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商业车险费改的持续深入,车险市场竞争加剧,不少财险公司转战非车险市场,一些前景广阔的创新险种终于迎来发展春天。比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关键时期,关税保证保险正在为提高我国进出口企业通关效率以及保证国家税款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近日召开的政策吹风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当前的外贸运行造成严峻挑战。“受前期物流不畅、开工延迟等影响,叠加春节因素,预计今年1月至2月中国进出口增速将大幅回落。不过,根据评估,疫情对一季度外贸的影响虽然不容低估,但仍处于可承受范围。”
在这种形势下,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进而促进外贸稳定健康发展尤为重要。关税保证保险作为海关联合保险业开发的首款保险产品,引进保险作为新型担保方式,进出口企业投保后,若未能按期向海关缴纳相关税款,将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确保海关收到税款的权益。
关税保证保险是国际市场上较为成熟的保证保险产品。美国在20世纪末就全面实行关税担保制度,其全年关税担保总额接近年关税总额的10%,约有99%的美国进口货物采用关税保证保险形式。在欧洲、日本,海关既接受银行出具的履约保函,也接受保险公司出具的保证保险保单。
我国关税保证保险试点政策正式出台是在2018年9月,海关总署选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个直属海关,试点关税保证保险。两个月后,试点海关范围从10家直属海关扩大至全国,关税保证保险迎来发展黄金期。
2019年8月,海关总署、银保监会再次扩大参与关税保证保险试点保险公司名单,平安财险、大地财险、国寿财险、阳光财险、太平财险进入关税保证保险试点险企范畴,加上2018年首批参与的3家险企——人保财险、太保财险、中银保险,共计有8家财险公司参与了关税保证保险试点。
人保财险相关负责人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自关税保证保险业务试点开办以来,公司累计签发保单2.5万多份,承保企业1600余家,担保税款450多亿元,为1370多亿元税款提供了保险服务和保障。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12月,全国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6.7小时,较2017年压缩62.3%;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2.6小时,较2017年压缩78.6%,提前两年完成国务院发布的《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中要求的“通关时间相比2017年压缩一半”任务目标。
帮助企业降低通关成本
关税保证保险与其他关税担保方式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效率高,可以大幅缩短进出口企业的通关时间。“进口企业可凭关税保证保险实现‘先放后税’,企业将保单送海关审核备案后即可办理通关手续。同时,关税保证保险在投保企业准入门槛、保险费成本、操作便利性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对跨境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尤为利好。”
以江苏一家主要从南美进口牛羊肉的贸易公司为例,该企业年进口纳税额约6000万元,此前主要通过传统“先税后货”方式进行通关。作为首批关税保证保险试点企业,这家企业凭借关税保证险保单实现“先放后税”,无需再将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存放于保税仓库,从而大大节省了通关时间和仓储成本。经测算,该企业可节约通关时间两天每票,降低入保税库成本约2000元每柜。
据记者了解,目前进口企业支付现金保证金的平均年化融资成本约为8%至10%,银行保函的年化手续费率约为2%至3%,且需占用企业在银行的授信额度。与之相比,关税保证保险的平均年化承保费率约为1%,可大幅降低企业的资金负担。
除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提升企业通关效率外,关税保证保险的另一核心职能是保障国家税款安全入库。据介绍,对于出险业务,人保财险通过及时履行赔付义务,目前已向南京、深圳、大连、杭州等直属海关所对应国库支付11笔赔款,有力保障了海关税款的及时、安全入库。
业内人士表示,关税保证保险充分迎合我国外贸事业发展的需求,适应新时期海关工作的开展,为我国外贸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疫情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只是暂时的,长期来看,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发现和解决对外贸易环境中遇到的问题;跨国企业不断复工复产,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责任编辑:郭伟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