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石投资总经理 杨玲
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私募基金已经成为了众多高净值人士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截止2019.6,私募基金规模达13.28万亿,其中证券类私募基金规模达2.33万亿。
私募壮大的背后是,是品类和风格的多元化,进而带来选择困难,难免有一些投资者在挑选中“业绩唯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导致承受了不必要的风险。本文提出“认购三段论”,以帮助大家理性投资私募。
一、投前:评估摸底
1.投前要评估自身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策略产品
投资私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应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才能成为合格投资者。
此外,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 100 万元,且符合如下标准:(一)机构:净资产不低于 1000 万元;(二)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 300 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 50 万元。
了解目标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选择与自身风险偏好相匹配的策略产品。投资策略、投资范围、投资限制、预警止损要求、投资策略等,决定了私募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一般来说,高收益的产品也伴随着更高的风险,需要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匹配。
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策略多种多样,投资者要在购买前详细询问具体情况,常见的策略有:股票(多头/多空)策略、事件驱动、债券策略、管理期货(CTA)、相对价值、组合基金、宏观对冲。
其中,股票策略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策略;管理期货、相对价值策略通常会采用量化的方式进行选股,属于中等风险、中等收益;债券策略收益空间较小,风险也较低;宏观对冲策略会根据对宏观经济的判断在大类资产当中进行配置;事件驱动策略常见的有并购重组、定增、打新等。
2.投前要摸清私募管理人的“底细”
投资前,还需要查询私募基金管理人是否登记、是否受到过行政处罚或异常提示,全面了解公司背景。
法规要求,各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向中国基金业协会申请登记。投资者可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http://www.amac.org.cn/)“信息公示”处查询,并且应特别关注异常情况,比如管理人是否受到过行政处罚、是否存在未按要求进行信息披露等情况;以及提示事项,如管理规模为零或实缴资本较少等。
此外,协会网站还会公示管理人的员工人数、法定代表人履历、公司网站、过往产品等信息。可根据这些信息,进一步判断管理人是否具有专业背景,评估其综合实力。
二、投中:警惕套路
1.警惕管理人将登记备案等同于监管部门信用背书
一些私募机构在产品推介过程中,会将在登记备案作为宣传点。
投资者需要知道的是:登记备案不是行政许可,不构成对管理人投资能力、持续合规情况的认可,不作为对基金财产安全的保证。因为对于管理人所提供的登记备案信息,基金业协会不进行实质性事前审查。私募基金备案也不是行政审批,投资者仍然要对基金产品的收益风险特征进行了解。
2.警惕管理人将产品托管作为业绩安全性背书
一些私募机构在产品推介过程中,也会将产品托管作为亮点之一
投资者需要知道的是:托管的主要作用是保障基金财产的独立和安全,但并不意味着基金投资风险的降低或者收益的保证。
根据要求,私募投资基金可以托管也可不托管,但需明确保障投资基金财产安全的制度措施和纠纷解决机制。基金托管的作用是:
(1)防止基金财产挪作他用,保障基金资产安全;(2)对基金管理人的投资运作进行监督,促使其按照要求运作基金资产;(3)对基金资产进行会计复核和净值复核,保证基金份额净值和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
3.认真阅读基金合同等相关文件
基金合同及说明书当中列明了产品的基本要素信息,投资者应当重点关注基金的开放频率、认购赎回规则、费用收取、了解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认真阅读风险揭示条款。
(1)开放频率及认购赎回规则
私募基金开放频率一般低于公募基金,且可能存在封闭期,在封闭期内不可以赎回,或者需要交纳一定的赎回费用才能赎回,投资者需要关注其流动性与自身资金需求的匹配度。
(2)费用收取
私募基金收取的费用一般包括认购费、固定管理费、浮动业绩报酬和赎回费四个部分。认购费一般为1%,固定管理费一般在2%左右,浮动业绩报酬一般为超额收益的20%,一般来说在封闭期后不收取赎回费。国内较为常见的浮动业绩报酬计提方式分为两种:
①基金资产高水位。最新的计提基准日基金份额净值创新高,则按照当日净值与历史最高净值之差作为计算基准计提业绩报酬。
②单客户高水位。在赎回时按照单客户单笔申购份额赎回日和申购日之间的累计收益为基准计提业绩报酬。
三、投后:持续关注
购买基金后,还应持续关注产品定期的信息披露情况,包括业绩表现(区间累计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波动率与基准指数的比较情况),以及基金的投向、管理人选择标的的逻辑及对未来市场的观点。如果发现管理人出现失联、跑路、基金财产被挪用等情况时,要向基金业协会或当地证监局反映。
(责任编辑:张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