1.0时代加入行业的人依然活跃在行业里。1.0时代最基本的特征是学习和模仿,我们要把一个更开放的世界、我们看到的成熟的商业模式学习进来,复制进来,是一个学习和模仿的阶段。当然那个时候市场主体非常少,一到两家。
从1998年到去年或今年年初,这个阶段称之为保险业2.0时代,2.0时代非常重要的特征,无论从监管、公司运营、产品、市场、商业模式探索上,这二十年应该说保险业在一个基本成熟和完善的阶段。尤其是过去十年,称之为资产驱动负债的时代,它是一些时代特征和商业模式的探索。这些过程基本的特点,九十年代初个人营销制度的引进是第一次渠道驱动的行业增长。2000年前后,银行保险渠道的快速出现是第二次渠道驱动带来的行业增长。从产品的角度看,从传统的保险产品到分红保险、万能险,产品在不同的阶段,在渠道的配合之下是一直在驱动。如果说2.0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产品和渠道交替在中国保险市场发生作用,驱动了行业快速成长,成为全球第二大保险市场。
站在今天看,接下来的十年或十五年,我还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我称之为行业过渡期,这就是3.0时代。今天大家把它定义为更多的数字化时代。当然我请教过很多专家,因为今天活在概念里的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你感觉到眼花缭乱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算力算法,所有的这些事情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问题,今天的时代到了技术驱动的时代,或者说叫做科技驱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有几个主要的探索方向。
随着交易方式、生活方式、人财物流动方式的变化,传统保险产品的定价逻辑、监管逻辑和以保险产品为核心的服务方式要不要发生变化?今天还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在3.0时代应该发生变化。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保险产品和服务,保险不是生活和社会的主角,它不能天天站在舞台的中央,它不能天天站在舞台的中央。保险一定是附着在各种交易、各种场景下的无名英雄和有效存在,在这样一个前提下,保险行业3.0时代的探索肯定是以数字化的这种前提来探讨针对不同场景、不同细分人群甚至是单一家庭不同人的个性化产品,它是一个过渡的时代。刚才魏主席描绘了更遥远的一些时代,我们称之为叫做智能时代,人类社会从数字时代到智能时代的时候,现在是一个数字化和数据化的过程,到了智能时代,今天最熟悉的、最强大的渠道可能已经变化或者被打劫了,我们今天看到产品最基本的定价逻辑,定价的方法,定价的基础也发生了变化。以寿险为例,前两天最火的词是“颠覆”,大家在一起探讨我的观点是这样的,如果生命表不能被颠覆,寿险也不能被颠覆。但数字化时代有没有可能,除了生命表之外还有更多支持定价的方法呢?一定会有。所以,3.0时代探索了这些东西。
智能时代的到来的基本标志,今天已经看到了。所谓的车险被重新定义,甚至用“颠覆”一词,这个是在行业已经看得到的,无论是从资本市场还是生活的实践当中已经可以看到。寿险可能需要的时间更长一些,随着基因技术、生物工程的变化,随着真正的以数字化为基础的,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普及和5G技术的到来,个性化定价的机会就会存在。在这之前,所有的探索和努力都会被局限在一个框子里,无论是对第三方平台还是对保险公司,还是对行业而言,我们可能预判这样的机会能否到来,而在这样的机会到来前,还是刚才我说到的一点,你要活着,如果你连活着的机会都没有,即使你做了十年的努力,很遗憾那样的机会是几种因素叠加出现的行业增长。但是今天,今天还没有看到这种叠加的可能,所以我们都是在各条线上,在价值链的某一个点上苦苦探索,玩命的寻求单点突破。但是这种突破是有价值的,是有意义的。
所以每一种商业模式会不会等到那个叠加的机会出现?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但我确认一点,在那个机会到来之前你必须活着,你必须坚持在数字化的道路上,一天都不能懈怠。
从这个角度来讲,从一家公司的角度来讲,数字化不是一个科技团队的问题,一家还有科技中心、还有信息技术部和科技团队的公司不是数字化的公司,所以我经常说,当我们没有科技团队,没有科技中心的时候,我们才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现在这一步还没有迈开。
所以运营一家公司的层面上,安全渡过数字化时代,能够随着数字化时代一起往前走,并且活下去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公司治理和战略层面上重塑你的战略,不做到这一点所有的投入可能都是打水漂。它是在公司治理层面、在股东层面、在战略层面上需要重塑,而且这种重塑是确保你能平稳在这个周期穿越过去。从现在庞大的市场主体,比如保险公司的角度看,对于创业公司和第三方平台可能不是这样的,因为它要打的是单点突破。
第二个问题就是数字化时代的要求,必须把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管理架构全部打掉,重新设计适应今天要求的扁平化的组织。而这个扁平化的组织一定是一个强大的中台。
过去熟悉的,1.0时代和2.0时代所熟悉的这种金字塔结构是不适应今天的时代要求的。接下来问题就来了,科技部门说要建数字平台,又说要业务平台,人力资源部门要建组织功能,我在公司内部讲,一个词“中台”。因为很多概念容易让我们在决策上失误,它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就是在前端是小组织自驱动的服务单元,在一个强大的能够对一线做出快速反应的数字中台的支持下,能够灵活的对市场需求,尤其是对各种不同的场景和细分人群做出快速响应,这样的一种组织。在这样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一位大咖说的,方向大致正确,组织充满活力。
所以,开场我讲到,今天的数字化时代更多的不是从技术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当然是从一个组织和一家公司能够穿越这个时代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变革。对于很多在1.0时代、2.0时代陪伴行业成长一起走过来的同事们和朋友们来说,它是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因为数字化时代的领导的要求不一样,对人才的需求和定义也不一样,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如果不能从愿景、价值观、公司战略、组织架构的角度去重构商业模式的话,增长可能就不会属于我们。当然,按照一些大咖观点,每一个行业都值得重新再做一遍的角度,今天尽管数字化带来了那么多的焦虑,但是机会太多了。因为当我们拿着一个把所有的事情,把价值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重新在今天的视角下,想着把它重做一遍的时候,你会发现其实还是机会大于挑战。
谢谢各位!
(责任编辑:曾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