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中国货币基金资产规模四年增15倍 高人气引担忧

  • 发布时间:2015-06-12 08:4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张明江

  近几年中国互联网货币基金经历野蛮生长期,带动货币基金资产管理规模涨近15倍。对于因多为“某某宝”命名而被称为“宝宝”基金的产品在中国聚集高人气,西方分析人士担心其背后存在流动性等隐患。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援引高盛资产管理公司数据称,过去四年,中国货币市场基金管理的资产规模增长近15倍,截至2014年底达到人民币1.9万亿元(合1780亿美元)。报道还称,在不到两年时间里,阿里巴巴面向在线支付平台支付宝销售的货币基金余额宝的资产从零增至人民币5780亿元(合930亿美元)。

  报道称,曾任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共同基金公司——MFS Investment Management董事长的罗伯特波曾(Robert Pozen)担心,投资者只看到“宝宝”类基金提供高于存款受益的利率,却没根本不知道投资对象的巨大风险,因为这类基金本质上属于美国所说的初级垃圾基金——低于投资级、利率每天波动、时常违约。

  报道还提到,“宝宝”类基金吸引的散户资金规模引起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担忧。惠誉认为,散户追求高收益,一旦面临市场压力就很容易出现羊群效应,可能导致“周期性大规模资金外流”。而且,“宝宝”类基金投资门槛低,又允许投资者随时赎回兑现,大量资金外流的需求可能制造流动性问题。

  事实上,随着去年中国股市走牛、权益类产品规模增加,“宝宝”类基金已经告别爆炸式增长。今年前四个月,货币基金规模起起落落,两升两降。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统计,今年1月底,货币基金规模环比减少400多亿元,2月末环比增加1000多亿元,3月末又环比下降70亿元,4月又回流3000多亿元。

  在规模持续波动的同时,货币基金的发行数量明显萎缩。相较于2014年下半年几乎每月增加10只的幅度相比,今年前4个月,货币基金数量共增加5只,在中国证监会最新发布的基金审批进度表中,几乎难觅“宝宝”的身影。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货币市场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既试图弱化货币市场基金对外部评级的依赖,强化对基金管理人内部评级管理、压力测试的要求,又对货币基金销售活动与披露提出针对性要求,如应在招募说明书和宣传材料的显著位置列明,购买这类基金不等于在银行存款,不保证一定盈利和最低收益。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