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部门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对于公募基金,明确了“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等“硬指标”。
业内人士表示,中长期资金入市可以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增量资金,有助于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推动市场长期稳健向上。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增长,有望显著增强市场活力以及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预期。未来,公募机构需在提升投研能力、推出创新产品方面进一步发力,为推动形成“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资本市场生态贡献重要力量。
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
一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例如,2024年9月份,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工作安排。《指导意见》的发布实施以及一揽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见效,有力推动市场回稳向好。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宏观策略部策略研究员夏仕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是2024年9月份以来,一系列重要会议提到的提振资本市场、引导中长期资金、稳住楼市股市等要求的进一步落实。《实施方案》引导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有望为资本市场注入长期活水。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关键举措,其核心在于通过引入稳定性强、期限长的资金,优化市场结构,推动A股市场长期向好。
李湛认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可进一步优化A股投资者结构。目前市场散户较多,中长期资金入市将提升机构投资者占比,推动市场更加理性和成熟,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和风控能力也有助于引导市场健康发展。同时,中长期资金通过支持优质企业融资,有利于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公募功能发挥
“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的要求,有望促进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持续增长。
对此,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策略分析师潘广跃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这一方面有望增强市场活力,大量增量资金入场将提升市场活跃度,增加市场资金供给,使市场交易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将增强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减少市场因短期情绪波动导致的大幅涨跌。”
在潘广跃看来,流通市值每年的增长意味着净值的增长或是份额的增加,这对公募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谈及公募基金未来发力点,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认为:“公募基金更应积极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价值发现、支持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等功能,迎合投资者需求,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引导资金流向国家战略重点支持方向。”
潘广跃认为,公募基金需持续加强其核心竞争力——投研能力。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专业投研团队;另一方面要搭建符合长期价值投资的考核机制,鼓励投研人员深入挖掘长期投资价值。同时,公募基金需持续推进投研一体化,加强投资与研究人员沟通协作,构建研究输出与投资反馈的有效循环,提高研究深度与颗粒度,拓展投资能力圈,形成完整的投研框架体系,提升团队长期作战能力。此外,完善风险管理也至关重要。公募基金需建立科学规范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强化流动性风险管理,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提升资金投资稳定性
考核周期短是多年来制约商业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一些中长期资金扩大A股投资规模的堵点。此次《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有利于提升中长期资金投资行为的稳定性,力促“长钱长投”。
谈及实施更长周期考核的意义,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认为:“这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有助于稳步扩大投资规模,优化市场资金供给与投资者结构,减少市场短期波动,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更好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
在潘广跃看来,长周期考核既有助于基金经理克服短期业绩压力,更关注长期投资回报,也有利于纠正基金经理投资行为偏差,避免投资行为短视,影响中长期资金稳定入市。
“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不仅会带来资金层面的变化,还会重塑资本市场生态。相关改革将深刻改变A股市场的运行逻辑,为投资者创造更稳定的长期回报。”李湛表示。
(责任编辑:张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