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新闻 > 国内经济 > 正文

字号: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拟于近期下发

  • 发布时间:2016-04-07 12:30:28  来源:中国网财经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斌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     中国网财经 张少雷摄

  中国网财经4月7日讯 今日农业部就玉米结构调整与生猪生产形势举行发布会。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潘文博表示,农业部正在组织编制《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规划期是2016-2020年,拟于近期下发。

  潘文博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这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顺应农业发展新要求和满足消费升级新变化的主动作为和顺势而为。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农业部正在组织编制《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这个规划期是2016-2020年,拟于近期下发。

  潘文博透露,这个规划总的思路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引领、生态保护优先,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粮食产能,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业发展格局。每次结构调整都有一个目标,这一轮结构调整的目标是什么呢?目标就是做到“两保、三稳、两协调”,“两保”就是保口粮、保谷物;“三稳”就是稳定棉花的自给率、稳定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稳定糖料的自给率;“两协调”就是蔬菜生产和需求协调发展,饲草生产与畜牧养殖协调发展。

  这一轮结构调整和前几轮结构调整有什么不同呢?潘文博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结构调整一共经历了四轮,第一轮结构调整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是家庭联产承包之后粮食连年增产,出现了相对过剩,但是棉油糖、果菜茶等非粮食产品是短缺的,当时信号非常明确,压粮扩经。第二轮结构调整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普遍提高,1991年出现了南方早籼稻为主的“卖粮难”的现象,但是优质农产品价格高、销路好,这轮结构调整的重点就是发展“三高”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第三轮结构调整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粮食产量创造历史新高之后,1998年达到了10246亿斤,粮食产量有三年超过了1万亿斤,“卖粮难”再次出现。国家实施的是战略性结构调整,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的面积大幅度调减。1998年到2003年,这五年粮食面积减了2.2亿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粮食面积减幅最大的一次,也是影响最深的一次。

  潘文博指出,本轮结构调整最大的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在粮食实现“十二连增”后,粮食供求关系改善,目前粮食总量问题不大,从三大主粮看,稻谷是平衡有余,小麦是基本平衡,玉米是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因此,这一轮结构调整的重点,在品质上,在稳定稻谷、小麦口粮品种面积的同时,重点是优化稻谷和小麦的品质结构,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数量上,重点是调减非优势区的玉米面积。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