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入市将对金融市场产生多方面积极影响,包括提振市场信心、降低市场波动、促进价值投资、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等。”近日,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接受中新经纬专访时说。
险资入市提振市场信心
2023年以来,数个与“推进险资入市”相关的政策陆续出台。
2023年9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发的《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中提出,通过调低部分风险因子等措施,鼓励保险公司将资金更多地用于长期投资。2023年10月,中国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明确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考核调整为“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拉长考核周期。
2024年9月,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完善权益投资监管制度,督促指导国有保险公司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促进保险机构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
田轩表示,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险资入市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有助于进一步发挥险资在金融市场中的积极作用。
田轩指出,险资的入市将增加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交易的活跃度,从而提振市场信心。作为长线资金,险资主要以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为目的,这将引导市场更加注重价值投资,优化市场结构,减少短期投机行为。这一变化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功能的完善,降低市场波动风险,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田轩看来,险资入市还将持续为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充分发挥金融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加大力度支持企业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从市场环境、投资收益、保险机构投资能力提升、风险管理机制完善情况等方面来评估,目前这种影响已经具备了可持续的基础。
需科学配置资产
在险资入市过程中,如何平衡风险与收益是摆在保险机构面前的一道难题。
田轩认为,保险机构需要制定科学的投资目标,并鼓励多元化投资和合理的投资组合配置。通过进行股票、债券、房地产、另类投资等多种资产类别的投资,可以有效分散市场风险。同时,保险机构还需要根据市场变动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适当调整投资组合中不同资产类别的比例。在市场波动性较大的情况下,险资更应该以保障偿付能力为基本原则,明确投资目标。跟踪宏观经济走势,动态调整投资组合及资产配置比例,尤其是增加低波动资产的配置。
田轩强调,保险机构需要及时跟踪评估风险情况,设置风险警戒线,并进行相应的防范、对冲、止损等操作。利用金融衍生品进行对冲操作等风险管理手段,可以有效降低投资风险,保障险资的安全稳健运行。
“未来,险资入市的发展趋势将呈现规模化、稳健化、国际化的特征。”田轩说,随着政策支持、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市场优质标的的增多,险资将快速大规模进入资本市场。这将为金融市场注入更多活力,推动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
田轩指出,未来在入市过程中,险资将更加注重价值投资,优化资产配置,强化稳健型投资策略,聚焦国家经济发展重点方向,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结构优化和上市公司治理活动。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险资的投资收益水平,降低投资风险,为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随着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险资也将积极参与国际资本市场,实现资产的国际化配置。通过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活动,险资可以更好地平衡收益与风险,提升国际化水平,为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孟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