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朱艳霞
随着市场利率持续下行,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迎来新一轮调整。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各类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伴随这一调整,分红险产品被寄予厚望,成为新的市场主力。
《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注意到,面对预定利率下调,保险公司纷纷调整产品策略,加大对分红险的投入力度。多家人身险公司表示,将积极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未来也将主打该类产品。监管部门对此也给予了政策支持。例如,《通知》鼓励开发长期分红型保险产品。对于预定利率不高于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可按普通型保险产品精算规定计算现金价值。
近年来,市场利率持续走低,保险公司投资端普遍承压。为防范利差损风险、降低险企资金成本、减少恶性竞争,监管部门指导行业下调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从3.5%到3.0%,再到即将实施的2.5%,每一次调整都牵动着市场神经。而分红险作为一类具有浮动收益特性的保险产品,其预定利率上限相应调整,为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分红险之所以被视为新的市场主力,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收益构成。分红险收益由保证利率和非保证利率两部分组成,其中非保证利率部分即红利部分,取决于保险公司分红产品账户的经营情况。这种设计机制使得分红险在低利率环境下仍能保持一定吸引力,因为消费者有可能获得超出预定利率的额外收益。
然而,分红险也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红利实现率的不确定性使得消费者对分红险收益情况产生怀疑。近年来,部分分红险产品红利实现率低于预期,影响了消费者购买信心。另一方面,分红险推广需要保险公司具备强大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以确保能够为客户提供稳定的分红收益。这对部分中小险企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考验。
从市场反应来看,消费者对于分红险的关注度有所提升但购买决策仍需谨慎。在选择分红险产品时,消费者需关注保险公司背景实力、资产规模、偿付能力以及历史红利实现率等因素,要综合评估产品性价比和收益潜力。
展望未来,随着保险公司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服务质量及进一步管控“三差”,分红险有望成为主流保险产品之一。同时,保险公司需要不断提升自身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以确保为客户提供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分红收益。
(责任编辑:孟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