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实基金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行情持续火热,其中长久期债券产品收益率下行尤为突出,但近两周,债市出现波动盘整。截至3月14日收盘,10年国债活跃券、3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小幅上行,本周债券市场行情较前期持续回调。市场观点分析主要是近期债券市场过热和交易“拥挤”的结果。
部分债基持有人可能已经发现有些产品净值出现了小幅回调。不要慌,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本轮市场调整的原因。
本轮债市上涨逻辑何在
今年开年以来,债券市场经历了一轮超预期上涨行情,债券收益率显著下降,创下了自2002年以来的二十年历史新低点。
2月28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突破了2.3%关口,30年国债收益率突破2.5%关键点位,3月以来长债收益率处于历史相对低位。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13日,中证全债指数今年以来涨幅2.03%,30年国债指数今年以来涨幅5.62%。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10%。
嘉实固收增强策略投资总监林洪钧表示,按照传统债券分析框架主要包括五大要素:基本面、资金面、政策面、供需面、技术面。总结来说,今年以来基本面给债券提供了中性偏多的环境,而资金面较松叠加机构配置旺盛成为年初以来债市上涨的主要逻辑。
基本面层面,林洪钧表示,年初以来的国内经济动能以及海外经济的动向都是重要影响因素。从目前数据来看,国内2024年初宏观指标整体平稳,但中观层面(例如地产)动能依然比较弱,价格指标(PPI)还在负值区间,环比动能也还在底部,因此基本面整体对国内债券市场偏利好。
从资金面来看,今年2月央行先后通过降准释放万亿流动性,随后超预期下调LPR贷款利率25基点,货币宽松环境使得市场资金面整体宽裕。
供需面来看,林洪钧分析,当前债券市场参与者热度很高,今年以来配置盘的需求非常旺盛,短期收益率出现比较明显的下行。包括保险、基金、银行等主要市场参与者,今年以来都表现出较高的配置需求,同时年初债券发行相对少,因此供需出现错配,推升了债券行情。
债市阶段性回调风险可控
本周以来,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持续小幅上行,持续上涨的债市出现一定调整。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中债1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3425%,较上周五上浮6BP,中债30年期国债收益率收于2.5343%,较上周五上浮10BP。
对此,林洪钧分析,当前债券在基本面上仍存在支撑,上半年债券收益率大概率不会出现趋势性上行的拐点,但由于短期交易比较拥挤,可能会出现一定波动。从大方向上看,债券市场目前依然在牛市通道中。从结构上看,由于当前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都在历史低位,因此从券种选择上,信用债的性价比降低,利率债的性价比提高,短端存单也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嘉实信用基金经理王立芹也持有类似观点认为,短期情绪带动下债市强势行情难言结束,当前基本面、政策面、流动性环境尚不支持利率反转行情,市场大幅调整风险可控。
但是也必须看到,从政策面和供给端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经济增长目标及对应稳增长政策,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对于债券市场而言是增加了债券供给,消息发布后对超长债价格表现有所扰动。
“超长端交易已较为拥挤,未来随超长期特别国债供给逐步释放,该部分资产或将面临较大调整压力,需密切关注特别国债发行节奏。”王立芹指出,同时超长债持仓凝聚较多交易盘力量,可能加剧该部分资产调整中的抛售风险,因此结构上可适当向10年及以内调整,同时保持组合高流动性。
嘉实稳恒90天持有期债券拟任基金经理杨烨超认为,当前债券市场收益率仍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当前经济基本面仍利好债券的方向,利率在未来一段时间债券呈现震荡偏强格局,短端资产存在机会,在债券投资中将严格控制久期,并关注收益率潜在上行带来的配置机会,未来组合管理首选“哑铃型策略”,立足短端,采取短久期和票息策略力争稳健收益。
综上几位基金经理观点可以总结,在基本面尚未发生根本变化的前提下,债市调整主要有几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前期交易和配置型机构资金涌入,推高了债市上涨行情的同时,也导致交易过于“拥挤”,当前点位存在止盈行为,资金有所收敛。二是“股债蹊跷板效应”上演,股市行情回暖交易型资金流向权益市场。三是稳增长政策落地下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陆续发行,对债市供给有所扰动。但债牛行情或将延续,整体风险可控。
对于配置债券资产的投资者,林洪钧给出具体建议,首先要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合适的产品,对回撤可控要求高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短债,对收益要求高的可以选择中长期纯债。另外在持有债券时,最重要的是把握未来1-2个季度基本面的方向性变化,在基本面下行过程中,债券类产品可作为稳健配置方向,基本面上行时,需要注意债券市场风险。
所以,持有债基的普通投资者,短期基金净值出现小幅回调无需过分担忧。债基风险和收益低于股票型基金,债基收益来源于债券的票息收入和资本利得。回顾历史来看,即使期间存在短期波动与回调,终究有望在时间的推移下被熨平。因此,无需因为短期波动追涨杀跌,长期持有才有望力争获得稳健回报。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