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夏基金
在漫长的磨底季节里,没有人能准确讲清未来的答案,于是一遍遍去往时光的更深处,复盘过去很多年间的牛熊起落,试图结合当下的线索做出推断。
比如在去年底,随着内外部的变化,小编和大部分投资者一样,对23年共同的期盼是“复苏”,是“新起点”,但“转折之年”在实际演进的过程中,很多意料之外。
“经济重启”、“A股走牛”、“基金回血”的道路漫长而又艰辛,到了现在我们再去回顾,这一轮熊市到底有何不同?新周期何时开启?岁末再至,又该对24年抱有怎样的期待?
这一轮熊市的特点
“钝刀割肉、文火煎心”
小编结合本轮市场走势和一路走来的切身感受,总结了本轮熊市的三大特点。
特点一:指数层面看调整幅度小于历次熊市
如上图所示,2021年12月以来上证指数的最大跌幅为23%,而2000年以来历次熊市的最大跌幅通常都在30%以上,背后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点:
其一,起点估值回撤空间较小。
这一轮牛市高点的估值较低,低估值价值股估值下跌空间相对不大。21 年高点,股市的估值和18年初股市估值接近,远低于 01年、07年、15 年牛市高点,也略低于09 年牛市高点。所以我们说本轮熊市的漫长其实有很多意料之外。(数据来源:Wind,信达证券)
其二,ROE 下降速度可控。
截至23年3季度,全 A 非金融石油石化的ROE下降至 7.43%,相较 2021年2季度的前期高点下降了 2%。而此前几轮熊市期 ROE 的下降幅度大多在3%以上,或与本轮经济下行期中周期类行业的盈利韧性较强有关。(数据来源:Wind,信达证券)
特点二:调整持续时间超出市场预期
从上证指数的调整时长看,本轮熊市目前已持续接近两年,这一时长已超过08年、15 年下半年和 18 年,仅次于11年-12年和01年-03年的熊市。
背后的原因或与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相关,尤其是到了今年,“转折之年”的希冀逐步落空,市场先扬后抑,回吐了年初的涨幅,主要原因在于年初东升西落的市场预期有所改变。
23年以来,年初偏共识的“美国衰退,中国复苏”预期,逐步转变为“美国软着陆,中国增长面临阶段性挑战”。
在此背景下,周期性增长预期调整,叠加人口、房价、居民杠杆率和逆全球化等结构性趋势拐点影响,A股在全球市场的表现低于了市场的预期。
特点三:调整至今投资者情绪更加悲观
本轮熊市,后视镜看上证指数和万得全A最迅疾的下跌主要集中在22年1-4月份,上证指数一口气跌到了本轮最低点2864点,此后便开启了漫长的震荡和磨底。
今年上证指数和万得全A指数并没有创新低,但投资者的情绪比22年指数最低点还要悲观很多。
一方面,不少核心资产或赛道类板块从21年某个时点就开始持续走弱,对于很多投资者的账户而言,或许已经熊市3年了。
数据显示,中证新能源指数最近三年的最大回撤高达46.59%,中证白酒指数的最大回撤高达44.59%,中证医疗指数的最大回撤则高达56.52%,“心头好”变成“心头怨”。(数据来源:Wind)
另一方面,“钝刀割肉、文火煎心”,三番五次的“希望-失望”带来了更差的体验。
从“倒车接人”的犹疑到“扶我起来”的挣扎到“等待牛市”的期待再到“被伤透了”的绝望再到“就这样吧”的躺平,两三年间经过五个阶段的调整,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对于基金产品的信心在不断磨损、消耗。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12-5)
12年的结局
牛熊周期依然存在
身处其中,我们觉得痛苦,觉得难熬,甚至面对亏损的账户,不知道结局该如何书写。“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带你看看,曾经相似的故事,最终也都有结局。
其实,在2012年也出现了这种偏差。
以万得全A来看,2010年(跌幅-6.88%)是震荡市,2011年(跌幅-22.4%)是指数大幅下跌的熊市,12年年初季度反弹,之后持续阴跌,到11月底,相比年初跌-10.3%,跌幅只有11年的一半,但投资者的情绪比2011年更悲观。(数据来源:Wind)
背后很重要的原因是:
一方面,银行、钢铁、非银等板块的熊市始于2010年,到2012年11月的时候已经持续了接近3年,而在当时,“五朵金花”的拥趸不亚于前几年的核心资产及赛道。
