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研发驱动型”的投资人,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邹欣认为,投资管理如同经营一家制造企业,基金经理的认知能力如同生产线上的加工工具,只有不断增强底层能力、打磨加工工具的先进性,才能稳定生产出优质产品。
过去两年多,邹欣潜下心来“搞研发”,基于自己认知到的产业规律,校准和迭代出一套全自研量化模型,从供需情况、竞争格局、规模效应、马太效应、资本结构五个维度刻画行业情况,将行业配置理念“工程化”地构建到组合中去。
展望2024年,邹欣表示,随着国内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得到改善,风险溢价提升有助于优质企业改善产业竞争格局,科技企业估值正处于与2018年底相当的低位水平,国家又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现在正是成长投资较好的时间点。
奠定产业规律研究框架
自2008年成为买方研究员,邹欣在投研工作中始终坚持对真实世界和产业规律的探索。在研究员时代,从研究企业的渠道建设方法到消费的动因,从研究企业的商业模式差异到价值驱动,他初步积累自下而上选股的基本功。
作为TMT研究员,置身于移动互联网大潮之中的邹欣很快便意识到,“只有研究到了产业规律,才能对公司的投资价值和成长空间做出判断”。
2015年底担任基金经理后,邹欣在行业广度上不断拓圈,开始研究光伏等新能源行业。新能源是一个产业链较长的体系,形成的产业格局也有其独特性。在此研究的过程中,邹欣逐步奠定了产业链归类的基础框架,又经过三年迭代,实现了全门类的基础认知和经营态势比较。
在邹欣看来,一整套的产业逻辑就是既要认识到产业规律,又要对行业周期有所刻画,并且对产业格局的掌握能够落地,对公司质地也能有所判断。“这才是中国市场上偏价值的成长股投资方法,也是我真正想做的事情。”邹欣表示。
切实落地行业配置理念
2021年底,邹欣开始埋头研究,探索主动的行业配置框架,以便更高效、更系统地提炼主要矛盾。
在此期间,邹欣独自在电脑上完成了约2GB的数据迭代容量。基于深厚的理工背景,他善于通过数据模型和软件将投资思想落地,借助先进工具来刻画行业核心矛盾,优化组合结构,面向未来投资定价。
邹欣希望:“把行业这些最根本、最重要的属性真实地刻画出来,提高行业之间的可比性、产业规律的可复制性以及复制的稳定性,并且能够‘工程化’地应用到资产配置的过程中去。”
由于这一模型是通过自主正向开发,研发者可以根据现实世界的反馈不断校准和迭代。“正向研发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探索,让我们无法接近短期的目标,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坚持正向工程,用尽量科学、稳定、可复制的方法为持有人获取收益。”
除了模型筛选之外,邹欣强调,还要主观上理解原因、综合判断,看利好是否经得起检验,如果经得起,那么标的就会进入到最后的组合当中,“其实这和自动驾驶的处理过程大致是类似的,比的就是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依托产业规律掘金创新优势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国内融资成本降低,企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得到改善,风险溢价提升有助于优质企业改善产业竞争格局。在国家提出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成长投资再度引发广泛关注。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产业升级的逻辑大多是获得了重要的海外客户,或者在国内某项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实现‘弯道超车’。”邹欣预计,未来十年,内生性创新或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的第一驱动力。
创新驱动的标的也对投资者的知识框架和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三年,以世界先进技术相关产业突破规律为课题,邹欣主要学习了半导体产业的相关内容,补齐对工艺技术和产业史相关知识,让他从一个有20年经验的IT“发烧友”成长为产业发展的“观察家”。
“在传统印象中,中国半导体行业仍缺乏突破口。”邹欣分享道,“事实上,中国企业在存储芯片制造领域正快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行业即将进入规模健康有序发展的新阶段,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发展空间也正在打开。”
当问及未来十年看好什么样的行业时,邹欣回答道:“真正的高成长行业可能还未被命名。”
举例来说,邹欣在多个行业的研究中发现,纳米尺度材料技术的研究都处于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处理这个问题可能是未来五年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但目前他很难判断它会只属于某几个行业。
基于这样的思考,邹欣总结道,投资者需要破除对既有行业的门户之见,深入理解技术挖掘和技术突破的相生关系,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阶段相匹配,才能创造最大价值的标准,才有可能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挖掘到具备创新优势的“真成长”公司。
据悉,拟由邹欣担纲的兴证全球创新优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正在发行中。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转型背景下,邹欣介绍,新基金将重点关注创新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投资于能够创造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机制,开发新领域并提供新服务,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的优质上市公司。
(责任编辑:叶景)