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财经 > 保险 > 保险要闻 > 正文

字号:  

评论:养老保险基金不入市更危险

  • 发布时间:2015-07-26 14:43: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樊大彧  责任编辑:郭伟莹

  原标题:评论:养老保险基金不入市更危险

  让养老金通过市场化运营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正是维护基金安全的重要举措。未来市场化运营的养老保险基金,只要能确定明晰的治理结构,合理控制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完全可以做到有效地分散风险,并获取令人满意的综合投资收益。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李忠24日介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结束,共收到反馈意见1000余条,支持型意见占61%,反对型意见占31%。意见的热点集中在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股市方面,一种意见认为,股票是成熟的投资品种,应该由管理机构根据市场情况把握投资机会。另一种意见认为,股票类资产投资风险高,波动性大,建议降低入市比例,或不允许投资股市。

  养老保险基金是企业、个人缴付的钱,是群众的“养命钱”,预计未来将有两万多亿资金进入投资运营。刚刚结束征求意见的投资管理办法中,给出了20多条养老金投资路径,投资股市只是其中之一,其他还有银行存款类产品、债券类产品、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办法规定基金投资股市的比例为30%以下,持有品种除了股票,还包括股票基金、混合基金等。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是每个投资者入市前都应当知晓的一句话。而近期股市的剧烈波动,令公众更加担心养老保险基金入市“炒股”的安全问题。但是,远离股市的养老金就真的安全吗?按照目前的规定,养老保险基金只能买国债、存银行,如此保守的投资运营看似保障了安全,却很难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近年来,全国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困难,在物价水平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实际上处于缩水和贬值的状态。

  养老保险基金的这种缩水状态,本身就是最大的危险。我国养老金是否存在“缺口”,是近年舆论经常热议的话题。尽管一些权威专家指出,养老金不存在收不抵支,所谓资金缺口是个伪命题,但随着老龄化加速,社会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养老基金的资金压力将越发沉重,这却是一个真实而沉重的问题。目前我国65岁及以上老人占比近10%,老年人口赡养比达13.1%,即100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责赡养13.1名老人,而到2030年,可能形成4个人赡养1个老人的局面。

  一方面是压力沉重,另一方面却是养老资金没有被有效利用并造成贬值。养老保险基金整体缩水状态造成的损失有多大?2000年至2014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仅为2.32%,远低于同期的通胀水平。根据一些学者的计算,这些年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由于收益率过低造成的贬值损失近1000亿元。由此可见,除了投资风险以及侵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贬值也是必须考虑的影响养老金安全的重要因素。而此次推出投资管理办法,让养老金通过市场化运营管理实现保值增值,正是维护基金安全的重要举措。

  全国社保基金是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资金,主要用于弥补今后人口老龄化高峰时期的社会保障需要,社保基金成立15年以来,年均投资收益率达8.38%。养老保险基金与社保基金对比,尽管资金来源不同,但功用及未来的运营方式都基本相似,两者因此具有高度的可比性。如果以社保基金作参照,可以发现,即将进入市场化运营模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风险是可控的,前景是光明的。

  投资有风险,不投资风险更大,这是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无法回避的挑战。包括股市在内的各种资本市场确实有风险,但过往的经验也证明,风险是可以管理的。未来市场化运营的养老保险基金,只要能确定明晰的治理结构,合理控制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完全可以做到有效地分散风险,并获取令人满意的综合投资收益。(本报评论员 樊大彧)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