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5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在北京召开“2023年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发布会”。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截止2023年4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为23.92万亿元,较9月末增加1.28万亿元,环比增幅为5.65%,较上年同期增加2.79万亿元,同比增幅为13.17%,较三季度末大幅增长5.7个百分点,信托资产规模已连续7个季度保持正增长。根据中国信托登记公司数据,2023年6月至12月,信托行业共成立信托产品30415个,成立规模为43325.05亿元。
相关数据说明,信托公司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具体表现为:
表现一:着力发展财富管理服务信托,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根据中国信托登记公司数据,2023年6月至12月,全部25个业务品种中,保险金信托、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的成立笔数均在前5名。
2023,信托公司大力发展家族信托、家庭服务信托,推动家庭资产规划,实现财富的增值、保值和传承,发展保险金信托、特殊需要信托等,尝试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信托服务,围绕客户的需求及风险收益偏好,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线,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财产性收入。
历经10年探索,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已成为了未来发展发力点之一。
一是家族信托逐渐成熟。2013 年被称为中国的家族信托元年。截至目前,约59家信托公司开展家族信托业务,存量家族信托的规模合计约5000亿元。具体表现为:头部效应。综合排名前十的信托公司,家族信托业务规模占行业总规模的90%,达到3000亿元;渠道为王。银行系信托公司规模上量最快,2022年末,存续规模已达到1000亿元。主要得益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柜台交易和强大的客群;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非银系的信托公司根据各自股东背景,建立相应渠道,当然也有部分信托公司发展自有财富管理。碍于信托公司无分支机构,发展缓慢。
二是家庭服务信托不断探索。截至2022年末,共有12家信托公司已落地家庭服务信托,存续规模为27亿元。2023年,约15家信托公司发行首单家庭服务信托服务产品,仅2023年9月,就有5家信托公司,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合作,首单发行不同场景的家庭服务信托产品。难点在于,服务场景搭建、金融科技赋能、专业人员培养等方面。
三是保险金信托不断创新。历经8年,保险金信托信托规模持续增高,约30余家信托公司提供保险金信托服务,业务模式不断迭代,保险公司参与热情不断高涨。
以中信信托为例,在财富管理服务信托领域,已深耕9年,家族信托和保险金信托在受托规模、客户数量、创新服务等多个核心维度上,稳居行业领先水平;针对企业家客群,围绕中信金控“中信企业家办公室”倡导的“人、家、企、社”四个维度,打造了以信托架构为基础的家办综合服务体系;积极践行信托业务分类新规指引,推进开展家庭服务信托、特殊需求信托、其他个人财富管理信托、法人及非法人组织财富管理信托等业务。
虽然财富管理业务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但信托公司的财富管理服务信托尚处于探索阶段,依然有很多制约因素,如配套制度不完善,信托公司综合服务能力有待提升,信托文化和财富传承文化尚在建立之中。
表现二:持续发展资产管理信托,提供更多资产选择。
第六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完善基础货币投放和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人民银行表示,坚持人民至上,既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也坚决不能让老百姓的票子变“毛”,要守护好老百姓手里的钱袋子。对于信托公司来说,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信托服务,围绕客户的需求及风险收益偏好,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线。
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2023年4季度末,资金信托总规模达到17.38万亿元,投向证券市场(含股票、基金、债券)规模合计为6.6万亿元,较3季度末增加8536亿元,环比增速14.85%,合计占比38%,环比上升3个百分点;与2022年4季度末相比,规模增长2.25万亿,同比增速高达51.52%,占比则提升近10个百分点。
自2018年资管新规颁布以来,资产管理信托成为信托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一方面,产品类型日益丰富。从投资标的看,资产管理信托主要投向债券、股票和基金三大领域,以债券投资为主。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投向债券的信托资金余额为4.04万亿元,占资金信托的25.73%,占投向证券市场的79.85%;从投资类型看,主要包括现金管理类、固定收益类(纯债固收和“固收+”)、配置类(TOF、FOF、MOM)、权益类、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等类型;从产品投向看,主要投向低风险投资领域,如高等级债券、票据资产等;从产品形式看,FOF最为常见,已成为各家信托公司转型标品信托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另一方面,产品线不断优化。投资标的覆盖面广,包括国内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A股股票、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债、国债、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投资周期梯度化,依据投资者个性化需求,搭建周开、月开、季开等产品系列。
以中信信托为例,公司持续开展资产管理信托业务,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推动绿色低碳、普惠金融等作为重点领域,构建涵盖不同风险和收益特征的产品线,2023年末资产管理信托规模7,502.87亿元。其中,普惠金融业务全年累计发放金额超过400亿元,服务客户超过2,600万名。
