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庚基金
当都市人的工作生活被持续的紧绷状态裹挟,一种充满放松和自在的心理状态——“松弛感”开始流行。
“松弛感”代表了一种稳定、从容、平和的情绪状态,也是人们面对压力和挑战时能保持冷静、学会放松的生活态度。
在投资领域,拥有松弛感意味着投资者面对市场的波动时能够不过度紧张或焦虑、不因情绪波动做出极端选择,而是保持冷静、思维清晰,理智地从长期视角来思考问题,采取专业的方法与计划,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
正如“松弛感”是解脱忙碌、获得更加平衡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舒适区”,它也是处在压力与焦虑中的投资者获得幸福感的重要条件。
接下来,深耕君就和大家聊一聊: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培养投资的“松弛感”?
尝试离市场再远一点
很多时候,投资者的焦虑情绪都来源于“太关注市场走势”,当市场大涨,蠢蠢欲动的投资者便被积极情绪鼓励买入;当市场大跌,惊慌失措的投资者又因恐惧被迫卖出。
而过度的交易将进一步把投资者卷入焦虑紧绷的循环之中:沉迷于短期交易——情绪波动加剧——失误概率提升、投资回报更差——丧失投资乐趣。这一系列的行为于取得满意回报而言收效甚微、更与收获投资的幸福感背道而驰。
其实,与其每天关注市场走势、基金净值,不如尝试离市场远一点,主动与焦虑的源头保持距离,接受市场有涨有跌的现实,适度放手,让市场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运行,我们只需定期评估账户,确保投资策略能够适应市场的变化即可。
避免信息过载
被誉为“全球投资之父”和“历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经理” 的约翰邓普顿,用1万元美金创造了220亿美元的财富,他最令人推崇的投资哲学之一便是“不要从众”。作为一名逆向投资高手,他拥有沉稳、冷静的性格,更有趣的是,他的日常生活更是高度践行着“离群索居”的原则,远离信息中心。
在居住地上,约翰邓普顿搬离了华尔街,隐居于巴哈马群岛,多数时间里,他都是在海滩上支起一把遮阳伞,阅读、或处理其它事情,而不是将大量时间精力花在研究股票上,只是会花一个小时左右阅读从纽约寄来的过期报纸与股市评论,一年花在投资上的时间大约150小时。
这种获取少量信息、甚至信息延迟的投资习惯,不仅没有让他在投资收益上大打折扣,反而助力他的投资事业从低谷迈上巅峰。
资本市场上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信息,比如价格的波动、交易量的增减、企业的新闻等等,这其中,可能只有相当低比例的信息能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多的可能只是干扰投资决策的噪音。
如何避免信息过载、避开噪声影响?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提到:当把观测的周期不断拉长时,我们就更容易在金融市场的大量噪声中,提取出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决策。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选择具备持续增长逻辑的基金后,耐心持有,避免对外界信息照单全收、降低对基金的观测频率、减少对每日净值波动的关注,也许更容易获得基金能够带来的长期优秀回报。
专注自己的投资计划
投资的“松弛感”往往体现在投资者的心态和行为上,只有建立一个切实可行、井然有序的投资流程,才能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时,减少情绪的影响,冷静理智地做决策。
一个客观的投资流程,包括确立自身的中长期投资目标,通过自我风险评估与深入的市场与产品研究,构建一个适合的投资组合并定期审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选择配置多元的投资策略,分散投资不同的资产类别以降低风险。
对于投资者而言,避免焦虑的最好方式之一便是减少对市场风格切换的关注,专注于研究基金的投资策略是否有效、基金经理是否注重公司基本面并知行合一、基金的策略和业绩是否经过历史验证……根据这些因素,构建好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不妨拿出笔记本,记录自己的每一笔投资、定期检查账户变化,从自己的经验中汲取力量,这样既能减缓压力、将情绪转化为有效行动,也能有助于在市场的起伏中保持头脑清醒、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永远要把注意力放在主要矛盾上,不为过多的噪音干扰。
结语
一个人的“松弛感”来自于不易被外界影响的充实内心,培养投资的“松弛感”更多需要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思考问题。当市场吵吵闹闹、起起落落,要有心理准备接受市场有涨有跌的现实,别被这种声音打扰,遵循自己的投资节奏;充分信任自己的投资策略与投资方法,相信随着时间拉长,合理的投资计划会得到回报。
心态也很重要。保持投资与生活的平衡,不要让投资成为生活的全部,正如邓普顿所说:“投资人要避免焦虑,财富自然滚滚而来。”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