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季63基金经理离职主流奔私 博时金鹰居首
- 发布时间:2015-04-13 07:33: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田燕
今年1月至3月,离职基金经理人数分别有18人、24人、21人,合计63人的数据也超过了去年同期的59人。
时隔七年,沪指再次冲破4000点。
对于大多数90后散户而言,这或许至多只是入市的疯狂引力,但对于某些公募基金经理而言,这却可能是7年一遇的绝佳时刻。
据Wind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3月,离职基金经理人数分别有18人、24人、21人,合计63人的数据也超过了去年同期的59人。
当然,并非所有的选择都是主动的,业绩不佳成为了部分基金经理离职的导火索;而另一面,尽管未有准确数据统计63位离职基金经理的具体去向,但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奔私却足以反映一定趋势。
与此同时,多家基金公司出现的包括总经理级别在内的高层变动,也反映着基金公司一度未能有效解决的人员之困。
博时金鹰4人离职居首
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9日,今年以来已经有70位基金经理离职,其中博时基金和金鹰基金各自有4位基金经理离职,是今年以来基金经理离职人数最多的两家基金公司。除此之外,国投瑞银、融通、上投摩根和天治基金分别有3位基金经理离职。
博时一季度离职高峰发生在2月份。根据博时发布的公告,2月9日至13日期间,有三位基金经理从博时离开,分别是博时价值增长贰号基金经理唐桦,博时第三产业成长股票基金、博时灵活配置混合基金经理王雪峰,以及博时平衡配置混合基金经理曾升。除此之外,博时平衡配置的另一名基金经理姜文涛于1月份离任。
按照公告,以上四人离职原因均为“个人原因”,然而,从上述基金经理各自所管理基金相对应的任职回报来看,业绩的黯淡或许是离职的一大原因。
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2014年7月14日到2015年2月8日期间,唐桦管理博时价值增长贰号的任职回报为18.64%,这一成绩显然与去年7月以来启动的牛市行情难以相称。同样,上述另外几位基金经理所管理的基金业绩表现都较为一般。以博时平衡配置基金为例,2013年11月22日至2015年1月14日期间,该基金由皮敏、姜文涛、曾升三人共同管理,其间任职回报仅为18.31%,而截至4月9日,该基金近3月、近6月、近1年、近2年、近3年的业绩排名都处于同类排名的后1/4,表现逊色。
金鹰基金公司的情况与博时有些相似。根据公告,今年以来金鹰离职的四名基金经理依次是杨绍基、朱丹、马洪娟和林华显。其中,林华显和马洪娟于3月底才刚刚离职,这两位基金经理离职前管理的基金业绩表现都不出彩。
离职前,林华显分别管理着金鹰成分优选和金鹰中证500指数分级两只基金。2011年3月12日至2015年3月5日近4年间,林华显独立管理金鹰成份优选,任职回报仅为-0.55%;其管理的金鹰中证500指数分级表现还算不错,其间任职回报为82.47%。而马洪娟则于2013年12月7日起担任金鹰持久增利基金经理一职,至3月28日离职,其任职回报为26.02%,表现较一般。
当然,业绩不突出并非是基金经理们离职的全部原因,上述金鹰旗下离职基金经理中,元老级人物杨绍基的离职就纯粹出于个人发展考虑。今年2月初,其一封类似骈文手法写成的离职信《归去来兮文》在业内广为传播,引发热议。
同样,今年以来有3位基金经理离职的天治基金公司目前仅有6位基金经理,其面临的人员之困可想而知。
奔私潮流仍在继续
与杨绍基一样,在2015年以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多位公募大佬也选择了告别。其中就包括兴业全球明星基金经理陈扬帆、原上投摩根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冯刚、民生加银总经理俞岱曦、景顺长城副总经理王鹏辉、华安基金[微博]副总经理尚志民、富国明星基金经理饶刚等一批业内知名的公募人士,而成立私募公司成为了上述“大佬”们最主流的选择。
诸如于1月7日才宣布离职的兴全陈扬帆,在1月8日即被媒体挖出成立了上海猛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投摩根冯刚去职公募后,也迅速发起成立了域秀资本;而民生加银俞岱曦离职后,则火速创立了上海万吨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目前已发行成立两只私募产品,其投资的方向均为新三板市场;景顺长城王鹏辉离职后亦与多位业界精英组建了望正资产,并称将“用公募的思维做私募”。
显然,尽管2015年以来的A股行情相对2014年第四季度更跌宕起伏,但一路震荡上扬的股市和愈发汹涌的资本热浪对基金经理们更具吸引力,奔私的热情相较去年更是有增无减。
业内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目前奔私募无非两种模式,一是自己创建公司再招揽人才,另一个就是加入已成型的私募公司,无论哪种模式,必须要对基金经理有所激励。私募相对公募最大好处就是机制灵活,对基金经理的刺激作用也能最大发挥”。
于去年底离职的博时老将邓晓峰选择的正是第二种模式。此前,理财周报记者曾独家披露邓晓峰前往邱国鹭[微博]掌管的高毅资产事宜,近日邓晓峰终于公开发声,而此次,其身份已经变成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
像邓晓峰这样选择前往已成型私募平台的基金经理并非少数,此前于2月27日正式告别华宝兴业的基金经理邵喆阳就选择了加盟由上投摩根前副总经理冯刚创立的域秀资本。
高层变动困境难解
相较投研层的人员流失,来自管理层的人员变动对基金公司的影响或更为深远。前述提及多人中,包括俞岱曦、冯刚、尚志民等都是核心管理层,而俞岱曦更是公司一把手的角色,这些高层的变动对公司产生的震荡效应,是难以估量的。
而除了上述人士,今年以来,包括大成、交银施罗德、华润元大、圆信永丰等多家基金公司的总经理或副总经理都发生了变更。其中,交银施罗德和圆信永丰一老一新两家公司发生的高层变动,颇具代表性。
对于一家老牌基金公司而言,人员流失上一直是交银近年之困,去年底交银原总经理战龙的离职更是一度将交银推至风尖浪口。至4月9日,交银发布公告称,由原交银副总经理阮红担任总经理,新一轮总经理的更替终于完成。对于阮红和交银而言,如何提振公司、招揽人才无疑是接下来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与交银不同,园信永丰是2014年1月才成立的一家次新基金公司,在同批次成立的基金公司中,园信永丰发展迅速,成立不久即发行了公募产品,截至2014年底基金管理规模为12.22亿元。然而今年4月2日,圆信永丰发布公告称,公司总经理周昭如因个人发展离职,由副总经理董晓亮代任总经理一职。这一变更也验证了圈内一句戏言,“对小基金公司而言,留住总经理比留住基金经理还要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