另一方面,同样是宏观叙事的担忧。当时的投资者对国内长期经济增长前景有很大的担心,对中国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人口周期、GDP增长中枢的担忧成为核心压制。
但这些事后来看或许有合理性的担心,并没有带来股市持续的熊市,最难熬的2012年底恰恰是股市的底部。
在这个底部之后,股市先后出现了移动互联网牛市、消费牛市、高端制造业牛市,历经打破和重建,股市站上新的海平面,找到了新的爆发点。
打开历史的留声机,会流淌出这样的信息:
13-15年,TMT 走出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板块内翻倍股比比皆是,甚至有超过一成的“十倍股”。12年12月到15年6月,98%以上的TMT标的股价实现翻倍,7 成以上的个股上涨超 300%。TMT 板块内部,计算机行业赚钱效应最突出,有超过23%的公司完成“十倍股”的壮举。(数据来源:Wind,兴业证券)
转变思路,就能更早感知到牛市来临。A股大盘也在2012年12月触及1949点低点后迅速反弹,在随后两个月收复2400点,并在磨底震荡后开启了上涨,至后来5178点的大牛市。(数据来源:Wind)
资本市场风起云涌,始终不变的是变化本身,一直存在的是周期和波动。资本市场种打破重建、自我净化的调节机制,如同人体的免疫系统一样神奇有效。
所以我们说,在资本市场,相对于下跌看空、上涨看多的线性思维,理应更相信周期思维:即成长和情绪可能是阶段性的,而周期是永恒的。
股票资产的长期特征,是上涨带来风险,而下跌降低风险,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越是在难熬的时候,更应相信市场周期往复。
但是历经漫长的重构,投资方式与主线机会或会发生变化。如何紧跟时代赋予的行情,巧妙应变,是每位投资者需要持续思考的事情。
比如旧经济时期的“五朵金花”到新经济时期的“消费、医药、新能源、科技”以及高质量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下的“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等,往周期深处看,任何阿尔法的伟大胜利,都是建立在正确的贝塔选择之上。
24年:估值扩张
新周期的第一程
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熬,在每一轮周期路口,总有一批投资者熬不住。但是当冬天,已经很长了,春天,她还会远吗?
A股自2021年初至今下跌将近三年,而港股跌四年了,这个位置,从理性上讲,战略上是要积极、要乐观的。
从股债性价比角度,我们用来衡量市场位置的指标真实股债比看。
目前万得全A的股债收益差为0.75%,即过去十年任意时间买入股票和十年期国债,股票平均只比十债年复合收益率高0.75%。这一水平处于近20年的15.4%分位,处于绝对的底部区域。(数据来源:Wind,华夏基金)
从资产比较角度,当前市场的一大看点在于:美联储政策拐点。
目前市场已将2024年的首次降息时间预期大幅提前至明年5月,全球资本配置利于权益资产的拐点或将来临。
(数据来源:CME Fed Watch,光大证券研究所)
最后再来给投资者分享一个数据,这幅图描述的是A股年度涨跌幅盈利贡献与估值贡献拆分。
(数据来源:Wind,华夏基金)
回顾近15年,22年-23年是A股戴维斯双杀持续时间最长的时期,连续两年的戴维斯双杀是近15年仅有的。
与此同时,22年-23年连续三年的估值收缩也追评了16年-18年的最长连续估值收缩时间。
从长期看,市场总体估值水平的周期性远大于趋势性,同时,基于长期经济增长假设的估值预测模型,我们期待接下来会有明显的估值扩张行情,或能成为新周期启动的第一程。
从策略角度展望2024年,明年的三因素组合是盈利上行、剩余流动性下行、风险偏好平稳修复。
在这一组合下,成长略优于价值,低估值分位资产显著占优,景气投资有效性回升。我们在风格策略层面看好科技创新成长,三类成长型机会值得关注:
1、基于国内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出海逻辑;
2、高新技术领域内的国产替代逻辑;
3、以AI和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领域渗透率提升的机会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