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时报
从单押赛道扩散到单押市场,基金经理的单押策略正起新变化。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开年后,一些港股主题基金表现欠佳,而多只沪港深基金则凭借优异业绩迅速挤进排行榜前列。这些基金大多放弃了两大市场的均衡策略,更多以A股仓位为获取业绩的内核。尽管基金合同容许最高可投50%的港股仓位,但相关基金所配置的港股仓位甚至已不足0.1%。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基金经理对A股仓位“格外珍惜”,在很大程度上与成长策略、赛道策略有关,港股市场同赛道内的个股分化较大,令简单粗暴的单押某一行业的策略难出好业绩。
拼业绩就买内地股票
数据显示,开年后业绩进入全市场前十的鹏华沪港深新兴成长基金,收益率已接近13%。根据该基金披露的信息,截至目前其股票总仓位超过90%,但绝大部分仓位都配置了A股,前十大重仓股来自A股的新能源、电动车和机械装备等行业。与此同时,该基金所持有的港股仓位仅约5%,这一仓位比例甚至低于许多A股主题基金所持的港股仓位。港股仓位仅约5%,或也意味着上述基金在布局港股时采取了无重点股票、集中分散的策略。
类似情况,还有开年后业绩排名前列的前海开源沪港深核心资源基金。根据披露的信息,截至目前,该基金的股票总仓位高达88%,但港股仓位不足2%,前十大重仓股中无一港股现身。
此外,开年后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产品中业绩排名前十的宝盈国家安全沪港深基金,其业绩的贡献来源也几乎全部来自于A股。这种一边倒的市场布局,也使得该基金的净值在最近10个交易日中,有7个交易日取得了正收益。
沪港深主题基金偏重于布局A股,而当前全市场业绩最好的基金也莫不如是。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2025年开年后,全市场业绩最高的产品收益率已接近25%。尽管该基金的合同规定,可将最多50%的股票仓位投向港股市场,但目前这只基金所配置的港股仓位仅有0.08%。
基金何以放弃均衡策略
A股市场机会显著好于港股的事实,也使得沪港深基金越来越将仓位向内地股票靠拢。
数据显示,2025年开年后,多只将仓位偏重于港股市场的沪港深主题基金业绩表现不利。北方一家公募旗下的沪港深基金将全部仓位单押港股后,业绩处于垫底状态。根据该基金披露的定期报告,这只浮亏较大的沪港深基金,不仅前十大股票仓位中无任何一只A股,其全部所持的股票也无任何一只A股,实际上已从沪港深主题基金变成一只港股主题基金。
目前,全市场业绩排名靠后的十只基金产品,几乎清一色单押港股市场。与此相对,主动型公募QDII中取得正收益的多只产品,则将股票仓位更多地配置在A股市场上。以嘉实全球芯片产业QDII为例,该基金的股票仓位只有美股和A股,当前港股仓位配置为零。
基于目前的市场背景,许多管理港股主题产品的基金经理,在“可A可港”时也更倾向于配置A股。华南地区一位主打港股投资的明星基金经理,在所管的一只“可A可港”的基金产品上,仅配置了15%的港股仓位。
港股少见“一荣俱荣”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最近五年来,全市场取得最佳收益率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均采取了单一赛道化的主题投资策略。以往赛道呈现“一荣俱荣”,表明赛道内部少有结构性分化现象,这也意味着基金经理甚至无需对个股精挑细选,只要看对行业就能获得上佳收益。在此背景下,许多业绩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所管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股出现了高度同质化。刚刚过去的2024年,年度业绩排名前五的基金产品均将人工智能算力作为核心赛道,且所持有的前十大重仓股大多雷同。
不过,与A股市场相比,港股市场难以出现赛道“一荣俱荣”的现象,赛道内部个股之间甚至出现了大幅度分化。因此,精选个股成为了基金业绩的主导力量,基金经理需在个股研究上投入较高的精力。以2024年度收益率最高的一只港股基金为例,其前十大重仓股涵盖的行业就包括贵金属、电商、游戏、汽车、教育、家电、玩具等七大赛道。
近两年,科技赛道的投资偏好于重资产的“科技制造业”,港股市场核心股票的行业属性与A股市场相比就略显单调和不足。无论是2020年最火的新能源主题基金,抑或是2024年最火的算力主题基金,在港股市场均难以凑出同一赛道的前十大重仓股。
港股看重红利策略
当下,高股息与红利无疑是港股市场投资的热门话题。
富国基金海外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张峰认为,过去一年,港股市场回购金额和内资买入金额均创下历史新高,而恒生指数估值仍处于低位,具备较佳的投资性价比。随着国内政府刺激经济效果的逐步显现以及外资对中国资产兴趣的抬升,港股市场的表现值得期待。
华南地区的一位基金经理在解析看好港股市场的逻辑时,也同样强调港股市场有许多股票堪比红利股的事实,认为挖掘港股龙头机会是红利策略的最佳选择。
与看重港股市场的红利策略不同,不少基金经理在A股市场更看重弹性。摩根士丹利基金的一位人士认为,资金已经开始着眼年度布局,2025年市场会继续改善。过去半年,市场表现较好的基本局限于以旧换新政策作用的领域,比如家电、汽车等,年内扩品类方向预计会有改善。从长期角度看,消费的增长取决于居民的收入增速和收入预期,具备强大产业逻辑的领域一定会受到投资者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基金公司强调的几个核心机会和方向,均指向了高弹性领域。一是人工智能(AI)应用,过去几年AI算力快速发展,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实现了高速增长,预计今年仍有望持续较快增长。AI基础建设日臻完善,这为应用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即便没有很快实现颠覆性创新,众多的微创新也会层出不穷,AI应用的关注度将会持续提升;二是困境反转主题,包括军工、新能源等领域,拐点临近的概率在提升。显而易见,上述机会所“内涵”的赛道公司,主要体现在A股市场,这或预示着2025年A股市场将继续引领公募掘金。
(责任编辑: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