伴随着实践,我们面临着挑战,虽然不少信托公司搭建了完善的资产管理产品体系,但相较于券商、基金,信托公司仍需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建立专业的投研体系,开发具有公司资源禀赋产品,进一步实现科技赋能。
表现三:持续发展慈善信托,为小康社会贡献信托力量。
慈善信托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引导财富向善,助力共同富裕,为小康社会贡献信托力量的一个有效业务模式。
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出台,为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规范与法治保障。根据不完全统计,约65家信托公司涉足慈善信托业务。相较7年前,全国范围内仅有18家信托公司和慈善组织备案了慈善信托产品,总规模不足1亿元。
中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9日,已有1602个慈善信托项目备案,财产总规模达65.38亿元。截至2022 年末,全国慈善信托累计备案规模达 51.66 亿元,累计备案数量达1184 单。其中, 2023 年度备案规模13.72 亿元,较 2022年增加 4.93 亿元;备案数量亦呈加快增长态势达418 单,较2022 年度增加 22单。根据中国信托登记公司数据,2023年6月至12月,全行业共有49家机构开展了公益慈善信托业务,新成立372个公益慈善信托产品,成立规模为6.64亿元,涵盖了教育、医疗、扶贫、环保等诸多领域。
在七年的发展历程中,慈善信托也逐步呈现出诸多特色。
一是涵盖领域广,慈善信托目的涵盖了《慈善法》所列举的全部领域,如教育、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
二是参与主体广,信托公司与金融机构、政府机关、行业联盟等机构积极合作,动员更多主体参与慈善信托,拓宽了慈善信托财产来源,提升了慈善财产投资收益。
三是捐赠资产类型广,如建信信托曾设立艺术品慈善信托,外贸信托曾设立“客户权益-积分”慈善信托等。
四是慈善工具运用广,如“中信信托·2023信行远捐赠者建议慈善信托”在北京市民政局指导下备案成功。
以中信信托为例,2023年末慈善信托累计备案规模10.53亿元,业务规模与质量保持行业领先。“中信信托·2021芳梅教育慈善信托”在2023年荣获民政部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设立面向职工参与的“中信信托·2023信行远捐赠者建议慈善信托”,是慈善信托新模式的有益探索,使慈善捐赠更有计划、更有体系、更加灵活。
表现四:不断探索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助力企业风险化解。
根据中国信托登记公司数据,2023年6月至12月,全行业共有48家信托公司开展了行政管理服务信托业务,新成立产品916个,成立规模为8367.88亿元;共有21家信托公司开展了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业务,新成立产品68个,成立规模为3258.31亿元。
2019年,建信信托首创“彩蝶”系列破产重整服务信托业务,将信托模式成功运用到天津渤海钢铁集团破产重整项目中,开行业先河。
2021年,共6家信托公司着力布局破产重整信托业务,两家参与或有意向参与,整体受托资产规模已超过4500亿元。
2022年,共16家信托公司落地风险处置服务信托业务,其中7家信托公司是2022年首次开展此类业务,风险处置服务信托新增项目49个,新增规模1.1万亿元,存续受托资产规模总计1.4万亿元。
2023年,共22家信托公司参与破产重整服务信托业务,存续受托资产规模总计超过1.5万亿元。
历经5年探索,企业破产服务信托成为了信托公司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一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2023年破产审查案件公告多达1.74万件,较 2019年增加了1.22万件,增幅 230%。
特点:体量大、产业链长、影响面广。
共性:越来越多的大型/超大型企业集团降杠杆或经营结构调整失败,最终由流动性风险恶化为破产的结局。
影响:困境企业涉及金融机构、投资人、企业职工、互保企业众多,风险传播能力强,造成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甚至冲击区域信用环境,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二是弥补破产重整制度缺失。破产重整程序启动困难、破产重整企业修复困难、破产重整计划执行效果差、破产管理人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三是发挥信托公司优势。发挥信托资产隔离的制度优势,剥离资产、隔绝风险,在债权人对偿债资源有效管控的前提下实现资产有序、稳定的处置变现;信托计划可以简化留债、转股等复杂的交易结构,同时又不受债权人人数限制,可以缩短执行时间,提高执行效率;信托受益权作为份额化的金融产品,转让灵活且便捷,解决了资产流转难度大的问题;以信托的架构安排和高效的信息科技系统实现对债权债务统一管理,可以有效解决重整债务规模大、资产情况复杂、债权人人数众多的问题。
以中信信托为例,在风险处置服务信托领域,稳步推进海航集团破产重整专项服务信托项目运营,成功中标多家大型机构风险化解服务信托,存续业务规模位居行业首位。
伴随着企业破产服务信托实践,我们也面临挑战,一是基础性制度缺位,如财产登记、交付制度、税务问题还有待解决;二是业务边界有待拓宽,实践中,信托公司在企业破产服务信托中,往往缺少主导权,法院、AMC、律所等机构一般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三是成本投入大,盈利空间待拓展。
表现五:探索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尝试解决社会管理问题。
2013年开始,国内预付类资金受托服务信托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2013年-2018年,对标英国个人信托,业内开始尝试创设不同场景,服务个人客户消费需求。从ZX的消费信托开始,陆续有7家信托公司,做了8支产品,涵盖养老、房子、宝马车、IPHONE等消费品。除此之外,租车、租房、长租公寓、连锁加盟、二手房买卖等共享经济及交易中的押金管理,房地产预售资金存管等也是信托公司探索开展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业务的主要方向。
2019年-至今,资管新规出台后,信托公司不断寻找转型方向,预付类资金受托服务信托是其中一个。截至目前,已有8家信托公司开始尝试,涉及物业费、培训费等多个领域。
伴随着预付类服务信托实践,我们面临着挑战:一是系统依赖度高,短期盈利不足;二是配套制度欠缺,竞争压力较大;三是公众认知不足,市场有待培育。
信托公司正在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发展格局,将自身高质量发展融入服务共同富裕和实体经济大局中,希望在促进社会和谐、推动金融创新等方面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